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完善情感教育的途径由代写论文中心提供特别整理。更多代写教育论文下载请联系论文代写专区。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家灿认为:“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就是药外带着香味甜味的糖皮。无情,理难以下咽;无理,情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效果,实现两点由情而达之的教育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有情有理,才能不断提升代写教育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完善和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1、树立现代情感教育观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以为人本,以尊重、爱护、关心学生为前提,以提高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为出发点。学校应着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情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之间的情感差异,遵循情感规律,合理运用情感理论,树立正确的情感教代写教育硕士论文育观,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正确的情感教育观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结合的内容:一是情感教育要与人生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正是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正所谓根正才能苗红,只有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情感才可能会是健康的和高尚的情感。换言之,只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保证情感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实施。二是情感教育要与认知教育相结合。我们强调情感教育,并不是否认认知教育的作用,而更多的是强调二者的结合。认知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基础,错误的认知会导致情感的畸形发展,因此要想情感教育得到积极而稳定的发展,首先应取得正确的认知。三是情感教育要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一切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情感教育也是如此。情感教育的理论只有扎根于实践,才能形成深刻稳定的高级情感。四是情感教育要与情感满足相结合。情感教育不能仅停留于表面的口号,而应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相结合。学生不只要从理论上接受教育,更需要以情感教育的理论来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充分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情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状况关系着社会义业事来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非凡。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很多高校尽管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知行脱节,不能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这种现象与高校忽视情感培育是分不开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这是提高情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应注意在情感教育中适当调整期望值,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合理的实施情感教育。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内容,还是一种教育手段,情感教育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观念的养成等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情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影响和控制的作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极为复杂的。因此运用情感教育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由此可见,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教育作为优化和促进教育的必要手段,要注重以高尚的情感去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消极心态,帮助受教育者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益的复合型人才。3、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表现欲强,在他们身上既凝结了很多时代的闪光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情感升华为高尚情操,培育社会主义的道德感,追求科学捍卫真理的理智感和美感。这既需要情感的催化,也需要理性的支撑,将严格的教育、管理和要求与关注情感、强调情感作用协调起来。”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引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情感教育的针对性。要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缺点,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个性优势和主导作用,自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们的教育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除此以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提出有差异性的要求,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性更加明确。要善于从当代大学生各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中分析出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益的部分,并加以利用,而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将同一套治病的药方普遍应用于所有的学生,将同一套大道理讲给所有的学生听。对于当代大学生中间产生的非主流意识,或是其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违背的态度和观念,我们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不能简单的以是非来下结论,要善于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对人生和对世界的认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情感育人环境学校实施道德教育除了理论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外,还有广泛的间接途径,它涉及学生的所有生活。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能够对陶冶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一般的校园文体活动,但绝不仅仅是指校园文体活动。它包含了思想教育、人际关系、学风校风、校园环境建设等多项内容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凝聚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校园是最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环境,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要在校园里度过,他们的大部分学习和生活也要在校园里进行,因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校园是一个整合了管理、服务、教育等资源的综合体,它通过日常生活中点滴的渗透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风气和行为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优良的校园文化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接受学校的培养目标并自觉或不自觉的为之奋斗,反之,贫乏的校园文化是无法催开思想政治教育丰硕的花朵的。因此,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和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情感育人而言意义非凡。1、加强校园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高校应加强教学和学生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校园内各项设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整洁美观、充满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无疑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良好的校园外部文化会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教育品质。校园环境应朝着绿化、净化、美化的方向发展。要注意通过校园环境来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比如在校园显著树立校训碑,在教学楼和教育内悬挂教育方针、师德标语、名人格言、行为规范,组织各院系班级定期更新宣传栏的内容,认真设计黑板报和各类活动海报,以此增强校园环境的感染力,营造出团结融洽、催人奋进的气氛。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辟出专门的劳动基地,交给学生去管理,使学生在劳动中得到美的教育,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成长中的关爱,感受到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是一个温暖和充满爱的地方,使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还应该加强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多为学生着想,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去建设高校校园,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具有说服力。学生只有生活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才能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因此,在校园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中,应集整体性、人文性与审美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舒适的校园环境中,培育出丰富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2、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等软环境的建设加强软环境的建设,首先要提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充分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考虑,要树立“学生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管”学生的观念,不能事事站在学生的对立面或是踩在学生的头上看问题,而应该转变思想,在教育中树立平等的意识,这也是顺利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前提。其次,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如何利用好这一块阵地是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各种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对于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现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有些高校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打造自己的学生活动品牌,为活跃校园氛围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以我校为例,作为一所以师范生教育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我们有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零距离工程等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对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情感育人的素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展大学生情感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凝结和历史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节日活动既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积淀,体验到一种历史的凝重感;也能感受到个人与集体、民族相沟通,体验到一种与他人的共在,因此,节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尤其是对传统节庆日来说,更是如此。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实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纪念意义的节庆和纪念日。一个节日,一种文化。节日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情感。