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就当前世界经济来看,其所面临的是深度调整的格局,不仅全球贸易增长低迷,而且多边贸易体制也遭受了极为显著的冲击。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集中体现于文化和经济科技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同时在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显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已经在国家竞争力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以此衡量国家实力强弱。就当前来看,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极为迅猛,而且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但是通过和其他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较为低级的弱势地位,甚至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在整体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同样存在极大的欠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就当前世界经济来看,其所面临的是深度调整的格局,不仅全球贸易增长低迷,而且多边贸易体制也遭受了极为显著的冲击。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集中体现于文化和经济科技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同时在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显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已经在国家竞争力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以此衡量国家实力强弱。就当前来看,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极为迅猛,而且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但是通过和其他文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处于较为低级的弱势地位,甚至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体现在创新能力不足,在整体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同样存在极大的欠缺。
我国拥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包括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十七大开始就特别强调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极力推进文化大发展以及大繁荣。在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应全面提升文化竞争力以及整体实力,进而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完善,使文化产业高效发展。加速科技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并就此创设新型文化业态,这样的文化产业才能确保其专业性、规模化,并就此走上集约化的发展之路。还要成功的架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拓展扩大当下的传播渠道,这样才能够推动文化走出去,才能够有效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优秀的文化成果。在中国文联十大开幕会中,也同样强调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点极为关键,特别是当前三期叠加这一背景下,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结合有效举措能够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2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就当前来看,大国的权力逐渐转向我国,但是,这种转移并未充分体现于文化领域中,那么如何才能够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和当前权力转移这一进程相适应、相匹配,便成为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极具关键性的战略问题。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显著,因此必须要尽快且有效的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才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在理论界,针对文化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相对浅显,特别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同样有所匮乏。本研究是立足于前人研究这一关键基础,通过以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对象架构评价指标体系,依托于关键理论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展开全面系统地实证分析,同时利用钻石模型对其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展开更深层面的研究,进而为以文化产业为对象,全面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并保障有效的发展建议,能够完善理论依据,既有助于深化对相关问题的更深层面的研究,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当前的文化产业管理理论以及国际竞争理论等诸多理论体系以及理论思维。
(一)理论意义
就当前来看,大国的权力逐渐转向我国,但是,这种转移并未充分体现于文化领域中,那么如何才能够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和当前权力转移这一进程相适应、相匹配,便成为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极具关键性的战略问题。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显著,因此必须要尽快且有效的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才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在理论界,针对文化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相对浅显,特别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同样有所匮乏。本研究是立足于前人研究这一关键基础,通过以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对象架构评价指标体系,依托于关键理论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展开全面系统地实证分析,同时利用钻石模型对其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展开更深层面的研究,进而为以文化产业为对象,全面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并保障有效的发展建议,能够完善理论依据,既有助于深化对相关问题的更深层面的研究,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当前的文化产业管理理论以及国际竞争理论等诸多理论体系以及理论思维。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的评价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涵纳以下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以及支柱产业,除此之外还涉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以及同业之间的竞争。除此之外,也不可忽视政府行为以及机遇,这是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辅助因素,并且在前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洛桑国际发展学院(IMD)同样就此展开了研究,同时还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对超过 20 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排序。也有部分研究关注的是网络在线文化产品,通过和传统文化产品的对比,可以发现前者对商业成功产生着显著影响。马库森(2005)认为,基于自由贸易这一背景下,衡量某一产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国际市场中,这一产业在出口份额方面呈现持续上涨,或者是基于进口份额中,国家所占有的比例下降。
和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的研究集中于:以 Roger White(2008)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以美国为核心,关注其 75 个贸易伙伴,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模型的架构,用于衡量文化距离以及文化产品出口额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出以下结论:文化产品的出口会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呈现正比例关系。约瑟夫·奈最早提出软实力,其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吸引力,能够将其看作为同化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影响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核心要素在于文化、国家的所持有的政治价值观,同时也包括具体实施的外交政策。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的评价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涵纳以下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以及支柱产业,除此之外还涉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以及同业之间的竞争。除此之外,也不可忽视政府行为以及机遇,这是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辅助因素,并且在前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洛桑国际发展学院(IMD)同样就此展开了研究,同时还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对超过 20 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排序。也有部分研究关注的是网络在线文化产品,通过和传统文化产品的对比,可以发现前者对商业成功产生着显著影响。马库森(2005)认为,基于自由贸易这一背景下,衡量某一产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国际市场中,这一产业在出口份额方面呈现持续上涨,或者是基于进口份额中,国家所占有的比例下降。
