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机制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20:29:30 论文编辑:jingju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达到15%,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201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人数达到3647万人,毛入学率增长到了40.0%。因此,为了适应高校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致使高校教师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以及非师范化,特别是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的比例大大提高。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高校4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占了将近80%。高职院校这种问题更加突出,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较晚,教师的年轻化更严重。因此,作为现在高职院校教师主体的青年教师,他们的知识能力以及师德师风,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快速壮大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具有现代教师的基本特征,他们一般学历高,基本上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大,可塑性较强;其次是乐于接受新生的事物,与学生的距离较近,经常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大部分教师利用自身的特点和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工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但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在政治原则、学术研究、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原则性不够强
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强、素质高的人才,素质既包括技能素质,也包括政治素质。由于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受到“自由主义”及其他西方主流思想的影响,经常存在课堂上把西方国家“过度美化”,而把自己国家“故意贬低”的不良现象,对学生宣传一种“唯西方主义”的西方思想,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性也不强,大学生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这种“西化”思想在课堂上传播,很容易使大学生形成错误或者扭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治学不够严谨,学术态度不够端正
现在的青年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但与老一辈的教师比起来,在治学上存着很大的问题,没有严谨规范的治学精神,对知识的了解或者讲解都比较随性。另外,学术态度上也不端正,有些青年教师为了评职称,学术研究功利化,照搬、剽窃、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有些教师更是自己不做学术研究,找所谓的“枪手”,严重玷污了高校作为学术殿堂的声誉。

 

(三)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功利主义盛行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质工作。现代管理学认为,人从事某项工作都有一定的动机,动机就是激励的源头,学校只有形成合理而完善的师德师风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促使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首先,要形成完善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

 

二、完善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青年教师在功利主义以及拜金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为了领取到更多的课时津贴,拼命地承担教学任务量,导致课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很多教师甚至来不及备课,在课堂上应付了事;另一部分青年教师把教学当成了自己的副业,自己的主业则是去外面兼职或者开办企业,这样,往往自己的主业搞得风生水起,而本该是主业的“教书育人”,却仅仅成为自己外面兼职创业的“招牌”。

 

(一)建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机制
高校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思想宣传的主阵地,因此,对于青年教师,应该建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机制。首先,在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上不能有任何让步,必须要求青年教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为基本的政治思想,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其次,高职院校要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机制,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级主管部门要通过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带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精神,促使高校良性师德师风环境的形成。

 

(二)完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学院重点培养的未来教学骨干,他们的业务水平、知识理论技能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完善青年教师的培训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第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岗前培训机制。现在由于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以及在校人数的增加,很多非师范类的毕业生都开始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对于这些青年教师来说,他们与师范类教师相比,在教师的职业技能以及教师的师德师风等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和差距,因此,对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十分必要,应对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严把入职关。第二,建立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现在的青年教师虽然学历高、思想活跃以及潜力大,但与老教师相比,知识积累和底蕴都有所欠缺。作为高职院校,很多青年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很多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是高职院校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和教师发展潜力的主要手段,学校要建立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加大对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力度,多送青年教师进行脱产进修和出国深造,满足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

 

(三)构建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师德师风作为现在对青年教师一个重要评价手段,合理而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有利于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提升。以前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主观因素比较多,教师做得好或者不好,全是领导的主观意志,没有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致使可信度和权威性不够,很难得到青年教师的认可。第一,构建具有量化指标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要告别凭领导主观意愿决定的时期,要形成一套具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机制,使得教师的考核具体化、规范化,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这些具体的指标体系来反映教师这段时期的师德师风状况,来保证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增强教师平常的师德师风意识。第二,构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指标的制定,一定要细致、全面,能够充分反映教师的师德师风;其次,评价体系过程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做得公平、公正和公开,才能真正使师德师风的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尊重。

 

(四)形成合理而高效的师德师风激励机制
由于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出来,很多教师处于成家立业的阶段,他们渴望有更好的待遇、更舒适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多的升职成长空间等,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师对物资的渴望更强烈。如果青年教师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等现象,有些人更是会选择辞职,另谋高就。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要进行管理和激励,努力提升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充分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另外,还要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要尽可能地提供帮助,让老教师带领他们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对于科研感兴趣的教师,要满足他们对科研各方面条件的需求。其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情感关怀。这也是学校激励的一个重要措施。
很多青年教师在情感、生活上还不够稳定,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情感关怀,积极沟通,形成一种良性的情感沟通机制,发现青年教师在情感、生活以及工作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地处理和给予帮助,让青年教师能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的监督机制
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有效的监督,是确保青年教师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有效保证。如果没有监督,很多青年教师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从而在工作中养成懒散、自由的行为。第一,把师德师风纳入到学校每年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去,教师的绩效考核不仅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更要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把教师的师德师风与个人绩效挂钩起来。第二,建立教师的师德师风个人档案。学校给每个教师要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在教师的年度评优、出国进修以及职称评定上,师德师风要有一票否决的权力,对一些品行不端、生活散漫,师德师风有问题的教师,要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严重或者屡教不改的,要取消其任教资格。第三,是构建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参与的多层次师德建设监督体系,首先,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监督,学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已退休老教师,成立师德师风监督部门,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日常的监督;其次,要身边的同事参与到监督体系中去,同事平时接触得多,对教师比较了解,因此,教师的互评显得很重要;最后,学生评议。学生是教师上课的直接感受者,他们的意见和评议往往显得更直接。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监督机制,有利于促使青年教师严格自律,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做一名优秀和道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