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代写教育教学论文: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
社会发展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代写职称论文72 学分:4 适用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的发展线索、重大线索,有高级的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能进行初步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为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世界近代史》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世界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由于《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而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史》又是人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是工业文明的历史,所以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通过对《世界近代史》,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根据历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世纪近代史提供指南,特制定本大纲。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它是从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本大纲主要讲述的就是自1500年地理大发现以来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400多年的历史,它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从农业走向工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这一段历史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即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这也是一条主要线索;二是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主义运动。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世界近代史》课程讲授一学期,共72学时。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约18周,每周4课时,共计72学时,均不包括课外活动和复习考试时间。
四、教学内容
序 言 (2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起止年限、分期和主要线索,了解学习《世界近代史》的重要性,理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一、为什么要学习世界近代史
了解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全球化的需要
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世界近代史》的起止年限和分期
1、1640年—1917年说
2、1500年—1900年说
3、18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说
二、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1、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
2、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3、工业文明的辐射和中西文化的碰撞
三、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习马列
学好外语
广泛涉猎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的中国和日本(1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大发现的过程;掌握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掌握尼德兰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要求学生了解地理大发现的前提和条件;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加尔文教与瑞士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宗教改革;要求学生了解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家、政治思想家、科学家要求学生了解法国、英国、俄国和西班牙专制制度的形成。要求学生理解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解早期的殖民侵略、商业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学生理解西方专制制度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精神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3学时)
一、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
1、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动因
2、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条件
二、 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1、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
2、 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3、 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4、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三、 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1、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2、 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
四、 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3学时)
一、 总述
1、 文艺复兴的内涵
2、 文艺复兴的特点
二、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 早期的文艺复兴
2、 全盛期的文艺复兴
3、 艺术家政治思想家
三、 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 人文主义作家
2、 政治思想家
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 天文学
2、 其他自然科学
3、 科学思想家
4、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宗教改革(3学时)
一、 宗教改革的背景
1、 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异端”分子的挑战
2、 罗马教廷的控制和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
3、 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
二、 Δ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
1、 宗教改革前夕的经济政治状况
2、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三、 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派的确立
1、 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
2、 路德教派的确立
四、 О加尔文教与瑞士的宗教改革
1、 慈温利
2、 加尔文
3、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五、 英国的宗教改革
六、 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3学时)
一、 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1、 16世纪经济的发展
2、 专制制度的形成
3、 胡格诺战争
二、 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制度
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ΔО圈地运动
3、 社会结构的变化
4、 血腥立法和凯特起义
5、 专制统治•宗教改革
6、 重商主义和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三、 俄国留里克王朝专制制度的巩固
1、 16世纪的社会经济
2、 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
3、 对外扩张
4、 农民处境的恶化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5、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四、 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1、 工商业的发展农业的落后
2、 王权的加强
3、 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
