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研究从精神扶贫的视角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归纳,并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贫困生自身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精神扶贫策略。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针对贫困问题所制订的扶贫方针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地优化,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进一步促使贫困群体切实获得经济救助,保障他们的利益和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对以往救济式扶贫思路做出了创新性的改革。①当前,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党和政府不断完善贫困生信息登记系统,对切实存在贫困问题的学生进行了精准的识别和资助。如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贫困生,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复合多元资助政策体系。高中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重要的一环,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大部分高中贫困生为学费或者生活费发愁的问题,保障了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然而,贫困问题并不仅仅是物质的问题,由于贫困引发的心理问题仍然十分尖锐。由于思想认识的问题,贫困群体中仍有部分人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依赖心理,这不仅不利于他们个体的发展及其家庭经济的改善,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2006年,我国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中指出要促进社会和谐,则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②“心理和谐”理念的提出,对开展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也为进一步促进贫困群体健康向上发展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战略路线,开拓了对贫困群体贯彻实施“精神扶贫”的道路,从关注贫困群体的经济救助问题上升至对该群体精神扶贫路径的探索。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以下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贫困生身上,对于高中阶段贫困生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针对高等教育阶段贫困生的研究范围较广,涵盖了对该阶段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心理扶贫策略、思政教育、就业帮扶模式等的研究,而对高中阶段贫困生的研究则主要是围绕其资助体系的完善展开,对该阶段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扶助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中间阶段,是联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校输送人才的使命,其桥梁作用非常重要,高中贫困生中也有很多人需要通过高考这一人生重要转折点实现命运的逆转和飞跃。因此,本研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社会支持理论,以精神扶贫政策为引领,对高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研究,补充该阶段贫困生心理扶助研究的不足。
(二)实践意义
从2020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时期,与此同时,科技也在飞速发展,5G技术的崛起、新冠疫情的防控、神州再次升空等,无一不彰显着国家对新型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已特别强调了人才培养工作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并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口号。要做好人才的培育工作,务必要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本研究在精神扶贫的视角下,研究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利于加强社会各界对该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视,尊重、关爱、支持这一群体;有利于促进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心理扶贫机制,为提升高中贫困生群体总体的心理素质、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把握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法,加强高中贫困生心理引导,调动他们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使他们能以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境、主动寻求发展。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贫困生概念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把贫困生界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是指学生家庭及学生本人没有能力承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书本费以及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费用。熊利根据贫困程度的不同将贫困生分为两种类型: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①赵中源也沿用了这种分类方法,并将“一般贫困生”定义为指那些在校学习期间无法支付学杂费、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特困生”则指那些在校期间因家庭经济贫困而无力支付学杂费和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学生。②本文中的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是指就读于农村普通公立高中学校、年龄多在15-18岁之间、属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并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学生。
(二)精神贫困和精神扶贫概念界定
1.精神贫困概念
要了解精神扶贫的内涵,首先要了解精神贫困的理论渊源。韦国善认为,“精神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引发的观念倾斜、精神扭曲而表现出的思想上、心理上的扭曲现象。③胡侠认为,精神贫困是指贫困生因遭受经济、社会环境冲击等多方面的压力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或思想悲观等的问题。④杭承政、胡鞍钢将精神贫困界定为贫困主体奋斗意志和信念消极、行为决策缺乏理性的行为表现,其本质是个体志向和行为的失灵。⑤胡艳芳认为“精神贫困”即心理贫困,是指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产生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⑥雍支康则认为,人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等无法跟上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状态,在思想意识上表现出来的贫乏即精神贫困。⑦学者们也根据研究探讨了精神贫困的特征。麻朝晖认为,精神贫困者主要表现为对外界救助依赖心理强烈;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创新意识欠缺;情绪萎靡、自卑等。①李亮、谢梦蕾从价值理性贫困和工具理性贫困两个方面分析了精神贫困的表现,指出一些农村贫困群体在陷入贫困状态后,囿于自身能力、眼界等的限制,价值观念和行为脱离了应有的标准,情感和情绪发生了扭曲或不稳定性。②李莹莹将精神贫困分为绝对精神贫困和相对精神贫困,提出绝对精神贫困是指受教育水平不高、知识储备欠缺、价值观念陈旧、思维品质缺乏深度和广度、生存和发展能力低下、生活方式单调,相对贫困是指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时,精神生活不能与之并进的状态。③朱华晔认为,“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心理扭曲和过激行为。④综合上述观点可见,学者们普遍认为精神贫困源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是贫困主体内在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产生偏差,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本文中所说的“精神”,主要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包括思想和心理两方面,“精神贫困”是指贫困生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理想、信仰、道德、价值观等落后于社会主流意识的一种消极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
