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范例代写:小学生闲暇教育管理探讨——以亳州市若干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3-12-26 14:39:5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文以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小学实施闲暇教育的改善策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亳州市若干小学闲暇及闲暇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改善策略的探索能对小学闲暇教育的实施有所裨益。

第一章 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

一、调查的设计与编制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以期为小学生闲暇教育的实施提供优化策略,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本着这一目标,本研究围绕闲暇意识、时间、内容、场地及设施设备四个维度对小学生闲暇展开调查;闲暇教育方面主要围绕闲暇教育课程、学科渗透闲暇教育、闲暇活动开展情况三个维度展开调查,另外由于闲暇教育在正式教育场景中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本研究还对样本的闲暇教育意识、问题、建议及期待效果展开调查,以期全面了解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为相关研究及策略的探索提供坚实依据。

(二)调查对象

选取亳州市三所小学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样本学校教师及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另外为了深入了解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除调查问卷外还设计了《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访谈提纲》通过分层取样的方式,分别选取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各4位进行访谈。之所以对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采取访谈的形式,原因有二:一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填写问卷或理解访谈问题,且其闲暇时间通常有家人或教师陪伴,通过样本家长及教师便可获取相关可靠数据;二是选取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访谈,是为了避免学生理解偏差导致的问卷数据不真实,及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基本可以脱离父母自由活动,因此为获取该阶段学生的真实闲暇生活及教育情况,对该阶段的学生采取了访谈的形式进行。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研究结果及讨论主要围绕小学生闲暇现状、闲暇教育现状、讨论三部分展开,以期全面了解当前小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闲暇现状 小学生闲暇现状主要围绕闲暇意识、闲暇时间、闲暇内容、闲暇活动场地及设备的情况展开分析。

1.闲暇意识。样本的闲暇意识主要通过其关于闲暇时间对小学生影响的态度,及影响的认识情况展开,另外还对样本家长关于闲暇对小学生影响的态度在其受教育水平上的差异进行了卡方检验。

(1)样本家长关于闲暇对小学生影响的态度与认识,及相关态度在其受教育水平上差异的卡方检验。

①样本家长关于闲暇对小学生影响的态度,如图4所示:

教育论文怎么写

样本家长关于闲暇对小学生影响的态度,如图4所示,排除无效数据外,一半以上家长认为闲暇对小学生是只有益处的,达到50.80%,同时认为益处与害处并存的家长也较多,占到总数的43.00%,认为只有害处的家长最少,仅占5,10%。

第二章 小学生闲暇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闲暇教育意识淡薄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教育主体存在闲暇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一点从闲暇教育意义的认知、支持情况以及闲暇教育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

样本家长及教师对闲暇教育的实施均持有积极态度,且对闲暇教育意义的认识也均表示出接近相同的看法,这是开展闲暇教育的良好基础。原因在于从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的角度来看,小学生闲暇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家长的努力与付出,同时还需要学校的引导和规划,双方教育主体在共同的经验及价值观的引导下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参与到闲暇教育中的教育主体能够全面的认识且这种认识能够达成一致才能更好的促进闲暇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故而家庭与学校两方的教育主体在闲暇及闲暇教育的认知能够达成一致对闲暇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但在实际闲暇教育的实施中,却表现为认识无法指导行为,虽然教育主体普遍认为闲暇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有益的,但在闲暇教育的实施方面却表现为家庭及学校并未系统开展闲暇教育、学科渗透闲暇知识也是根据教师的个人意愿进行、闲暇活动的开展方面更是重视形式的展开而忽视了闲暇活动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价值的引导,以上无不凸显着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导者在闲暇教育方面意识淡薄的问题。除此之外,当前小学生闲暇时间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绝大部分家长没有想到过通过闲暇教育的方式予以改变,也透露出相关教育主体闲暇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与大部分家长及教师无法正确认识闲暇对小学生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不仅教育主体要形成相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经验,同时还需要学校能够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共同致力于通过闲暇教育改善学生闲暇生活质量,让学生有价值的利用闲暇时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实施闲暇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通过对家长及教师对学生闲暇时间意义的认识可以看出,基本上两类教育主体都认为闲暇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是重要的,但通过家长对闲暇教育的实施效果来看,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通过闲暇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增长。闲暇时间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学生成绩的增长,这一点不可否认,在对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发现闲暇活动的时长与学业成绩存在倒U型关系,即从周一到周五学生进行1.6小时的发展性闲暇活动(体育锻炼、课外阅读等),周末安排2.72小时的发展闲暇活动和2.88小时的娱乐性闲暇活动(看电视、玩游戏等),青少年可取得最佳学业成绩①。但如果片面的将其作为闲暇教育开展的全部目的则有失偏颇,这不免使人思考传统教育观念勤学苦练及近代应试教育对教育主体相关教育思想的影响至深。