五、 尼德兰革命
1、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2、 阶级关系的变化
3、 西班牙的专制统治
4、 革命的爆发
5、 游击战争和北方起义
6、 南方的斗争和根特协定
7、 南北分裂和联省共和国的成立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和日本(2学时)
一、 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
1、 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
2、 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3、 О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4、 明代的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和西方殖民者的对华侵略
5、 文化与科技
二、 16世纪封建统治重建中的日本
1、“战国”时代的政治概况
2、农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3、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重新统一日本
4、丰臣秀吉强化封建统治的措施
5、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及其失败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1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长期议会、新模范军、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要求学生掌握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的兴起、三十年战争。要求学生了解两次内战;长老派、独立派、平等派之争;17世纪英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要求学生了解法国的投石党运动、路易十四的统治、科尔伯的重商主义、奥地利的开明专制、普鲁士的开明专制、俄国的开明专制;了解世界联系的加强和全球文化交流;东西方差距的加大。要求学生理解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清教运动在英国革命中的作用;理解普鲁士精神;波兰的衰落和灭亡;要求学生理解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的兴起、三十年战争教学重点和难点: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年—1742年的英国 (5课时)
一、 革命前的英国
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3、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4、 О清教运动
5、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6、 苏格兰人起义——革命的导火线
二、Δ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1640-1642)
1、 革命的爆发——长期议会的召开
2、 第一次内战
3、 长期议会改造国家的政策
三、 О平等派与第二次内战
1、 平等派运动
2、 独立派、平等派与长老派之争
3、 第二次内战
4、 独立派、平等派、长老派的历史作用
四、 Δ共和国与护国公制
1、 代写职称论文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普莱德清洗
2、 独立派共和国的政策
3、 克伦威尔护国公制的建立
五、 旧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
1、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2、 Δ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1688年“光荣革命”
(2) 《王位继承法》
(3) 《权利法案》
3、 革命的意义
六、 17世纪的英国
1、 思想、文化 约翰•米尔顿(1608—1674) 詹姆斯•哈林顿(1611—1677)
2、 Δ内阁制的形成
3、 王权的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
4、 О政党制的萌芽
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3学时)
一、 Δ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法国
1、 波旁王朝早期的法国
2、 投石党运动
3、 路易十四和“朕即国家”
4、 О科尔伯的重商主义
5、 路易十五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
二、Δ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1、 三十年战争
2、 经济落后•“农奴制再版”
3、 奥地利君主国的“开明专制”
4、 О普鲁士的兴起与“普鲁士精神”
5、 普鲁士的“开明专制”
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 17世纪的俄国社会
2、 Δ彼得一世和他的改革
3、 Δ叶卡特琳娜二世与俄国的“开明专制”
四、波兰、瑞典和丹麦
1、 波兰
2、 瑞典和丹麦
第三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3学时)
一、 明末清初的中国
1、 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2、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 学术文化
二、Δ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 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2、 幕藩体制下的日本社会
三、莫卧儿帝国
1、 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2、 阿克巴与印度的统一
3、 “黄金时代”中的危机
4、 奥朗则布与莫卧儿帝国的盛衰
5、 文化和社会生活
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
1、 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
2、 向亚非的扩张
3、 苏里曼一世的征战
4、 社会经济制度
5、 文化的发展
6、 科普利里家族的实际统治
7、 伊斯坦布尔的起义
8、 对俄战争的失败
9、 军事采邑制的破坏
10、 文化的衰落
第四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3学时)
一、 荷、法、英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1、 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
2、 荷兰的殖民扩张
3、 英、法的海上争霸及英国的胜利
二、О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
三、Δ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
1、 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2、 全球均势的变化
3、 全球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1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1787年联邦宪法;要求学生掌握法国和欧洲的启蒙运动;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资产阶级的三个革命派别;三级会议、《1791年宪法》、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热月政变; 要求学生掌握雾月政变、法国抗击七次反法同盟的战争;要求学生掌握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法国的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要求学生了解独立前北美殖民地的特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要求学生了解制宪议会、立法议会、国民公会、《人权宣言》、“八九原则”、督政府的政策;要求学生了解拿破仑帝国的成立、盛衰;要求学生了解维也纳会议和最后议定书;神圣同盟的建立和活动。要求学生理解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三权分立;要求学生理解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热月政变、法国的对外战争;要求学生理解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拿破仑帝国的性质;要求学生理解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拿破仑帝国、美国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拿破仑帝国的性质;要求学生理解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
第一节 美国革命(5学时)
一、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特点
1、 十三个殖民地的建立
2、 Δ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3、 Δ殖民地的政治统治
4、 殖民地的阶级关系
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1、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 启蒙思想的传播
3、 富兰克林、杰斐逊
三、Δ矛盾的激化•武装斗争的开始•宣布独立
1、 矛盾的激化
2、 武装斗争的开始
3、 О《常识》和社会舆论的变化
4、 Δ《独立宣言》
四、Δ艰苦的战争•光辉的胜利
1、 艰苦的战争
2、 法国的参战
3、 光辉的胜利
五、杰斐逊与民主改革
1、 各州的政治民主化改革
2、 各州的社会民主化改革
