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缅甸华文教育史的角度透视缅华教师培训模式

发布时间:2017-05-21 17:05:58 论文编辑:wanzi
缅甸华文教育从最初的私塾教育到华文学校,再到华文补习班和教会学校,风雨兼程,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缅甸华文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教师队伍呈现良莠不齐。要提高教师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在缅甸承担华文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的人员有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一些教师和志愿者。培训的宗旨和目标都是为缅甸华文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机缘巧合,笔者有幸参加了缅甸曼德勒眉苗“第四届缅华庠苑教师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的培训工作。这个培训班采用了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体验活动的交融渗透的培训模式(以下简称“交融渗透模式”)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这样的培训模式是在对缅甸华文教育史有一定了解的背景下建构起来的。

 

一、缅甸华文教育史的脉络梳理

 

华人在缅甸占有相当的人口比例。缅甸的华文教育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当时是以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形式为主,教学内容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等蒙学经典为主体内容,让华裔后代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如缅北的八莫,就有云南籍华人在关帝庙內设立蒙馆。缅南一些寺庙和宗祠也设立中文私墊。凡有华人商店或住家十户以上的地方,皆有蒙馆。
二十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文学校总数达到50所,而且初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体系,还创办了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这是缅甸华文教育的鼎盛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十年代初期,这是缅甸华文教育的复兴时期,华文学校相继复校与发展。而后,缅甸政府实行国家主义政策,两次颁布命令将所有私立学校收归国有,华文教育只能以补习班的名义存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现在。目前,缅甸华文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有了较大发展。
这样的背景下,缅甸华文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在缅甸兴办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面向缅甸华侨华人子女的教育;学习汉语言文学被看作是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教学科目不限于语言文字。缅甸华文教育的主办者们,一方面积极办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华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据此,类似于“缅华庠苑教师培训班”的一些班级孕育而生。

 

二、基于缅甸华文教育史背景下的缅华教师培训模式的建构

 

缅甸华文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不够,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距较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对现有华文教育师资的培训。基于缅甸华文教育史背景下的缅华教师培训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这是“模式”的小篆字形。“模”形声。从木,莫声。本义是铸造器物的模子。许慎《说文解字》注:“模,法也。”模还有仿效,效法之意。“式”形声。从工,弋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是法度,规矩。《说文解字》注:“式,法也。”《现代汉语》对模式的解释为: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基于缅甸华文教育史背景下的缅华教师培训模式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一)缅甸华文教师培训模式的现实基础
在缅甸南部,华文教师以50岁以上的为主,缅甸北部,华人的语言和文化保留较好。但在一些边远的华文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如笔者参加的缅甸曼德勒眉苗49人组成的“培训班”中,年龄最大的教师45岁,最小的教师16岁。大专学历的学员一名,高中学历有八名,其余都是初中毕业。参训学员,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有三位,五年以上八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有五位,其余的教师教龄都是在一二年。这些教师自身的华文基础有差距(85%的学员很熟悉蒙学经典中的“三百千”),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学校教授华文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各不相同的。49名学员,分别来自缅甸曼德勒地区的八所华文学校。在八所学校中,有两所学校的小学使用的是中国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有一所学校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其余学校采用的都是台湾国立编译馆的《国语》、《国文》。这些教师编排在一个班级学习,就需要培训者摸索出符合实际情况,能取得实效的培训模式。

 

(二)缅甸华文教师培训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缅甸华文教师培训模式受到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
1.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影响
《礼记·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孟子·离娄下第十四章》中孟子提出了“深造自得”,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提出“切记体察”。这些观点都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教师教育。“教学相长”道出了师生间,也指参训者和培训者之间密切合作、互通有无的关系。笔者参加的培训班中,学员在撰写《弟子规》心得体会、撰写教案、板书设计时,都是使用繁体字,而批改时,教师用简体汉字批改,学员也能看得懂。在繁简字的使用中,培训者和参训者是最典型的“教学相长”了。如果把参训者和培训者看作是“君子”,那么,这些教师在“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深造之以道”。“切己体察”在“交融渗透模式”中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书本知识和体验活动的同步进行中。
2.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
缅华教师培训模式受到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影响。其理论核心概括为: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须确立学习者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习者在指导下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缅教育教师在参训前的知识经验水平和经过培训后达到的知识经验水平之间就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对培训对象的“最近发展区”的了解使缅华教师培训产生了最好的效果,让参训者的水平在参训后有明显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教育的经典命题和西方关于教师教育的理论为缅华教师培训培训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缅甸华文教师培训“交融渗透”模式呈现的具体形态