准确理解这些节庆和纪念日的文化背景和深刻内涵,挖掘其蕴含的情感教育价值,适时开展有意义的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共鸣的文化和教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的情感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节庆和纪念日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既要高度重视传统节庆和纪念日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也要充分重视现代节庆和纪念日的引入与引导,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传统节庆和纪念日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现代节庆和纪念日文化的接纳,实现节庆和纪念日的情感教育功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节庆和纪念日开展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应当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了充分发挥节庆和纪念日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切实有效而又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操作上要注意不能将节庆和纪念日情感教育停留在“活动”层面上,不能把“节庆和纪念日情感教育”等同于“节庆和纪念日活动”。应当将节庆和纪念日情感教育上升到“校园文化”层面,丰富节庆和纪念日的活动内容,创新节庆和纪念日的活动形式,精心打造节庆和纪念日的校园文化品牌。(三)面向社会,践行情感教育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里,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注意在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中渗透和加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切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情感教育和其他的理论一样,具有很强的践履性。理论只有通过实践进行升华,才能深深扎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学生在课堂上和校园内接受的情感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外部的强化,要想把这种外部力量更好的内化,转化为一种自觉自发,必须借助实践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多参加校园实践活动以外,也有必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近年来,各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蓬勃兴起,这些活动给了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大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感情上的丰富和激励,提高了自己的韧性,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这些实践经验对于广大大学生朋友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比课堂上和校园里的知识更形象更直观更深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稳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就能很好地领悟做人的道理,在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提升教育者的情感育人能力教育者在情感育人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作为教育者对情感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式要有基本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情感育人的能力。1、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缸水,在情感教育中也是如此。作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者,教育者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所谓“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思想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之间不无关系。教育者良好的情感修养与稳定的情绪可以给学生做出表率和示范,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体验,这对理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一种良心事业,是非功利性的。情感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充满热情,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满怀热爱。情感的投入不是政治任务,也不是走走过场,其效果也难以得到直观的衡量,如果教育者自身不能发自内心的付出情感,那么我们的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情感教育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自身必须保证情感的投入。教育者自己转变观念,放下身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情感沟通,才能使受教育者从认知和情感上接受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是最难的,一件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到自己口袋里,另一种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别人的脑袋里。这说明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是一件比较复杂和艰难的事情,如果教育者不能够创新性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只有放下架子,打开心门,以诚相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缩小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提高学生对于教育的接受度。此外,教育者要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包容并指正学生的缺点,理解学生之间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在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以一种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解决教育者自身情感和态度上的问题,会使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情感育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有明显改善。”为此,我们必须做到:(1)依靠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情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如今,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电视、投影、计算机等教学辅助手段的引进,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直观和生动教育方式,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这些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直观和形象,因此也更容易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它使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知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对学过的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大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思想内容能更好地理解与感悟。(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情感具有情景性,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能够诱发出相应的情感。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善于创设具体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代替教师一味的说教。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需要,可以就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话题,组织形式多样的辩论会、演讲等活动,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生动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3)优化内容,强化学生情感。教师对于所传授的内容,应在自己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加以优化选择,而不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一味的重视忠于教材,忽视了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授课班级的专业情况,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使之更加接近大学生的日常需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这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拿准政策,把握尺度,精准的领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生活根基和人文精神基础,顺利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己的方法不断深化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识,从而激发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服务。3、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人格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高度统一,是一种榜样式的教育方式。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在学生中树立高大的人格形象,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和权威性就很难得到体现,学生就会怀疑甚至拒绝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者一要知识渊博,理论扎实,二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即我们能通常所说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除了体现在丰富的知识上,还体现在工作的态度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以下两种种情感:一是热爱本职工作。信任与热爱是调动个人积极性最好的方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同样需要这种信任与热爱。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教育者自身都不相信不热爱自己所宣扬的东西,那学生就更难相信这些东西。只有教育者自身充满激情,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饱满的生活实践,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带着感去学习和接受;二是热爱教育对象。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感情丰富、激情飞扬的大学生。我们对自己的学生要心怀热爱。要作好一名教师,要作一名好教师,不仅要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感染人,以正气凛然的风范教育人,更要有“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敬业之心,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爱作为情感教育的起点,也应贯穿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4、提高教育者情感教育素养作为一名具备情感教育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它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情感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他们需要学习,也需要生活,在学习之外,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场所,兴趣爱好,休闲方式,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如何去学习和生活。对此,教育者应该摆正心态。我们教的是学生,不是机器,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兼顾学生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为了让他们幸福的生活。因此,我们在确定自己的情感教育目标时,应该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结合起来,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完整的教育。然而在现实教育中,仍有部分教育者过份的强调认知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工具性,忽视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良胜发展的情感价值,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受到扭曲。或是片面的强调情感教育,对学生一味的包容和忍让,丧失了起码的是非判断,迷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这两种做法都是教育者情感教育素养缺乏造成的。只有教育者自身具备正确的情感教育素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价值取向的失重现象,使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然,情感教育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蹦而就,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主动研究,不断摸索,了解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掌握运用情感教育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为此,教育者必须不断保持一种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育实践,及时总结教育过程,为提高情感教育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若您对教育论文有所需求,请到教育论文专区下载http://www.1daixie.com/dxjy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