3、 杰斐逊与美国的民主化改革
六、ΔО《联邦宪法》
1、《邦联条例》
2、谢斯起义
3、 1787年宪法
4、 美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3学时)
一、 旧制度的危机
1、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2、 专制王朝危机的加深
二、Δ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
1、 三级会议的召开
2、 革命的爆发
三、Δ“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的改造
1、 八月法令•《人权宣言》
2、 十月事件
3、 革命俱乐部的活动
4、 反封建法令的通过
5、 1791年宪法
6、 欧洲封建势力的武装干涉
7、 8月10日的人民起义
四、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 瓦尔密战役
2、 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公会的召开
3、 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
4、 限价问题
5、 吉伦特派的倒台
五、ΔО雅各宾专政
1、 雅各宾政府的土地法•1793年宪法
2、 恐怖统治
3、 雅各宾派内部的斗争
六、ОΔ热月党与督政府
1、 恐怖统治的结束
2、 热月党的对外政策
3、 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
4、 督政府的成立
5、 巴贝夫平等派运动
6、 果月政变•花月政变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5学时)
一、 Δ雾月政变
1、 拿破仑的上台
2、 共和八年宪法
二、Δ从执政府到帝国
1、 拿破仑的内政
2、 О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3、 拿破仑称帝
三、ОΔ帝国的盛衰
1、 对外战争的继续
2、 大陆封锁体系
3、 拿破仑帝国的衰落
四、帝国的覆灭
1、 ОΔ拿破仑帝国的性质
2、 拿破仑退位•王朝复辟
第四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3学时)
一、 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
1、 Δ维也纳会议
2、 О神圣同盟对于革命运动的镇压
3、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二、Δ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1、 革命前的拉丁美洲
2、 殖民统治的危机
3、 海地革命
4、 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5、 墨西哥和中美的独立战争
6、 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
7、 巴西的独立运动
8、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Δ1848年欧洲革命
1、 革命的任务
2、 法国二月革命
3、 德国三月革命
4、 奥地利革命•民族解放运动
5、 意大利的革命
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14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及社会影响,理解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的特点;了解工人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人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5学时)
一.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1. 资本前提
2. 市场前提
3. 社会环境
4. 交通运输及自然地理条件
5. 手工工场的发展
二. 工业革命的过程
1.棉纺织业
2.其他
3.工业革命的完成
三.△社会影响
1.生产力提高
2.城市化
3.工业社会到来
4.社会面貌
5.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6.遗留问题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3学时)
一. 法国工业革命
1. 过程
2. ○特点
二. 美国工业革命
1.△条件
2.○过程
三. 德国工业革命
1. 过程
2. ○特点
四. 俄国工业革命
1.条件
2.过程
3.特点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3学时)
一. 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
1.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
2.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 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3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社会历史条件
2.过程
二. 第一国际
1.诞生
2.主要活动
三. 巴黎公社
1.第二帝国的危机及其崩溃
2.公社的诞生
3.公社的主要措施
4.公社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7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欧美各国及东亚日本民族民主运动及改革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了解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非拉诸国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 。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日本民族民主运动、自由主义思潮
教学重点和难点: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2学时)
(一)△英国1832、1867年的改革
一.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二.1832年的议会改革
三.英国自由主义政治与两党制的形成
四.1867年的议会改革
(二)△○德国的统一
一.统一运动的兴起
二.统一只能走“普鲁士道路”
三.俾斯麦与三次王朝战争
(三)△意大利统一
一.统一运动中的两条路线
二.统一运动的过程
(四)△俄国1861年改革
一.俄国农奴制危机
二.废除农奴制的斗争
三.克里米亚战争
四.1861年改革
(五)△○美国内战
一.内战爆发的背景
二.内战爆发的过程
三.内战的总结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2学时)
一.从人权理论向自由主义的演变
二.主要的自由主义学说
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 △日本明治维新(2学时)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第四节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1学时)
一.亚洲
二.非洲
三.拉丁美洲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整体(7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垄断组织的形成及特点;理解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向;掌握19世纪后期国际关系的发展;了解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垄断组织
教学重点和难点:世界连结成为整体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2学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向(2学时)
一.△○政治发展趋向
1.行政权力的膨胀
2.国家机器的加强
3.政府结构趋于完善
4.政治民主的扩大
5.两党制的正式形成及其他形式的政党政治
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散
二.社会立法
1.德国
2.美国
3.法国
三.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
1.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2.尼采的“唯意志论”
四.欧美工人运动•第二国际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
2.第二国际的主要成就
五.△○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1.三皇同盟
2.德法危机
3.近东危机
4.三国同盟的形成
5.法俄同盟
第三节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2学时)
一.亚洲诸国
1.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2.印度的革命运动
3.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
4.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
5.土耳其的改革运动
二.非洲
1.北非
2.撒哈拉以南非洲
三.拉丁美洲
1.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加强
2.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3.拉丁美洲各国的运动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世界近代史》是《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的先修课程。
六、教学时数分配: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72 学分:4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实践)