二、理论依据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成果。马斯洛经过对人和动物行为本质区别的研究,发现在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之间都具有一种迈向健康的内在驱动力,这一研究结论为其后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完善,最终,马斯洛根据人类不同的发展需求和目标,把人类的各种需要按照从低到高层层向上递进的顺序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①他又将这七种需要分成两大类,从最底层开始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或称为缺乏型需要,而上面三层则称为成长的需要或成长型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和基础是基本需要能逐层得到满足,正如《史记•管晏列传》所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斯洛也强调,人的合理需要获得满足后,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自我意识就会觉醒,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②个体的基本需要得到了保障,才会有向往更高需要的欲望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激发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
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贫困生产生心理失衡、存在程度不一的精神贫困现象的原因,其归根结底是由于受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贫困生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安全感缺失,个人的价值追求得不到实现而引发的。这种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高中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满足了他们的低层次需要,然而这种物质满足毕竟来源于国家和社会,有别于自己努力所得,心理接受程度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社会部分群体对贫困群体仍存在某些偏见,难免会使贫困生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直接制约到他们的社会性行为,在高层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意志薄弱的贫困生容易出现心理扭曲、价值观偏离等问题。需要层次理论体系使我们透过现象了解到贫困生群体中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第三章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分析.........................25
一、调查目的............................25
二、调查对象.........................................25
三、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25
第四章精神贫困下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讨论...............................51
(一)精神贫困下贫困生恐怖倾向问题.....................................51
(二)精神贫困下贫困生人际焦虑问题.................................52
(三)精神贫困下贫困生自闭倾向问题...........................52
第五章精神扶贫视角下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57
一、政府因素的影响...............................57
(一)心理教师资源引进稀缺..........................57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57
第六章精神扶贫视角下改善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一、相关政府部门完善精神扶贫教育机制
(一)强化心理扶贫政策引领
为了建立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口号,把贫困群体的心理扶贫工作列入社会治理主要工作内容之一,①这意味着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调,要充分了解和遵循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规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要以社会心理规律为依托,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人们心理健康素养的提高有所保证。社会支持理论也强调,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大,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也会变得越强。相关政府部门既要利用各大媒体平台,加大群众的思想教育,消除性别歧视的现象,也要联合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的专业人才,深入研究和开拓有助于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开展的救助路径,使地方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地方政府也要立足于当地实情,成立心理扶贫专职队伍,认真贯彻心理扶贫政策,使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齐头并进,共同筑牢脱贫工作的成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引进心理教师专业人才,提升精神扶贫工作成效
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贫困生物质资助体系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人才市场引进心理教师专业人才,力求提升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成效。政府要为心理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制定明确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让心理教师也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享有同样的待遇,如“五险一金”、绩效奖金、评职称等等,使他们能够安心留在农村学校工作。②要树立人才保护意识,明确只有专业的知识才可以让人少走一些弯路,才能有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结
当前,在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我国实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望,科技的日新月异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个体的发展和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对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精神扶贫的投入力度,消除贫困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贫困生自身也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使自己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挑战,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
本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选取潮阳区四所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贫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以及访谈等的方式调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结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中发现高中贫困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有45位,占了总人数的16.74%,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有156位,占了总人数的57.61%,总的来说,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共201人,占比74.35%。其中,存在精神贫困状态的贫困生也占有一定比例,在意贫困生身份的贫困生占71.22%,安于现状的贫困生占60.89%,对补助不满意的贫困生占50.92%,感到无力感的占60.52%,无脱贫意愿的贫困生占34.32%,有“应得”心理的贫困生占27.68%,认为贫困可带来好处的贫困生占25.46%,有“争做贫困户”心理的贫困生占32.84%,无感恩意识的贫困生占29.15%,“未来可期”信念较弱的贫困生占16.97%,资助依赖感较大的贫困生占11.18%。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精神扶贫的视角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归纳,并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贫困生自身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精神扶贫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