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教育论文范本:沈阳市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8 15:10:1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对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对策:一是增强高校培养的实践性。师范类院校通过增加实践的次数、成立专项学习小组,强化基本功的练习让职前培养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并且在培养中注重发展性。二是加强小学管理的柔性化。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家长们不只满足于孩子“有学上”,更加希望能够“上好学”。因此,出现了择校热、辅导热、天价学区房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本质是城乡间、区域间或校际间的办学差距显著。要解决这一矛盾,必然要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均衡化。依据“教育发展逻辑”,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来源在于师生直接投入的、更高品质的日常化教育活动。①所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实现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关键,是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在教师教育发展方面逐步走向专业化,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既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也是突破点。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指出,“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要在2035年有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②。同时,对教师专业能力的高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所体现。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在教育理论到实践都有全方位的提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否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取决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解决当前教育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式,了解小学新任教师这个群体的专业能力现状并做分析。通过调查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现状,发现并总结当前新任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或不足,从而为提升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索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及特征,归纳总结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初期遇到的难题和困境,通过研究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提升策略,为在实践中培养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新任教师专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这一阶段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此阶段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提出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一方面,通过自评调查问卷引导新任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自我反思,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分析问题,调动新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新任教师端正态度、不断学习,以获得个人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学校教育实践的需求。帮助新任教师摆脱困境、突破瓶颈、快速成长,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更好满足小学教育在现实发展中的需求,以及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第二章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本文对沈阳市10所公办小学的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编制。为了更加全面地总结出新任教师阶段专业能力的存在的问题,问卷划分为对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方面。通过对问题原因的探索,最终提出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教育论文怎么写

二、研究问题及假设

(一)研究问题

研究结合教师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后得出新任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

1.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程度如何?

2.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下,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假设

1.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较低。

2.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下,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差异。

第三章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16

一、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总体分析..............................16

二、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的人口学特征分析...............................16

第四章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讨论.................................25

一、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25

(一)教育教学能力不足..............................................25

(二)教学基本功薄弱.................................................25

第五章提升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对策...........................30

一、增强高校培养的实践性..................................30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30

(二)注重发展性的培养....................................30

第五章提升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对策

一、增强高校培养的实践性

小学教师相较与其他学段的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年龄更低,为了满足低领儿童全方面的发展,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更加综合化。小学教师需要应对学生不同需求和行为表现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灵活的教育方法,这不仅需要小学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正确的专业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过硬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石,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够形成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因此,应该增强职前培养的实践性。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0世纪80年代后期麻省理工学院唐纳德•舍恩教授提出了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practice)概念,主张通过行动中研究让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认真思考个人的经验,与专业指导者相互交流,不断提升专业品质。①教师的培养要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联系,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而不是割裂的相加关系,而应该是循环的、交替的。教师培养要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应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实践的训练,反思之后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并不断在实践中巩固。目前,师范类院校在教师的培养方式上大多是单维度的,在校学习的前几年时间集中理论学习,毕业前期安排较短的实习进行实践练习。一般来说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的目的性不强。学生们第一次从大学进小学,面对天真活泼、好奇好问的小学生们还需要适应,当真正的参与进去时实习期就结束了。这样,实习就变成为了完成任务、走马观花式的实习。实现职前培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需要大学和小学紧密合作。

教育论文参考

第六章结论

一、研究结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教师的发展逐渐走向专业化,教师专业能力作为专业发展水平的缩影,是教师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要素,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新任教师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培养工作自然是学校教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笔者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后,界定了新任教师和教师专业能力两个相关概念,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设计调查。本研究以沈阳市10所小学的新任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取得调查数据后,用SPSS22.0和Excel相结合进行数据统计,了解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结合对学校管理者、新任教师和非新任教师的访谈,进一步分析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小学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水平在中等偏下的程度,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对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得出,在年龄以及聘用方式上新任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年龄越大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评价越高以及在编人员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评价高于其他聘用方式的教师。

通过分析进一步发现,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育教学应变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教学调整不够及时;二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不过硬;三是新任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较大压力;四是教师个人发展意识薄弱。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职前高校培养、职后小学管理以及教师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了小学新任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原因。首先,职前高校培养缺乏实践性。由于前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密切,以及基本技能没有达到较高的标准,新任教师在进入工作角色后不能立即将职前接受的培训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其次,职后小学管理过于制度化,使新任教师感受到压力过大。学校考核制度没有发挥激励作用,并且教师的培训不能解决新任教师的真正需求。最后,教师个人发展意识脆弱。虽然新任教师对工作充满期待,常常怀揣着饱满的工作激情,但是工作中困难和阻碍也相对较多。因此,新任教师常常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加之反思意识和规划意识不强,长期较低的成就感会使积极性大大消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