学时 辅导
学时 备 注
导论 序 言 2
第一章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14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14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1776—1849) 14
第四章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14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14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整体 14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古代卷》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参考书:
(1) 恩格斯:《自然辨论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4)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6) (法)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
(7)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4年
(8) 陈小川:《文艺复兴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9) (英)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三联书店,1988年
(10) 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 尼•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12) (美)桑戴克:《世界文化史》(上、下),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13) 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
(14) (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5) (苏)B.B.索柯洛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16) 《文化复兴时期名家素描》,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17) (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三联书店,1985年
(18) 赵海江主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9) 吴泽义:《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 (法)富尔:《文艺复兴》,商务印书馆,1995年
(21) 苏联艺术科学院:《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22) 维纳•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1976年
(23) 恩格斯:《关于农民战争》,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24)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单行本)
(25) (德)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26)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7) 孔祥民:《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8) (法)弗•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三联书店,1980年
(2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30) 阿•齐斯托兹沃诺夫:《十六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三联书店,1959年
(31) (法)莫里斯•布罗尔:《荷兰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
(32) 雅依梅•科尔特桑,《葡萄牙的发现》,澳门地区委员会,1997
(33)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出版社,1984
(34) 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三联出版社,1988
(3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901-938页;《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恩选集》第1卷,第319-323页;《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成功?英国革命史讨论”》《马恩全集》第7卷,第247-253页
(36) 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册)
(37) 刘祚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38) 叶•阿•科斯明斯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90
(39) 顾子杰,《英国革命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0) 王荣堂,《英国近代史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41)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2) 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至今》,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43) 基佐,《一六四O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出版社,1985
(44) 孙成木、刘祖熙等编:《俄国通史简编》(上册)
(45) 洛 赫:《德国史》(上册)
(46)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
(47) 埃里纳•策尔希:《奥地利史》
(48) 米盖尔:《法国史》
(49) 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50) 高桥幸八郎•永原庆二,《日本近现代史纲要》,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51) 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出版社,1992
(52) 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3) 郭应德,《阿拉伯史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54) 纳忠,《阿拉伯通史》,商务出版社,1997
(55) 李文生,《印度史》,《从莫卧儿帝国到印度独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56) 马克斯•布劳巴赫,《德意志史》,商务出版社,1998
(57) 列 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列宁全集》第28卷,第42-57页
(58) 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第151-167页
(59)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60) 刘祚昌:《美国独立战争简史》
(61) 张芝联,《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2) 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出版社,1983
(63) 阿尔贝•索布尔,《法国大革命》,1989
(64) 马迪厄,《法国革命史》
(65) 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论选》,华东师大(B),1984
(66)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出版社,1996
(67) 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商务出版社,1989
(68)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商务出版社,1985
(69) 《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三联出版社,1990
(70) 米歇尔•维诺克,《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71)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1——3,商务出版社,1993
(72) E•布拉德福德•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73) 张家哲,《拉丁美洲:从印第安文明到现代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74) 《拉丁美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5) 丹尼尔•J•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的经历》,上海泽文出版社,1989
(76) 黄安年,《勒费弗尔,美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7) 顾学稼,《美国史纲要》,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78) 余志森,《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79) 何顺果,《美国边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0) 马克思:《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恩选集》第1卷
