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与事业、学生、同行之间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所以师德教育的重点是解决劳动态度问题。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性质上,从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范畴。它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根据教育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特点,向教师提出处理这些关系的具体道德规范和要求,使之带上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它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具体和一般的关系,是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教育劳动的教师。使其在从事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灵魂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育对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注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从而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信誉,以获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重点是解决教师劳动态度问题。它要求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为之贡献自己一切力量的献身精神,以主人翁的态度,遵守纪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正确对待名誉地位及经济收入,为提高教育质量积极钻研业务,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自愿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下,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的锻炼和自我修养逐步形成的。它不能简单地沿袭移用旧的师德,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教育实践和教师的直接的职业生活经验本身,而必须通过外部灌输,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深刻理解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并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锻炼和修养,才能超脱个人或职业集体的狭隘界线,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人民的要求。可见,教师职业道德既不是简单的继承,也不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天职。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动力。如果对教育事业本身就不热爱、不热心,没有坚定的信念,当然谈不上尊师爱生,勤于进取,精通业务,为人师表,忠于职守了。
热爱教育事业,要解决职业认识的问题,也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理解。理解是热爱的基础。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种放眼未来,勇于献身的职业;是一种热爱学生,童心永在的职业;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职业;是一种精心雕刻,不断创新的职业;是一种为人师表,催人上进的职业的时候,才算对教育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伟大和神圣之所在,进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
忠于职守,要求教师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人民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谋取私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春雨浇灌幼苗。
2.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水平高低的标准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是教师的使命所决定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①高尔基说得更明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教育中,高尚纯洁的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深处的金钥匙。有了它,一个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让科学真理像甘露注入学生的心田,从而开出朵朵绚丽之花。
热爱学生要做到三点:
一是“严”字当头。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严师慈母”,为母要慈,为师要严。严不等于体罚,更不等于靠威力震慑,而要循循善诱;要严而有度、严而有格、严而有恒、严而有方。既要采取学生能接受的态度,有效的办法,又要把严格要求和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二是对学生要尊重信任。须知,学生虽是一个孩子,但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实践证明,凡是自暴自弃错误较多的学生,无一不是缺乏乃至丧失了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做人的尊严感,用爱去温暖每一颗童心。尊重出于信任,信任是尊重的前提。试想,一位不尊重不信任学生的教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又怎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呢?三是平等待人。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不以感情的好恶为标准,也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高低为标准,对任何学生都不偏袒,不迁就,不讲个人私情。
3.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教师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协调一致地活动,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师集体才能给学生集体良好的道德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为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教育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热爱教师集体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用集体主义原则来调节教师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其他教师的关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集体的全体成员团结起来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呢?这种力量就是人关心人,人对人负责,人对集体和社会负责的责任感。”②教师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密切配合,是正确处理教师之间关系的重要表现。善于肯定同事取得的成绩,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是教师道德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③“文人相轻”、“妒贤忌能”是教师道德的一大敌人,是教师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大祸害。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
学而不厌,要求教师勤奋好学,精通业务,有强烈的进取心,因为教师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劳动,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不可能一次形成,一劳永逸。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以育人为目的,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技巧和个性品质是多方面的、不断变化的。试想,一个教师他本身就懒散成性,不学无术,不求进取,那么,他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自己没有的东西,也就无法给予别人。因此,勤奋好学,顽强进取,精通业务是一个人民教师必备的品质。
诲人不倦就是要积极、热情、勤奋、认真,就是要乐于教人、乐于助人。对待学生要循循善教、循循善诱。善教,就是要态度和霭,方法正确;善诱就是要耐心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
教师要根据学生素质、能力、性格、志趣、特长,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具有于幼苗中见栋梁、于常人中见英才的素质和修养。
5.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重要的道德规范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古人云:“师者,为人之表率也。”严以律己,身体力行,是对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衡量一位合格教师的根本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