 

缅华教师培训模式呈现出的状态是:综合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体验活动的“交融渗透”。这个模式在具体操作时又以模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逻辑图呈示,模式为综合性学习理论知识与体验活动交融渗透。这个模式又具体分列四个模块,即师德修养及专业理念、学科知识与理论、学科教学法原理与技能、中华文化元素体验活动。培训主要采用参与讨论互动的方式进行。
第一个模块是“师德修养及专业理念”。模块主要内容细化为“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弟子规》”;班级管理理念及方法。这个模块的培训是基于对参训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的理念上展开,结合学科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如“培训班”中参训学员对中国蒙学经典中的“三、百、千、千”较为熟悉,理解“弟子规”内容及内涵较为容易。对“弟子规”的理解和体会也让学员认识到班级管理作用。这个模块的评价凭借学员撰写的学习心得、学习简报的形式进行。在学员撰写《弟子规》的学习心得中,反映出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精神的高度认同。对师德精神内涵的深刻的理解。
第二个模块是“学科知识与理论”。模块内容细化为语文(语文不限于小学,很多内容在中学也有,特别是涉及到“四书五经”)、小学数学、科学课程知识与理论;书法、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知识与理论。这个模块中,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整合。以“培训班”的教学为例:在语文课程中的汉语拼音知识和相关发音理论完成后,有诵读练习。音乐课中有关于曲谱知识和发声理论完成后,有发声练习和合唱。在音乐课程中教唱“送别”歌曲时,音乐老师借鉴语文课中汉语拼音知识,强调唱词中的吐字、声调变调处理。小学数学中几何空间图形作法完成后,书法教师借鉴数学课中的空间概念建立的理论,指导学员书写汉字时,充分发掘空间想象力,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汉字书写规律。为了让学员能有更好的空间概念,教师指导学员做一些数学教具,如做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这样的教学,让学员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个模块是“学科教学法原理与技能”。模块内容细化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书法、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体育的教法原理与技能(这里的教学法强调指“小学”,小学在学科教学法方面和中学区别很大)。学科教学法中,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学法原理和技能(技能又有教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此处专指学科专业技能)。这个模块中的培训也是形成了一种交融渗透的状态。以“培训班”为例,音乐教师教唱歌曲“送别”时,发现一些学员记不住歌词,语文教师就把“送别”的歌词作为诗歌教学,引导学员共同赏析,而后,布置学员完成“送别”诗的板书设计。语文老师讲解板书设计原理时,有图示,美术教师教学员简笔画。在板书黑板字时,书法老师教学员粉笔字的书写。数学教学法中教师采用视频教例示范,而后让学员模仿上课,也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第四个模块是“中华文化元素体验活动”。又细化为中国拳术、民俗文化中的折纸、剪纸、趣味活动;书法练习;汉语言文字体验运用中讲故事、朗诵、课本剧表演。缅甸华人对中华文化中的一些元素有极高的认可度。如中国拳术、剪纸、折纸、趣味活动等。以“培训班”开设的剪纸、折纸、趣味运动、一系列体验运用活动为例。在“培训班”中,85%的学员对剪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教师培训和指导下,培训班结束,许多学员都能剪出精美的图案,诸如散点透视的“囍”字,锯齿式的花卉图案等。80%的学员能够折出玫瑰花、吊钟花、康乃馨等花卉。趣味运动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培训教师指导学员开展了民俗趣味运动,诸如两人背球接力、袋鼠跳、踩气球、2人3足等项目。在汉语言文字体验运用中,90%学员能根据培训教师提供的故事素材,用不太标准但很流利的汉语形象地讲述故事,并能自己编一些小故事,10%的同学自己编课本剧。如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课本剧“姐妹和睦、孝在其中”的表演受到嘉宾的赞誉。教师在培训期间组织的每天早晨晨读十五分钟(以“弟子规”的诵读为主)活动,同样受到学员欢迎和好评。
“交融渗透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是各自为阵,而是彼此渗透、交叉进行。这样就形成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交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也使得整个培训活动既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实践的验证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又再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达到培训的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好地体现出了培训的总目标:使参训的缅华基础教育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很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四、基于缅甸华文教育史背景下的缅华教师培训模式建构后的启示

 

