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农业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及建议由代写论文中心提供特别整理。更多代写教育论文下载请联系
论文代写专区。我国农业高校学科专业经过几轮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均衡和全面。农学类学科专业仍是优势,在前几批国家重点学科中,高等农业院校拥有的重点学科点多集中在农学,如果加上涉农的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类、农业工程类,农科类专业的优势更加明
代写教育论文显;非农专业发展迅速,高等农业院校新增专业资料显示,工学、理学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新增数量远大于农学类专业,这有利于农业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均衡;各农业高校学科专业虽存在不同特点,但是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特别是重点农业大学与地方农业大学,学科专业趋同程度高达95%。’如果说普通农业高校为了生存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高校发展,那么研究型农业大学是在已发展的基础上为实现进一步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前者是被动调整,而后者则是主动调整。故此,研究型农业大学学科专
代写教育硕士论文业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与普通农业大学有所区别。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依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提出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十一条原则,要求发展国家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重视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建设;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将工作重点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体制。研究型农业大学要把丰富学科专业内涵和提升办学水平作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强身固本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软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科研方法的改革
,不断积聚办学实力、培育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服务质量。结合建设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和我国农业高校的现有特点,提出建设研究型农业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1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是提高学科专业适应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具备足够办学资源和条件是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条件。社会需要的专业很多,但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是有限的,学校应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扬长避短、培植优势、创建特色,以优势立足,以特色取胜。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促使传统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给研究型农业大学发展的契机。瓦格宁根大学以动植物、环境及食品研究起家,之后一直立足植物、动物、环境和食品优势科学,结合荷兰农业的特色,积极扩展研究领域,保持其农学尤其是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在世界领域内的优势地位;康乃尔大学的生命科学专业亦是如此。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我国研究型农业大学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同时以农、理、工、管等学科为发展的主导方向。1.2新增学科专业坚持高起点
新增学科专业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与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相比,在科学研究方面既有共性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体现综合性、创新性、高水平、强辐射、开放性等特点,因此新增科学专业应该坚持高起点的原则。传统学科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文化,高起点就是要依托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增设新的学科专业,力争在短期内达到高层次、高水平,突出创新性,体现国内外学术前沿,要立足市场,面向经济,体现强辐射,解决重大的现实课题,通过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良性循环,为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重大标志性成果,积极探索符合研究型农业大学特色的“科教兴农”新思路、新体制、新途径和新方法,建构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1.3依托现有优势与特色培植交叉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己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立足现有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跨院系、跨学科,集中人、财、物等优质资源,培植交叉学科专业,努力形成新的学科专业特色。康乃尔大学在开设的本科专业中有8%的交叉学科,其中有83%是生命与科学学院设置的。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是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途径,也是许多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共同趋势。鉴于我国研究型农业大学与世界公认的研究型大学的差距,有必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跨学科研究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使得学科专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求研究型大学各个学科专业保持相对独立以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求同一门类的学科要进行交流与合作,而且需要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因此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设置专业的实验试点,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既要有特色优势的主干学科,又要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支撑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主干学科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的群体优势。1.4坚持新增学科专业与传统学科专业互促共进学科专业调整的同时注重原有专业的同步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现有专业改造和提升的基础上走内涵发展道路,新增专业与原有专业要均衡发展。从农学的发展趋势看,传统农学的需求将随社会的发展有所萎缩,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成为两个支柱产业,生命科学与农学学科的交融,在深度与广度上扩展农业科学、创新农业科学,使农业科学有了新的学科基础、新的内涵和新的知识体系。应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在深度与广度上扩展传统学科专业、创新传统学科专业,使其有新的学科基础、新的内涵和新的知识体系。’农业高校的新增专业要能与原有专业形成体系。研究型农业大学要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导向,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使新增的专业迅速融入原有学科专业体系中,相互支撑。高校的专业设置,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高校所承担的任务、自身的定位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型大学对自身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是研究型大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需要。依托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专业为根基,衍生出新兴专业,将原有的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限度。同时,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学科交叉上寻找生长点,积极利用高校自身师资、科研优势,设置跨学科的本科专业。1.5学科专业布局调整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既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遵循学科专业内在的发展规律,达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应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文化、科技发展为动力,依托现有的农、理、工、管等相关学科门类的比较优势,发展相近、相关学科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不断寻求新学科专业的生长点,并使新的学科专业共享学校优势资源,尽快融入高,卢良恕.21世纪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食品工业科技[J],2001(1),6一10研究型农业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研究校学科专业体系中去。应加强学科专业的集约性,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支撑,根据各校的农业类学科专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的学科专业特色定位,加强农科类学科专业与生命科学的渗透,加强学术(教学)团队、实验室、科技服务能力的建设,使优势学科专业优势更加明显。要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带动学科专业的建设。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是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把握好这些学科专业的发展可以提高技术含量,以点带面推动其他学科专业的前面发展。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模式是依托重点学科高起点设置学科专业,即变传统的“本科学科专业一硕士学科专业一博士学科专业一重点学科专业”发展路径为现代的“重点学科专业一本科学科专业一硕士学科专业一博士学科专业”的新模式。学科专业布局的调整要坚持把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和人才社会需求放在首位,形成新办学科专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因此高等教育要进行层次结构的优化,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结构、社会形态结构的需要,形成学科专业调整的整体性优势,提高人才的竞争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要以产业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作为依据,考虑国家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既要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也要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专门人才。研究型农业大学应该考虑到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结合新的方向和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2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2.1结构调整与办学定位的关系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要求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我国重点农业大学学科专业体系己初具规模,在结构调整中新增的非农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增专业的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研究型农业大学需要平衡好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发展,处理好不同阶段学科专业调整和办学规模的关系。2.2上专业与上水平的关系要立足高起点发展新方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认真分析新专业设置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要处理好上专业与上水平的关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必须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设置新兴学科专业。但由于各高校的校情不同,每所高校不可能在所有的新兴领域中都去布点。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选择若干领域进行布点。研究型农业大学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上新专业要促进上水平。2.3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高等教育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但不能因此认为加强和发展应用学科就是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忽视或排斥发展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是关键点。从大学发展的历史看来,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以基础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为起点的,基础学科应该始终处在高校发展的基础地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基础学科发展与增强是高校办学实力的体现。其次,许多应用学科都是在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应当认清基础学科在高校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和其特有的学科生长能力。如由生物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学、生物工程学等应用科学,不断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来。”基础学科的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要在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2.4新兴学科专业与传统学科专业的关系特色学科专业是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具有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特征,它集中体现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中在某些领域内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并凭借该优势影响和带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是国外研究型农业大学学科专业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提升和确立了学习的知名度与国际地位。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群和优势学科覆盖面,以优势形成特色。国内重点农业高校要积极借鉴经验,根据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和建设一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形成办学特色。若您对教育论文有所需求,请到教育论文专区下载
http://www.1daixie.com/dxjy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