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教育论文范文: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探讨——以江西省某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9-01 14:55:29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指标多元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其它领域的成长,特别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

一、引论

(一)研究背景

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意识到应该具备一系列的能力来适应社会变化,这样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在将来的社会中,教育必须要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让人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而关键能力是基于素质教育导向下提出来的,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才能使其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需要发展的能力有多种,然而在真正有效的教师能力培养过程,应当抓住教师的关键能力,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要素。近年来,关键能力日渐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在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1]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能力,才能培养出具备关键能力的人才,才能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终生发展的人才。教师关键能力的提出恰恰是顺应这种转变的需要,因此,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师关键能力尤为重要,但是教师关键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自身对关键能力缺少正确的认识,关键能力的具体指标体系欠缺,导致评估机制不健全,对教师关键能力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2]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少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不充分,教育信息化素养不突出。[3]这些都是当下教师关键能力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对于关键能力特别是教师关键能力学术研究和文献资料比较欠缺,而且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领域特别少。学者研究对象大多数是学生,较少从教师的角度辨析关键能力的重要性。笔者发现对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这对目前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现状还不太了解,从而无法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本文深入分析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将有助于扩大人们视野,为小学教师的关键能力培养寻求新的途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小学教师关键能力内涵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丰富了对小学教师的关键能力的定义和培养策略的研究,为今后的小学教师的关键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2.现实意义

关键能力的形成,既是教师的新的需求,同时也是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教育论文怎么写

二、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基本理论

(一)核心概念界定

1.能力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中,“能力”是指实现某一特定行为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质。[1] 从心理学角度对能力的含义进行阐述,比如前苏联心理学者阿斯米尔诺夫提出的,他把能力看作是个人为达到某种行为目标而具有的某种人格心理特性,[2]吴兵认为能力是主体要完成某项任务或处理某种事情所具备的个人心理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3]wiek将能力定义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使得成功的任务表现和问题解决成为可能,[4]臧玲玲认为,能力不仅仅是指获取知识、掌握技巧,更包括对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应用。[5]教科文组织觉得能力比技能更复杂,它还包括社会行为、团队合作、主动意识和冒险意识。[6]还有学者从哲学上角度定义能力,例如吕勇江认为能力是“人建立客体关系和客体化的手段、过程和结果,使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力量”。

2.关键能力

通过分析国际上关键能力的内涵,虽然对关键能力的解释有差别,不过,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一致的。关键能力是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迁移和适应社会变迁的“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强调个体的社会发展能力,比如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是指在能力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超越传统知识和技巧的综合应用,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键”一词的意思是把门插上或关紧的木桩,比喻事物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当时的形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力”指的是个人完成学习、工作等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情感的综合。[8]Lambrechts等人觉得关键能力是指那些与每个人相关并适用于广泛环境的能力,它们被视为应对现代社会目前面临的多重挑战的重要能力。

本文认为,“能力”在关键能力的诠释中,突出了以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能力,而“关键”指的是在这类基本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最具体的要素。所以,本文认为关键能力是人顺利完成学习、工作以及自身发展,并起着支撑性效能和决定性的能力。

(二)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保罗·朗格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主管,他相信,教育应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并在任何时候都能及时地提供所需的知识。“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所经历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要经历的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1]终身教育具有终生性、全民性、多样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终生教育思想主要有:终生教育是从胚胎到坟墓的生命全过程;终生教育是超越校门的教育;终生教育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法;终生教育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所有领域;终生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并把整个社会建设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这一理论的目的是促进人们建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态度。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受到来自社会制约,社会的变化也会引起教育的变化。教师要经常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2.教师反思理论

现代反省的思想主要是由现代教育哲学家杜威提出的,它指出,如果人们仔细地审视一个概念的根基,并证明它是否足够,那么,它就是反省;不管是信仰还是虚伪的知识,都要积极地、持续地、仔细地考虑其建立的依据和其所趋向的结论,我们称之为反省,这种反省是一种特殊的问题解决方式,它不仅包括一套概念,还包括一系列的后果。这是一种连续的概念顺序,这种顺序使得每一次观察都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且每一种结果都会与之前的想法相联系。[2]反思的对象主要是过去的知识、经验、信念、态度、价值、行动等;反省旨在推动自我成长与发展。

三、研究设计 .................................. 20

(一)研究思路 ................................. 20

(二)研究方法 ................................ 20

四、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现状 ................................ 25

(一)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总体状况 ............................... 25

(二)小学教师关键能力各维度状况 ................................ 25

五、小学教师关键能力存在的问题 ........................... 45

(一)善育学习能力维度存在的问题 ............................ 45

1.教师教育理念落后,缺乏现代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 45

2.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作用 ................... 45

六、小学教师关键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善育学习能力维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育论文参考

1.传统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深深制约着教师的思维模式并影响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习以为常地接受着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没有注重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2.教师主观因素

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教师的知识面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有的教师由于受到惰性思维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愿意参加教育改革的实践,所以导致他们也缺少育人方面的经验、方法和能力。还有的教师他们由于自身知识有限,从而影响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3.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也是影响教师善育能力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虽然我国教育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但是现在的教育制度依旧缺少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当前教育仍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优质资源的稀缺导致学校、教师、家长等人都把升学、考试分数作为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从而造成了巨大的升学压力。长久而言,会导致唯分数论是教育的主要功能。

七、小学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善育学习能力方面

1.深化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教育理念是一种基于对教育本职工作的理解而产生的关于教育的合理的信念,它是一种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思想和依据,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决定其教学取向的关键。小学老师要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教师应具备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所以,小学教师要对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重点,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和动手能力;要创建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型社会,就必须要让人在整个人生中都能够持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而小学教师也必须要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持续地吸收先进的教育观念,并始终保持自己的教育观念的先进性,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成正相关。学习动机是导致学生学习行为的因素和动力,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开展活动的动力,学习动机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何而学习,要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学习动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努力的水平,同时,学习动机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产生影响。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力者一般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他们能不断提出问题,学生要想具备创新能力这一关键能力,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在教学中贯彻始终,建构主义主张创设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实施之前,以问题为导向,焦距情感教育的启发性的教学,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这样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实施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建构主义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评价的反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对学生的学习尤其关键,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成就动机主要来自于附属的内驱力。他们通过努力地学习来取得学业成绩,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同伴、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并获得他们的认可。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