和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的研究集中于:以 Roger White(2008)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以美国为核心,关注其 75 个贸易伙伴,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模型的架构,用于衡量文化距离以及文化产品出口额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出以下结论:文化产品的出口会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呈现正比例关系。约瑟夫·奈最早提出软实力,其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吸引力,能够将其看作为同化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影响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核心要素在于文化、国家的所持有的政治价值观,同时也包括具体实施的外交政策。
二、国内文献综述
金碚(1997)教授所研究的对象是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并就此架构分析框架。裴长洪(2002)教授产业国际竞争力所涉及的指标包含两大类别:其一为显示性指标,其二为分析性指标,是分别立足于结果以及原因这两个维度用于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蔡昉(2003)教授提出,针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切不可立足于静态的视角,这样会影响其结果的科学性,必须要立足于动态的视角。张金昌教授认为通过进出口数据有更精准的衡量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产业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相关的研究:祁述裕成功地实现了对综合指标体系的架构,能够基于此充分展现一个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所具备的国际竞争力。在这部分研究中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与此相关的研究很少能够基于定量分析的方法。
金碚(1997)教授所研究的对象是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并就此架构分析框架。裴长洪(2002)教授产业国际竞争力所涉及的指标包含两大类别:其一为显示性指标,其二为分析性指标,是分别立足于结果以及原因这两个维度用于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蔡昉(2003)教授提出,针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切不可立足于静态的视角,这样会影响其结果的科学性,必须要立足于动态的视角。张金昌教授认为通过进出口数据有更精准的衡量这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文化产业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相关的研究:祁述裕成功地实现了对综合指标体系的架构,能够基于此充分展现一个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所具备的国际竞争力。在这部分研究中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与此相关的研究很少能够基于定量分析的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所谓文化国际产业竞争力所指向的是以国家为对象,其中文化企业依托于生产销售文化产品或者提供文化服务等行为,占有市场的能力以及持续获利的能力。这不仅是文化产业应当具备的现实发展力,同时也能够展现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下已经在国家竞争力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基于投放产出这一视角展开分析,其表现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更高的收益;如果基于市场占有度这一视角来分析,其表现为当前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中日益提升的市场份额;如果基于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展开分析,集中体现在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搭配以及有效组合;如果基于文化产业所独有的社会属性展开分析,集中体现在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文化产品。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所谓文化国际产业竞争力所指向的是以国家为对象,其中文化企业依托于生产销售文化产品或者提供文化服务等行为,占有市场的能力以及持续获利的能力。这不仅是文化产业应当具备的现实发展力,同时也能够展现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下已经在国家竞争力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基于投放产出这一视角展开分析,其表现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更高的收益;如果基于市场占有度这一视角来分析,其表现为当前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中日益提升的市场份额;如果基于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展开分析,集中体现在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搭配以及有效组合;如果基于文化产业所独有的社会属性展开分析,集中体现在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文化产品。
............................
第二节 国际竞争力理论
一、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就此明确国际分工存在的关键原因:国家之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以及生产成本方面,存在绝对差异。就绝对优势而言,可以依托于劳动生产率这一要素展开衡量,如果国家基于某种产品可以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表明其具有绝对优势,反之拥有的是绝对劣势。同时其中还特别强调每个国家会因为先天条件或者后天条件的不同,基于某种商品生产具备绝对优势,这样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如果都选择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以及出口,那么就能够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或者技术条件等,进而提升生产效能,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既能够增加各国贸易财富,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这就意味着每个国家都从中实现获利这一根本目标。
这也是亚当·斯密特别强调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依托于自由贸易可以显著促进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产量的提升,而那些会对贸易自由化形成限制的举措,都会对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入发展形成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还有可能降低资源的使用效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始终持有保护某一产业的态度,同时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表面上看这种限制是对本国产业的有效保护,但是,其本质却是对合理资产配置的改变。
一、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就此明确国际分工存在的关键原因:国家之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以及生产成本方面,存在绝对差异。就绝对优势而言,可以依托于劳动生产率这一要素展开衡量,如果国家基于某种产品可以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表明其具有绝对优势,反之拥有的是绝对劣势。同时其中还特别强调每个国家会因为先天条件或者后天条件的不同,基于某种商品生产具备绝对优势,这样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如果都选择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以及出口,那么就能够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或者技术条件等,进而提升生产效能,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既能够增加各国贸易财富,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这就意味着每个国家都从中实现获利这一根本目标。
这也是亚当·斯密特别强调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依托于自由贸易可以显著促进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产量的提升,而那些会对贸易自由化形成限制的举措,都会对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入发展形成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还有可能降低资源的使用效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始终持有保护某一产业的态度,同时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表面上看这种限制是对本国产业的有效保护,但是,其本质却是对合理资产配置的改变。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在绝对优势理论中提出,国际贸易关键基础在于每个国家都会存在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绝对优势,李嘉图在其比较优势理论中对其做出了完善和拓展,其应当立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进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相对成本。不仅成功地阐释了贸易产生的关键基础,也就此提出贸易利得。除此之外,还解决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所有的产品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可以参与国际分工。
除此之外其还特别强调,在一个国家的产品中,作为生产商并不需要具备绝对优势,只要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这一前提下,同样可以基于参与国际分工这一方式,从贸易中获取相应的收益。可以在出口产品中选择劳动生产率占据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在进口产品中选择较劣势的产品,能够实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效果。对于进出口两个国家都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能够基于专业化分工全面提升劳动生产效能。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同样也认为能够实现贸易利益的关键前提应当是贸易的自由性,所以对于任何政府或者国家来说,都不应当干预国际贸易的进行。
...................................
