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自我极限——美国教育特征的探析
美国教育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培养自信,鼓励动手和挑战自我。
在美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和社会,都鼓励孩子们挑战自我,并为他们提供种种机会。举个例子:美国小学生有两种庭作业:一种是“WORD STUDY”,即“词的练习”,他们叫做“词的学习研究”;一种是“MATH CHALLENGE”,即“数学练习”,被叫做“数学挑战”。把数学课堂小测验叫做“奔驰时刻”或“疯狂记录”,就是让学生做30~40道加减法题,要求又快又对,并准确记录所用时间。回想20年前游尼亚加拉大瀑布时,我听说有挑战者乘舟“飞流直下三千尺”,其结果是有的成为残疾,有的丧命,成功者寥寥,但后继者仍不乏其人。当时感到不能理解。现在看来,这种挑战和行动倒是处处可见。例如,拳击、蹦级、橄榄球、冲浪、滑雪等挑战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美国就十分风行。在这里,80岁老人开车可算平常,但92岁的老太太跳伞,102岁的老太太天天上网,就令人惊讶了。前不久,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女孩,为了赶在8岁生日前创造一项世界记录,在驾机飞往加里福尼亚的途中不幸机毁人亡。据说,她的母亲是支持她冒险的。对此挑战极限,甚至死亡的行为,我感到困惑,但是对于这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却表示钦佩。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所大学的追求目标,而这种人才一定要具有挑战自我的品质。
有这样一段对话:“什么人能进哈佛或者排名更高的普林斯顿大学?”“得过西屋奖的,得过总统奖的 ”“还有呢?”“能大量推销童子军饼干的 ”“千真万确!”那成功推销童子军饼干的女孩进了普林斯顿大学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大学选拔新生,既要看其“学业指数”(根据 / 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来计算),又要看其“综合素质”(参照各种社会活动成绩来分等)。推销童子军饼干属于一项社会活动。有个女孩不像成千上万的童子军饼干推销者在超市门口“守株待兔”,或走街串巷、挨门挨户地兜售,而是闯入某大公司,点名要见总裁。见面后,她拿出几盒饼干向总裁兜售——— 从饼干的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用来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此善事将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影响等等。女孩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总裁,他大笔一挥同意订购,数量大得让女孩目瞪口呆。不仅如此,女孩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领导者。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美国和我国的大学招生制度差别很大。
我国高考是以分数划线的,分数决定学生上什么样的学校。可是,在美国进好学校的学生,并不一定都有最好的“成绩”,特别是不一定有最好的“高考成绩”。哈佛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名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其“综合素质”不满意。因为哈佛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出众的学术才能,非凡的个性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创造能力和体育特长。美国教育强调“挑战,使之改变”。挑战自我,才能挑战客观;超越自我,才能超越客观。未来的领导者、创造者,需要具备这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