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次团体辅导方案基于S校高中生存在的学习倦怠现状,以相关理论基础为指导,根据《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从四个维度进行编排设计,其干预结果取得了短期显著的效果,但是团辅的中长期影响尚未可知,后续研究将考虑追踪调查,测试团体辅导干预对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的长效性。
第一章学习倦怠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籍普通高中生
高中生,是中学阶段进入高级中学学习的普通高中生。本研究中所指农村籍普通高中生是长期居住在农村籍地区的普通高中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7岁。
(二)倦怠和学习倦怠
倦怠一词最早出自《礼记·礼器》:“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后也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指疲乏、懈怠[1]。但作为研究对象最早是出现在职业领域,并且这一职业心理概念一开始是由美国一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7年针对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提出的。随着倦怠在工作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倦怠的研究范畴逐步扩大到学习领域。1981年,Pines和Katry以大学生和助人者为比较对象研究,并首次提出“学习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对学习倦怠的概念及实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则大多在国外Maslsch理论基础上结合国内学生实际对学习倦怠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借鉴国内外著名学者有关学习倦怠的概念和实质研究,本论文结合多年一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学习倦怠是指长期不得不处于学习情境中的学生,由于内、外在综合因素导致其失去兴趣,疲于应对而不愿继续,进而对学习及相关的人、事、物等所产生的厌倦懈怠的一系列综合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生理耗竭、情绪耗竭、师生疏离、自我效能感低下几方面的特征。其中,生理耗竭,是指因厌倦学习而产生的生理上的疾病或困扰。情绪耗竭,是指长期处于学业压力状态下的学生因缺乏热情对学习产生疲惫、无力、消极的态度和情绪,表现为课堂无精打采、疲乏、嗜睡、容忍度低、易怒易躁、神经敏感、消极无助等。师生疏离主要指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疏远。低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倦怠者较低或习惯性否定式的自我认识、评估和预期等。
二、学习倦怠的理论基础
(一)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和创始人Bandura最早提出来的,1977年在其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改变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所作出的事前预测与判断。[1]此后Bandura又多次完善了这一概念,综合这些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能力的一种与动机、感知、评价、情感有关的信念。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以后引发了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和各领域的广泛研究和运用。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对自我效能感作了系统论述,并形成相关的框架体系,这也使得其成为西方具有相当声望的心理学家。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Bandura认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是否具备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能力判断与评价”,我国学者也在其理论基础上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阐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对自我实施学习过程所需学习能力的感知、主观预测、评价、信心、信念等。Bandura等人研究证实: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既针对特殊的领域,又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即自我效能感可以发生在特定领域,同时也会影响其他方面。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Bandura等人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自我效能感形成受到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信息的影响: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或模仿、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和生理状态等。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个体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体的效能感,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当然,成败经验有时并不直接作用于自我效能感。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情况相似时,观察或模仿别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期望。当劝说者威望较高,被劝说者对劝说者心怀崇拜或满满的信任感时,劝说者的言语劝说往往会更有效,从而增强被劝说者的自我效能感,当然劝说的内容需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个体情绪激活程度也是影响自我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生理状态会提高个体的效能期望,相反,当个体处于悲观消极的情绪和高度紧张、焦虑、虚弱的生理状态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这四种信息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章农村籍普通高中生学习倦怠现状调查
一、现状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S校全体高中生为调查取样的对象,其中,高一300人,高二299人,高三289人,男生442人,女生446人,共888份,除去生源地为城市的12份无效问卷,其余均为有效问卷,共计876份,有效回收率达98.65%。其中,学业成绩以近期市的一次统考折算后的等级成绩作为参照进行划分(A等级为上等,B等级为中上,C等级为中下,D等级为较差),具体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2.1所示。
二、现状访谈调查
(一)访谈调查设计
1、访谈对象和目的
本次访谈的教师对象来自S校高中三个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包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20位。
本次访谈的学生对象是在问卷调查基础上进行学习倦怠总分降分排序从最后的20%中随机抽取中轻度学习倦怠(2分<学习倦怠均分<4分)的高中生60名(包括高二学生40名,高一10名,高三10名),其访谈对象涵盖高中三个年级,具有代表性。
访谈调查旨在通过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视角探究S校高中生学习倦怠的消极影响及主要原因,一方面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为后期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思路。
2、编写访谈提纲
学生访谈采用书面方式和面对面方式相结合进行。学生访谈提纲(见附录B)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学习倦怠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访谈之前搜集以往文献资料并总结高中生学习倦怠可能的影响因素,分为五大方面的因素:个体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同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第三部分为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学习动机等情况调查。
教师访谈提纲(见附录C)共设置了4个问题:“1.请问您在学校的身份是?您现在教哪个年级?您认为您所在班级有存在学习倦怠的学生吗?请您谈一谈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有哪些?您估算班级上学习倦怠的学生比例大概占多少?”、“2.您认为学生学习倦怠有哪些消极的影响?”、“3.您认为影响高中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请您具体谈谈这些方面。”、“4.您能否说说您任教以来学习倦怠的突出个例?您是怎么处理的?您认为缓解和降低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旨在了解教师和领导所在班级学生学习倦怠的比例和表现,第二个问题旨在调查学习倦怠的危害,第三个问题主要调查S校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最后一个问题希冀从个别经验丰富的教师或领导口中得到转化或降低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功经验或有效解决途径,为后期对高中生学习倦怠进行干预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三章农村籍普通高中生学习倦怠干预研究.................32
一、研究方法.........................................32
(一)研究对象....................................32
(二)研究工具.................................32
第四章研究结论、反思及展望...............................45
一、研究结论.............................45
二、研究反思...................................45
第三章农村籍普通高中生学习倦怠干预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前期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中三个年级学生学习倦怠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高二学生学习倦怠更为严重。非学生干部的倦怠总分显著高于班干部或学生干部。因此,本次团体辅导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从前期访谈的高二非干部学生中选取。在高二(3)班中选取成绩等级为中等偏上的高中生2名、中等偏下的高中生8名、较差的高中生2名,共12名组成实验组,另在高二(4)班选取相同成绩等级比例的高二学生共12名作为参照组。采用研究一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前测后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倦怠总分及各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名成员得以确定。
所选取的两个班级的12名实验组学生和12名对照组学生所任教各科老师基本相同。实验组的12名高中生按计划参加团体辅导,要求需全程用心参与整个团辅过程,保持努力探索和改善自我的意愿。对照组的12名学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不接受团体辅导。
第四章研究结论、反思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调查S校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总体现状基础上进行团辅干预研究,得出的实证结论如下:
1、问卷调查研究——(1)S校农村籍普通高中生总体倦怠水平大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习低效能感维度倦怠均分最高,其次是生理耗竭,接着是情绪耗竭,师生疏离引起的学习倦怠得分最低。(学习低效能感均分(2.88)>生理耗竭均分(2.75)>情绪耗竭均分(2.71)>总分均分(2.67)>师生疏离均分(2.35))
2、团辅干预研究——本次团辅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倦怠低自我效能感维度、情绪耗竭维度、生理耗竭维度和师生疏离维度倦怠得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低效能感维度降低分值最多,即变化值最大;其次是情绪耗竭和生理耗竭,师生疏离维度变化值最小,实验组前后测结果显著差异。充分说明本次团辅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降低学习倦怠程度具有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