(81) 列 宁:《1789年式的革命还是1848年式的革命?》 《列宁全集》第8卷,第229-231页
(82) 《拿破仑主义的开始》《列宁全集》第25卷,第211-215页
(83)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
(84)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恩全集》第21卷,第450页
(85) 马克思:《艾阿库裘》《马恩全集》第14卷,第172页
(86) 福思特:《美洲政治史纲》第63-81页,167-244页
(87) 李春晖:《拉丁美洲史稿》
(88)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马思选集》第1卷;《六月革命》《马恩全集》第5卷
(89) 恩格斯:《德国革命和反革命》《马思选集》第1卷;《德国维护帝国宪法运动》《马恩全集》第7卷;《奥地利革命的发展》《马恩全集》第15卷
(90)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91)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下)第12、13、14章
(92)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93)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94)陈晓律:《英帝国的兴衰》,三秦出版社。
(95)(英)伍德沃德:英国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96)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97)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98)(英)克劳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99)联邦德国)卡尔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100)(德)马克思、布劳巴赫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101)(德)弗里德里希等: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2)余志森:美国史纲,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03)童 鹰著:《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4)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上海书店,1989年。
(105)樊亢等:《外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6)(英)克劳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7)姜德昌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人物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108)程向东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辞典》,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9)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10)李宗禹:《欧美共运风云录》,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1)李宗禹:《欧美共运风云录》,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2)(苏)巴赫:第一国际,三联书店,1980年。
(113)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114)王觉非:《欧洲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5)(法)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
(116)(意)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著:《意大利简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117)超克益等:《意大利的统一》,商务印书馆,1987年。
(118)(美)麦克弗森:《火的考验: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商务印书馆,1993年。
(119)余志森:《美国史纲》,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美)史密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对手》,商务印书馆,1991年。
(12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2)孙鼎国,王杰主编:《西方思想3000年》,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
(123)(美)莫蒂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编:《西方思想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4)张桂琳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5)马啸原著:《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26)(日)依田二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
(127)(加)诺曼:《日本维新史》,商务印书馆,1962年。
(128)(美)布莱克:《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84年。
(129)世界历史编辑部:《明治维新的再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30)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
(131)米庆余:《明治维新》,求实出版社,1988年。
(132)(英)贝瑟尔(Bethell,Leslie)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133)(英)克劳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4)姜德昌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人物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135)程向东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辞典》,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6)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37)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商务印书馆,1993年。
(138)(美)伯恩斯:《简明拉丁美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39)(伊朗)阿宝斯•艾克巴尔•奥希梯扬尼:《伊朗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140)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1)李文业:《印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2)(英)霍尔:《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143)博亨:《非洲通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144)童 鹰著:《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5)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上海书店,1989年。
(146)樊亢等:《外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主要采用讲授法,要求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九、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http://www.cawhi.com/
2、http://www.medhis.tongtu.com/
3、http://his.princeton.edu/
4、http://www.uiowa.edu/~asian/
5、http://www.brandeis.edu/departments/history/
6、http://www.history.upenn.edu/
7、http://www.history.uconn.edu/
8、http://humanities.uchicago.edu/ http://lrc.cornell.edu/asian
9、The British library: http://www.bl.uk/
10、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http://www.dti.gov.uk/
11、The home office: http://www.homeoffice.gov.uk/
12、The Directgov home: http://www.direct.gov.uk
十、其他:代写职称论文本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责任编辑:代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