古人勤学有“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更有 “自古明王胜帝,犹需勤学,况凡庶乎”②,勤学思想作为自古以来的传统影响至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闲暇时间被意为无所事事甚至不务正业,故而产生了对闲暇时间的错误认识。与此同时,从孔子时期“学而优则仕”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科举制,八股取士”再到近代第一批通过高考实现阶级跃迁,完美印证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造成的是应试主义教育的不断发展,甚至是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

第三章 改善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策略 .................................. 51

一、重视价值认同,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闲暇教育网络 .................. 52

(一)正视闲暇生活价值,明确闲暇教育目标 ............................ 52

(二)建立闲暇教育组织,协同规划闲暇活动内容 ............................. 54

结语 ............................... 62

第三章 改善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策略

一、重视价值认同,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闲暇教育网络

(一)正视闲暇生活价值,明确闲暇教育目标

学校主导,纠正相关教育主体错误认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闲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②。故如何改变人们对于学生闲暇时间的负面看法,营造一个合理支配学习、放松时间,形成良性学生学习、生活、放松的行为模式,是决定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闲暇教育较(德、智、体、美、劳)五育而言,仍为一个新的教育概念,虽然在以往的教育研究中有所探索,但在当下的教育实施中仍未见其在学校中以合理方式方法予以重视和实施,这使得大部分教育主体对闲暇认知仍存在误区。

教育论文参考

因此,为纠正这种各类教育主体对小学生闲暇的认识误区需要学校积极发挥制度化教育机构的优势,运用其影响力及辐射力改变闲暇错误认识,为闲暇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具体可通过如下途径进行:一是学校可以采取直接性输入的方式进行,如:开展闲暇意识相关培训及讲座,与教育主体面对面交流学习,加强其对闲暇及闲暇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及教师掌握科学的闲暇教育方法及相关技能;二是将学生闲暇教育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纳入考评内容,充分发挥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三是可通过开展闲暇教育活动引导相关主体主动思考合理安排闲暇的重要性,通过此类活动的参与,加深参与主体对科学闲暇重要性及错误闲暇所带来的危害之严重、影响之深远,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将科学闲暇认知转化为科学闲暇行为。一为闲暇教育意识的树立打定基础,二从外部力量约束的角度保障闲暇教育的开展,三为闲暇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内生动力。正如“不值得”定律所阐述的: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被做好”(百度百科),即如果当事人觉得此类事情不值得做,那么这件事大概率就不会被做好,哪怕是做好了也不会因此获得成就感。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组织闲暇教育的过程中应从意义普及着手,纠正错误认识、讲明道理、鼓励自发。

结语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种为人赞道的闲暇素养应是从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逐渐养成的,即幼儿到青少年时期。新时代“双减”政策的下发不仅具有回归教育公平之意,更是通过此举调整当代学生学习性质、结构和状态的良好契机,因此闲暇教育之于当代小学生而言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基于此,对亳州市3所小学的闲暇及闲暇教育情况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在小学生在闲暇教育中的问题显著,主要包括:闲暇教育意识淡薄、闲暇教育素养、技能欠缺、闲暇教育渠道有待拓展、闲暇教育硬件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本文以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小学实施闲暇教育的改善策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亳州市若干小学闲暇及闲暇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改善策略的探索能对小学闲暇教育的实施有所裨益。

在整个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越发觉得闲暇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但由于个人及研究时间有限,在整个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个人语言表达水平有限,论文的条理性可能欠佳;调查研究时间有限,在研究内容的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对此,研究者会在后续的学习及研究中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以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