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探究型主题教育活动引发幼儿在学习方式上的系统性变革。在传统课程观统领下的教学,幼儿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以幼儿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理念下,幼儿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科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掌握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提升核心素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科学领域的保教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第三,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主题教育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领域的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幼儿为中心的自主探究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探究既是幼儿科学领域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幼儿掌握科学技能、养成科学精神的重要实现路径。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达教学信息、发布教学指令、沟通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提出:“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精炼的教学语言可以节约学生好多时间。”②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发起、维持和推动幼儿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有序开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媒介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语言的质量决定了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的质量。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选择石家庄市A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观察法、文献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收集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再通过对相关教师的深度访谈,分析教师教学语言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根据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成功案例的经验梳理,提出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应然模型。最后,参照应然模型、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规范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实践路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通过梳理已有的学前教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这一领域缺乏必要的关注。已有成果中,对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领域,虽然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但大多仅停留在经验性的描述上,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因此,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作为特定研究主题,通过A幼儿园的个案研究系统梳理幼儿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剖析教师教学语言产生问题的原因。再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构建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路径,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1.2.2.2 实践意义
语言是思维的表征,从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程度可以看出该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先进,教育教学能力是否达标。因此,本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教师角度来说,深入开展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方面的研究,能够帮助幼儿教师建立严谨的教学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规范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升幼儿科学领域主题教育的教学效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规范程度,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标志。从幼儿角度来说,教师教学语言决定着幼儿参与科学领域主题教育的节奏和方法。不仅如此,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对幼儿语言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来说,本研究对A幼儿园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长达两个学期的观察和信息采集,同时笔者还多次围绕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这一特定选题组织了多次集体教研活动。这对规范幼儿园教师集体教研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二章 科学领域主题教育中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理想模型
2.1 构建理想模型的理论基础
2.1.1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阶段。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本研究提供如下启示:第一,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语言能够对幼儿认知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得当,取决于教师对幼儿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的科学判断。第三,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能够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和未知的认知体系之间建立起桥梁,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能够跟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链接,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教学语言的意义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教学支架,而这个教学支架的选取是否恰当则取决于教师能否客观判断学习者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支架是暂时性工具,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习者是否能够摆脱对教学支架的依赖。
2.2 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语言的特征分析
2.2.1 主题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特征分析
朱家雄教授提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取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按照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分类,可以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分成无结构化活动、低结构化活动、高结构化活动和完全结构化活动。从而组成一个从“纯游戏活动”到“非游戏活动(纯教学活动)”的连续体。幼儿园所有教育活动都能够在这个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坐标位置。①无结构化活动完全是由儿童自己主导的,中间没有教师的干预和指导;而完全结构化活动则完全是由教师发起、维持和推动的,幼儿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只是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指令,没有主动参与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主题教育活动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第三章 科学领域主题教育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调查研究 ................................ 28
3.1 研究设计 ........................................ 28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8
3.1.2 研究现场的确定 ........................................... 28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0
4.1 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 40
4.2 提高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开发方面的技能 ....................................... 40
4.3 加强幼儿教师主题教育教学语言专项训练 ....................................... 41
第三章 科学领域主题教育中教师教学语言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A幼儿园作为研究场域。A幼儿园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现有18个教学班,在职专任教师54人。本研究选取A幼儿园小、中、大班各4个班级,共12个班级中12名主班教师(不含配班教师和保育员)作为研究对象。12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均为大专学历,班级规模都控制在28-32名幼儿之间,幼儿性别比例大致相当。能够有效排除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3.1.2 研究现场的确定
本研究的观察和访谈全部都是在A幼儿园内进行的。更确切的说,观察记录都是在相关班级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完成的,访谈都是在教育活动观察记录完成后追踪进行的。研究现场随着幼儿活动场地的变化而变化。
3.1.3 研究时间和研究周期
本研究共持续1年的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悉研究场地阶段,2019年3月起,本人带领学生到A幼儿园开展教育实习。在此期间,我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跟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然状态存在较大差距。于是,在征求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后,我决定将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作为自己硕士学位论文选题。随后,我就开始熟悉研究场地,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熟悉各教学班的基本情况。第二阶段是观察记录阶段,2019年4月中旬起,正式进入研究场域,开始对A幼儿园12个教学班的科学领域主题教育活动进行自然观察。重点采集教师教学语言和相应的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反馈性信息。在观察记录结束后,立即对教师进行访谈。第三阶段是材料整理和分析阶段,2020年5月开始,在观察和访谈工作完成后,本人开始着手进行研究结果的分类整理,同时完成本论文的撰写工作。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语言是思维的表征,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根源来自于他们教育理念的滞后。因此,纠正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纠正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在科学领域主题教育中,要做到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往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的教学“三中心”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动必然是教师基于教材,以课堂为载体开展高度控制的讲授式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被遮蔽。而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三中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中心”“以学习者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为中心”,幼儿作为独立而有尊严的认知主体的地位得以彰显。这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教育教学体系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自觉放弃自己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者、教学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节奏的掌控者和教学评价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努力做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研究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