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召开“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百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报告会
摘要: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主办、第一代写网首都体育学院承办的“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百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报告会,于9月18日-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名代表,就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一百年来的有关问题追溯渊源、纵论古今、分析现状、展望前景。
关键词:论文报告,体育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承办的“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百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报告会,于9月18日-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名代表,就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一百年来的有关问题追溯渊源、纵论古今、分析现状、展望前景。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同志应邀做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现状与前景”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人员的欢迎。本次会议征文近200篇,经过专家评审,录取130篇,其中40余篇质量较高的论文被选为专题报告。本次论文报告会的基本特征是:1.百年历史的系统回顾。中国学校体育自1903年由日本引入,经历了风雨曲折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时期。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学校体育才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更注重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实践。大会约有15%的论文回顾了百年历史中的课程发展演变,对学校体育目标、思想的发展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历史审视。2.论文内容的时代性与中心性特征。有48%的论文在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有关问题和体育教学问题,这两个问题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许多作者对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与新课标的结合,解决好操作层面的方法技术等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3.论文的研究方法仍以常规方法为主。其中文献资料法占60%,调查法、实验法等占35%。这反映出学校体育的学科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科学研究和其他体育学科前沿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实证研究仍显薄弱。4.作者队伍仍以高校体育教师为主体,约占80%;中小学教师占10%左右。高校本刊记者方草胡增荦秘书长答:符合《体育课标》的课就是好课。具体判断标准有四条:1.对学生健康是否有利?2.是否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3.教学设计是否是创新的?教师角色是否有转变?4.课的形式、方法、手段是否具有新颖性?栏目主持人问: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如何体现?胡增荦秘书长答:如果说要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表现在课的之前。因为,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课前教师是充分发挥了他的主导作用的,而上课开始之后,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活动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教师此时只是一个帮助者、服务者、指导者和提供者而已。栏目主持人问:在编写教案中的目标时,是用学习目标,还是用教学目标表述更好?胡增荦秘书长答:用学习目标表述更准确,也更好。栏目主持人问:如何根据学习目标选取学习内容?潘绍伟副组长答:学习目标是个“框架”,必须在这个“框架”所提供的空间内选取最能达到目标指向的、相配套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漫无边际的选取。栏目主持人问:您赞成“一线话题”栏目的主题“让体育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享受”吗?胡增荦秘书长答:很赞成。潘绍伟副组长答:非常赞成,因为师生是共同成长的。全体与会代表还观看了湖北、吉林、福建、广东、广西、江苏等国家级实验区选送的10节教学研究课;会议举办了修订工作座谈会,深圳南山区、武汉市的代表做了大会发言,各实验区代表根据本地实施的情况发表了内容广泛的意见,并对《体育课标》的修订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代表们对这种既有专家的理论报告,又有实际操作的教学研究课及现场专家点评,还有互动式交换意见的研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极大的兴趣。教师中多为体育院校、师范体育院系教师。可喜的是其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有20余人,约占参会人数的40%。在研究队伍中,合作研究的约占50%,相比之下,集体研究成果的质量优于个人研究成果。专题论文报告有答辩和专家现场评审,最后评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9人。
参考文献略:第一代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