“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内涵及合理性认识

发布时间:2012-08-07 16:52:33 论文编辑:代写硕士论文
“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内涵及合理性认识由代写论文中心提供特别整理。更多代写教育论文下载请联系论文代写专区。
一、“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笔者认为其内涵可概括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四性教育”,即开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层次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一)“创造适合于学生的代写教育论文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性教育人的素质有先天的潜在素质(潜在能力)和后天的现实素质(综合能力)之分,潜在素质经过教育和实践,可以向现实素质转化。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一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内涵之一就是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潜能能有效发挥的教育环境(教育形式、教育活动等等),使学生的潜能“外化”为行为中的现实素质或综合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二)“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rd代写教育硕士论文quo;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l)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2)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3)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应遵循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的焦点就在于是否重视教育的发展性。传统教育以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无视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则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的宗旨。“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是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说,不能把“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理解为消极的去适应或适合学生现状(己具有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等)的教育,而是基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即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合学生未来的教育。学生潜在的能力水平和现实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教育不应是消极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既有水平,而是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使之从“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智力和人格,这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本质涵义。(三)“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是实行教育目标定位分层的层次性教育任何事物之间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同样,每个学生的潜在素质、能力发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分层次的、不平衡的。教育只能承认而不可能抹煞这种不平衡性。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尽最大努力,因势利导去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层次,从而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在各自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育家斐斯泰洛齐将教育目标定位在适应和发展两个层次上,指出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国内有学者也提出教育目标定位于有互相联系的适应、发展、创造三个层次上。”’3尽管教学目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出不同层次,但教育目标应有层次,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不仅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共性,更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在各自己有的不同的层次水平基础上,“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四)“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是创造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在教育者激励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学生主体的发展动机是自觉自愿的,主体行为是自主、主动的。“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提供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受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决策、思考、讨论和评价,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校为学生主体发展服务的一切教育资源和条件,构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师、设备、学习材料、手段、方法等等。“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就是创造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就是对教育资源及其配置进行重组,创造出多样的、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综上所述,“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概括起来,其总的基本的内涵,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学校教育的环境,以利于学生主体发挥潜能、发展素质、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二、对实施,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合理性的认识(一)只有让教育适合学生,才能让学生适合教育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一个不偏不倚的回答当然是,既让教育适合学生,又让学生适合教育。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为了人,为人所服务的。当代社会是建立在自主选择基础之上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就日益强烈,这一需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就要求教育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单一化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要;人才的单一化必然造成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人才的积压,而在另外一些领域人才的不足。在这一意义上,学校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不能不讲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要求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需要。教育是一有着自身规律的活动。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循序渐进”。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发展。社会也是有基本的统一规范的。没有基本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就没有了秩序。然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社会繁荣的基础是社会成员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我们不赞成偏离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也不赞成只强调社会需要而否定扼杀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只注意统一性,不注意差异性,只强调服从,不鼓励创造,只有禁锢,没有自由,那么,无论对个体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一论断是非常深刻的,它对我们理解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这意义上,可以说,只有教育适合学生,才能真正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生。(二)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的教育教育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也有着自身的逻辑。教育能够违反这种规律与逻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人之成为人就在于他的任何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他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努力向自由王国前进。人不能只是规律的奴隶而不懂得对规律的利用与选择。事实上,为知识而知识这样的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当今的一些教育者,仍然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于是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人们所批评的那种情况:过分狭隘地集中于学术准备,排除了个人、社会和职业的目标;过于偏重理论,只是指向考试和高一级的学术训练,以致于学生认为他们的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与真实生活相去甚远。然而,这一切却被不少教育者认为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的逻辑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们无法违背这种存在,但人们有能力也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规律和逻辑。教育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要给学生有选择学习的权力,但这样的选择不应违背教育的规律和科学的逻辑,应是在这种限制范围内的自由选择。同样,教育规律和科学逻辑是应该遵循的,但遵循这样的规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这里必须明确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遵循和利用教育规律、科学逻辑是手段,而满足学生的需要是目的,当我们把手段异化为目的的时候,这种教育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合理的基础。同样,任何的教育和课程只能在尊重教育规律、科学逻辑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一味强调教育为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服务而不顾教育的规律和科学的逻辑,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样的教育无法得到成功,最终也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然而,教育不能背离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否则就连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资源都难以获得,教育自身的存在也会成为问题。教育不能不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但是,这种尊重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下的尊重。教育是一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活动,离开了这一目的,任何教育都是盲目的,是无的放矢。离开了这一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也是令人怀疑的。此外,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是决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规律。在这一意义上,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合乎规律的教育。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是把教育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在一起的教育。(三)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特别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笔者认为,“为人民服务”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教育思想的理性回归,它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三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是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在新的教育方针中,不仅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指“人民”;二是教育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或者说凭什么去服务?三是教育怎样服务?这三个问题不仅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笔者认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事实上就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只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让学生适合时代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并抓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观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情商丰富、智商发达、品德优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四有新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认真落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突出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教学即非教师的教,也非学生的听,而是老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布鲁姆的“掌握学习”认为:要使“人人都能学习,学生就必须人人参与教学”。苏霍姆林斯认为:主体参与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投身教学实践中,使其“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完美,审美需要和趣味丰富,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五)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参与愿望,学生就会有明显的向师性,他们高晶的学习热情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上课的情趣,一种更加强烈的师生之爱由此产生,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学生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学生心目中得以升华,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会变得更加广泛,师生间的友谊也会得到提升,在这种温馨的教育环境中,师生会倍感教学的无穷乐趣。具有这种效果,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就形成了。若您对教育论文有所需求,请到教育论文专区下载http://www.1daixie.com/dxjylw/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教育论文

热词

代写教育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