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程理念 开辟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困惑着我们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她却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数学经验了。下面就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谈谈我的体会。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我们应该把树立新课程理念作为提高自身数学教学素养的重点。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是合作与交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的“主人”主人是学生。数学教师应该彻底摒弃 “死教”的现象,为学生释放能量、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充足的时间。
课程不是一种自然的事物,而是一种文化创造的过程。1949年,阿尔夫•泰勒写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泰勒的目标模式中,教学成为灌输知识的“银行储蓄式”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丧失了在课程中应该具有的创造性。
新的数学课程极力倡导“亲历”。数学教师不是教数学教材,而是用数学教材去教。“亲历”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劳动“创造”出来的。因而,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了。经过亲历以后,学生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朝着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创造力的方向发展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展开了一些有益尝试。
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在教学“方位角”时,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把全班同学分成红、蓝两队,分别坐于教室两边,在教室中间画上十字形(交叉点为原点),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出方向。然后由红、蓝两队分别派代表向对方提问并指定对方某一人作答,作答人要站到与所提问题相对应的位置上才能得分。如:红方要求蓝方的张三表示出“北偏东450、距离原点100厘米”的位置,则张三就应站到表示该点的位置上。如此轮流提问,大家一齐评判,累计得分,决定双方的胜负。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设置了下列问题:(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 a =________; 若a=0, 则 a =________; 若a<0, 则 a =________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新数学教材(湘教版初中数学)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新的数学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再按每两人一组把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选派一些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另外,我利用新的数学教材中如“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新的数学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等问题,我常常是进行选用。对于数学品质较好的学生,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1)我喜欢的数学图形,(2)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3)为我们班设计班徽。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数学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天地,数学教师创设的一切机会都要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能展示其精彩的一面。
代写数学教学论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认真明确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核心,努力提高自身数学教学素养,正确把握新课标,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开辟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1、 薛建刚著《教师的自我实现》
2、 田慧生主编的《智慧型教师的诞生》
3、 袁振国著的《教育新理念》
4、 周彬著《扣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