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初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体系中重要环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夯实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劳动教育的政策背景。劳动教育是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劳动和劳动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着丰富的经验。1958年,国务院在下发国家教育政策时,首次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总要求,将劳动教育与德育、美育、体育、智育并举,为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提供了重要指引。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直接提出要健全并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划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型,要将劳动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个学段,贯彻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同年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出台后,极大的促进了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2022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规定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从国家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得到高度重视。
2.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实诉求。我国一些青少年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拜金主义、投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冲击,滋生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错误想法,与劳动人民的情感淡薄,长期以往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质量。青少年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影响。然而,作为劳动教育实施主体,在观念上却忽视了劳动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而且,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学校普遍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问题,劳动教育实质性成效难以保障。目前,初中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化,将劳动教育片面的等同于体力劳动。劳动路径形式单一或脱离实际,家、校、社合作不充分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劳动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劳动。关于劳动的定义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①在劳动过程中,人是主体,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财富的活动”。对于劳动的描述有很多,可以是做事、实践、操作,需要人们调用全部的感官去认识、学习。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获得全面的成长,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延展的动态过程。本研究的劳动体现于教育,是对知识的躬身修行,并在社会生产中创造真实的价值。
(二)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个复杂而多种含义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将劳动教育定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要使受教育者自觉劳动、诚实劳动,做到“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③。本文中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所开展的教育,即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参加社会生产和服务的训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章城市初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F市初中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选定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皖北F市三所初中。皖北属于淮河文化圈,其文化历史悠久。皖北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使其成为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场所,以楚汉,淮河,老庄文化为代表。淮河文化是在中原与江淮文化的基础上,以其相容与过渡特征而产生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皖北是华东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地方,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区域。F市在教育事业方面总体发展良好,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外辐射,基础教育整体发展均衡,比较有一定的代表性。受时间和精力原因限制,本研究选定分别位于F市三个市区的三所初中学校作为调查样本。研究者通过对3所位于F市的城市初中开展实地调研,初步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劳动教育的具体基本情况如下:
A初中拥有悠久的办学资历,是一所市级示范中学。地理位置优越,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建有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实验楼;拥有理化实验室、仪器室、生物标本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室、体育健身室、艺术中心及图书馆等较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A学校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先后获省级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等称号。
B初中是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办学年限较短。目前,已设有16个教学班,师资较为紧张,学校图书馆、实验室、阅览室等配套资源仍在进一步完善中。但是该学校拥有优质高效的教育团队和科学文化的管理模式,在劳动教育开展上注重五育融合。
C初中规划总用地约272亩,是F市三年提升计划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是一所全面自主管理的现代化寄宿制公办学校,学校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学校建设包括体育中心、艺术楼、游泳馆等服务设施。
这三所初中学校在劳动教育开展上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分别代表三个区不同水平的初中学校,因此,采集的样本总体能反映出F市城市初中学校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水平。
二、F市初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梳理分析,本节从皖北F市三所学校的初中生劳动素养现状、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以及劳动教育的反馈这三个方面对城市初中劳动教育施行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一)初中生的劳动素养现状分析
笔者将生劳动素养进一步分为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和品质、精神4个二级维度。从整理的调查问卷数据可知,F市3所学校初中生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后,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均表现较好,而劳动能力和习惯中的生产技能有所欠缺。
1.初中生的劳动观念。弘扬正确的劳动观念能够引导学生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劳动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待劳动的基本观念。因此,研究者设计了三个题目旨在考察当前城市初中生的劳动观念形成情况。从整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初中生已经能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
(1)在劳动教育观念上“你认为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吗”(图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27.35%的初中学生认为“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非常符合,52.71%学生认为符合,选择不一定的学生有15.95%,而仅有3.98%学生认为不符合。由此可见,被调查的大部分初中生认为劳动是最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这种光荣感能激励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但是,仍存在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对劳动教育持怀疑态度,甚至不认同其价值等问题。
第三章 城市初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
一、F市初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 .................................. 32
(一)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相对匮乏 ............................ 32
(二)劳动教育课程未成体系且技术含量不高 .................................. 32
第四章 城市初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 37
一、强化科学劳动价值观引领 ....................................... 37
(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有机融合 ............................ 37
(二)以项目式活动为依托的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 ...................... 37
结语 ...................... 43
第四章城市初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一、强化科学劳动价值观引领
(一)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有机融合
思想是行为的向导,思维的正确性能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价值观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上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创造者、劳动创造历史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让青少年深刻懂得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自觉矫正对劳动认知错误的偏差。学生的精神生活、智力生活中只要有了崇高而美好的目标,并且能够意识到达成目标还需要付出体力消耗,学生对于体力劳动的内心需要才能逐渐巩固。因此,要让学生在道德上做好准备以及要有热爱劳动的思想。要根据青少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地教育引导学生体验、领悟劳动永恒的价值和时代新意,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这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第一要义。
(二)以项目式活动为依托的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
学习是一种劳动,而知识的获得则是学生努力劳动的结果。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方式①。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理论课堂上借助项目式学习,将劳动教育与本教材有关内容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动作等,发挥本学科在劳动教育中独特的育人价值。比如在数学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发展与劳动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精心创设的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劳动项目的开发有助于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是劳动教育向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体验有效拓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内规划和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每学期完成1-2个实验或者设计制作等动手实践的项目,对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结语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初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体系中重要环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夯实的基础。但从目前来看,初中劳动教育虽然得到了重视,调研发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劳动教育高质量的开展,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为初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进行优化。
基于此,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劳动教育理论基础上,以皖北F市3所初中的学生和教师为调研对象,对当前初中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从调查结果来看,各初中学校都不同程度开展了劳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教学成效,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相对匮乏;第二,劳动教育课程未成体系且技术含量不高;第三,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内容窄化,缺乏问题探究;第四,劳动教育评价不完善,缺少评价标准。笔者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旨在探索和完善初中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为初中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研究仅以皖北F市位于三个不同市区的学校为样本,只能反映部分城市初中关于劳动教育实施的具体现实问题。所选取样本的局限性导致本调查的对策及其推广有一定影响。本人也将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会更深入的研究,不断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初中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