(一)缅华教师培训要立足于缅甸华人的教育基础
缅华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参加培训前对华文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他们中的一些教师也是耳熟能详、能够随口引用。一些教师能够流利地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一些教师发言时能够恰当地引用“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一些教师练习软笔书法、硬笔书法,表现出对书法艺术的酷爱。教师们对于“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有高度的认可度。如“培训班”结业典礼时,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学员们演出了合唱“明德精神”。这首歌曲的作曲者是缅甸曼德勒秉孔学校的校长段必旺,作词是明德中学副校长番体惠。“明德精神”歌词如下:
日月合明照古今,/慈心慈容慈行遍处,/择清素存正气,/原是本性,/千古使命一脉传承。/日月光明八德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慈光普照世界。/时隐时现惠及千秋万代孙。
八德本是人道根,/德薄德厚由心创造,/持廉洁抱忠恕,/孝道为先,/性真德圆永定长春,/教育无孝不成教,/孝天孝地孝父孝母,/孝心可感天地。/人性本善明德千秋自光圆。/身体明德,/牢记八德,/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助人,/不图回报造福苍生,/相互包容,/实现世界一家,/齐心把爱传遍天下。
教唱这首歌曲,音乐教师最大的感慨是,这些学员太灵了,这些歌词,从他们的口中唱出,那么顺畅、那么和谐、那么有力度。学员们之所以能把歌曲唱得自如、有感情,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言语表述方式的了解和熟悉。据此,对于缅华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一定要要贴近教师们的华文基础。如在学科知识中,汉语拼音教学,不能排斥台湾的注音方法。音体美、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培训可以加大比重,在民俗文化方面的培训内容还可以再丰富一些。

 

(二)缅华教师培训要立足于缅甸华人的实际需要
学以致用是培训的宗旨。缅华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要立足于缅甸华人的实际需要。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看,缅甸华人通过缅华基础教育,要达到:能说华语、写华文、能用华文交流。某种意义上,听说读写的要求内容和大陆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达到的要求有相似处,但最不同的是,缅甸华人学习华文,并没有太多的分数上的压力,没有太多的关于做卷子的任务要求。对于缅甸华人来说,“运用”是最重要的学习。缅甸华人在成年后,有许多人会去经商。近年来,缅甸和中国的往来贸易频繁,他们对于学习华文更有迫切的愿望。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吸引了一些缅族学生学习华文。
缅甸华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最实际的需要是:古圣先贤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解析。如果是小学阶段,他们更需要对蒙学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作品的熟悉和了解。如果是中学阶段,就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之间交融渗透的一种熟悉和了解。具体作品的学习就应该有“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和明清文学中的内容。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要尽量选择有国际影响的作家的作品。一些学者提出,在向缅甸华文学校提供的教材中,除了介绍中华文化等内容外,能不能用华文介绍当地国家的历史文化内容,用华文来教授有关当地国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争议,也可以提供学员兴趣。这些建议是合理的。
缅甸华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最实际的需要还有:对一些中华文化元素的了解,并能对其中的一些技能有所掌握。“交融渗透模式”中,许多学员对“中华文化元素体验活动”模块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表示,这个模块的培训是最实用的,他们回到所在学校后,很快就会让那些孩子学习。
学习中国拳术中的基础拳———少年拳;学习剪纸、折纸、插花;学习做一些几何图形;教孩子们诵读《弟子规》、教他们改编课本剧、训练他们用华文讲故事等。在他们看来,民俗文化中的折纸、剪纸、趣味运动;汉言文字体验运用中讲故事、朗诵、课本剧表演、书法练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此,今后的培训中,这一方面的内容可以再丰富,形式可以再多样化。
从缅甸华文教育史的角度透视缅华教师培训模式,能够让我们从历史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高度看待问题。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其主要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创造了这两个概念。历时性是“研究集体共同意识没有觉察到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联系,这些联系代代相传,但没有形成体系。”共时性是“指沟通人与人共存关系的逻辑和心理联系,从而形成体系,这些是集体共同意识所能觉察到的”;索绪尔提出的这两个概念主要是侧重于语言研究。在对缅华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时,也可以借助这两个概念显现出的理念,在缅华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中的共时性针对的是缅甸华人华侨群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认可和运用。历时性针对的是缅甸华文教育历史演变发展的背景,了解这个历史背景就是立足于缅甸华文教育的文化基础和缅甸华人的现实需要。对缅甸华文教育史的了解和熟悉,能够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