在绝对优势理论中提出,国际贸易关键基础在于每个国家都会存在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绝对优势,李嘉图在其比较优势理论中对其做出了完善和拓展,其应当立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进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相对成本。不仅成功地阐释了贸易产生的关键基础,也就此提出贸易利得。除此之外,还解决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所有的产品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可以参与国际分工。
除此之外其还特别强调,在一个国家的产品中,作为生产商并不需要具备绝对优势,只要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这一前提下,同样可以基于参与国际分工这一方式,从贸易中获取相应的收益。可以在出口产品中选择劳动生产率占据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在进口产品中选择较劣势的产品,能够实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效果。对于进出口两个国家都能够有效节省劳动力,能够基于专业化分工全面提升劳动生产效能。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同样也认为能够实现贸易利益的关键前提应当是贸易的自由性,所以对于任何政府或者国家来说,都不应当干预国际贸易的进行。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 ....................... 12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 ........................ 12
第四章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16
第一节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 16
一、文化生产的主体——文化人才 ..................................... 16
二、文化生产的基础——文化资源 ..................................... 16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1
第一节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21
一、生产要素竞争力 ........................ 22
二、需求要素竞争力 ...................... 22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结合波特的理论,本文主要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要素、文化企业战略要素、政府行为要素和贸易竞争力几个方面,对一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进行评测。通过对这几个要素考察,可以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弱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使评价结果能够比较完整和准确地反映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 在具体指标的设定中,本文结合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把波特的“钻石模型”融入到了本研究框架之中,依据代表性、独立性和可行性的原则,确定了 6 大类指标下的 18 个小指标为本文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评价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具体见下表,一是反映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原因的分析性指标(价值创造),包括生产要素竞争力、需求要素竞争力、相关产业竞争力、企业发展竞争力、政府行为竞争力;二是反映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结果的显示性指标(价值实现),即贸易行为,二者共同构成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选取的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二级指标的相关因素,更加系统而具体的反映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水平和发展差距。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多元化,文化消费迅猛扩增,大大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丰富的文化传播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有利于内容创作和生产;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传播、创新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全球各国文化竞争逐渐升级,也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文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甄选了 18 个指标,构建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选取了 10 个文化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最终得出各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及排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性良好,当前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只算是文化大国,从本质上看,称不上文化强国。
综上,我国从政策上,要扩大投资、改善流通环境,支持扩大文化出口,积极培养专门人才,加强法律制度及支持体系的建设;产业上,培养骨干企业集团,延伸文化产业链,创新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而作为文化企业来讲,要明确目标市场、把握市场需求,提升营销能力、积极进行品牌建设与推广,坚持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各个方面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略)
第一节 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多元化,文化消费迅猛扩增,大大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丰富的文化传播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有利于内容创作和生产;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传播、创新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全球各国文化竞争逐渐升级,也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文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甄选了 18 个指标,构建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选取了 10 个文化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最终得出各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及排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性良好,当前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只算是文化大国,从本质上看,称不上文化强国。
综上,我国从政策上,要扩大投资、改善流通环境,支持扩大文化出口,积极培养专门人才,加强法律制度及支持体系的建设;产业上,培养骨干企业集团,延伸文化产业链,创新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而作为文化企业来讲,要明确目标市场、把握市场需求,提升营销能力、积极进行品牌建设与推广,坚持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各个方面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