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身边的新任班主任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关注和重视,促进自身成长;也希望借此次研究,能助力学校从学校管理、班主任培训、教师合作等方面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新任班主任们顺利度过适应期,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
第一章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探讨
一、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班主任
《辞海》中关于班主任的定义:在中国,班主任主要指中小学中负责一个班级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学校任命或委派的,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和班级学生全面的教育者,同时,班主任也是这个班所有科任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关于班主任的定义: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小学和初中学生的生活导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关于班主任的定义: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本文对班主任的定义: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对一个班级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内容上全面负责的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教育者、思想道德上的引领者、生活上的指导者,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上传下达者,是连接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纽带。
二、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四个维度
本文在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后,结合自身工作中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认知和需求,决定选用范丹红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维度划分。即班主任专业成长可划分为:专业信念与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四方面。
(一)专业信念与态度
班主任专业信念是指班主任自己认可并确信的、指导自己班级管理和教育实践的理念。
实践中专业信念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育人,做一名教育型管理者。班主任立志做一名教育型管理者,坚信班级管理和教育并不冲突,相信在班级管理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2)学生为本,有时也称为学生立场,是指班主任在工作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的意识。(3)民主管理。班主任能够做到肯定民主管理的正当性,并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民主管理。(4)自主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相信学生的潜能,学生能做的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5)精神关怀,即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其最基本的表现是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
第二章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现状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为了深入了解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情况,掌握最切实的资料,本研究对N市T小学两个校区近五年新招聘的、同时又被任命为班主任的94名教师进行相关调查,参照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定义和分类,分别从专业信念与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学校各方面的引领措施等方面对小学新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进行描述。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微信群和QQ群发放电子问卷,收回问卷94份,回收问卷有效率100%。同时,对于一部分需要详细了解的问题,本文对部分新任班主任进行了访谈。笔者与这些班主任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相互之间熟识或者可以通过中间人产生联系,大家在笔者的影响下,都对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这一话题充满兴趣,并积极配合笔者的调查。
(三)研究对象
南通市T小学创办于1995年,学校教学质量和影响力在本区属于中上水平。现有东西两个校区,10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5000名,教师近300名。学校地处市区中心,最近几年因校区扩建、一批老教师退休等原因,导致学校师资紧缺。近5年通过教育局统一招聘了教师129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心理健康等学科。
二、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成长现状总体情况
首先,根据表2-5的数据分析,我们来看“专业信念与态度”这一维度。均值为2.387,标准差为0.575,说明在这一维度上,新任班主任们的信念和态度相对来说处于中等水平,但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t值为40.255,p值小于0.001,这表明这一维度的得分与基准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极其显著。
接下来是“专业知识”维度。均值为2.610,相对较高,说明新任班主任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好。标准差为0.550,个体差异相对较小。t值为46.000,p值同样小于0.001,表明这一维度的得分与基准值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再来看“专业能力”维度。均值为1.933,相对较低,可能意味着新任班主任们在专业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标准差为0.454,个体差异相对较小。t值为41.315,p值小于0.001,表明这一维度的得分与基准值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最后是“自主专业发展”维度。均值为2.128,说明新任班主任们在自主专业发展方面的意识和动力中等。标准差为0.531,个体差异适中。t值为38.831,p值小于0.001,同样表明这一维度的得分与基准值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综上所述,新任班主任们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普遍不高,但与某一参照组或基准值相比,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人兴趣等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水平,接下来将对各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以期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第三章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56
一、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56
(一)新任班主任的自我赋能不强................................56
(二)学校层面的外部赋能欠缺..................................58
第四章促进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对策..........................64
一、自身层面:基于内在需求和外界支持,走“生命自觉型”的发展路径............64
(一)自觉学习,形成理性思维..........................64
(二)自觉反思,形成实践性知识............................65
结语................................72
第四章促进小学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对策
一、自身层面:基于内在需求和外界支持,走“生命自觉型”的发展路径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还需要自身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专业自觉是班主任专业化过程中内在支持的最高境界,意味着班主任积极主动进行专业发展。”
(一)自觉学习,形成理性思维
1.运用多种方式拓宽专业知识
新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专业知识的持续学习,但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多种方式来逐渐拓宽。首先,要主动学习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如调查问卷中大家都觉得比较欠缺的管理学知识、少先队知识、安全卫生保健知识、学生心理知识等。可以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也可以参加线上或线下的班主任培训课程,尤其是针对新任班主任的专项培训,还可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同事沟通交流碰撞灵感。其次,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对于遇到的问题不要直接照搬别人的做法,而是要善于观察和总结,适当变通。即使遇到暂时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用退缩,多向身边优秀班主任或学校领导请教,大家协力解决问题。
2.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专业能力
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在校生活质量。新任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首先,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变化,解答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其次,持续学习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科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站稳讲台的根本,新任班主任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阅读教育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再次,培养班级管理能力。
结语
本文在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文献阅读和自己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的观察和思考,确定了研究主题为小学新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T小学近5年内的新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从新任班主任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身边的新任班主任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关注和重视,促进自身成长;也希望借此次研究,能助力学校从学校管理、班主任培训、教师合作等方面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新任班主任们顺利度过适应期,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样本的选取具有局限性。本文的研究样本为T小学两个校区新任班主任,样本数据有限,所以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的新任班主任专业成长。其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分析为主,针对问卷里的某些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辅助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虽然从专业和工作年限上做了选择,但受限于访谈对象的数量和访谈问题的选择,访谈结果依然不够全面。
在问卷调查第四部分的开放题“在您的班主任生涯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多位新任班主任提到了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这让我意识到,虽然新任班主任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优秀的老班主任们是新任班主任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和伙伴。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教育智慧,为新任班主任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所以接下来的研究计划是,可以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对优秀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进而为新任班主任的成长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