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管理学论文:管理工作的投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11-08-03 10:09:33 论文编辑:EI/SCI论文发表

代写管理学论文

摘 要:通过探索人们的投资心理,开创性地提出了人们投资中的情感世界、认知特点和群体心理对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有益的启示,从而给管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参照。第一代写网代写


关键词:投资;心理学;管理工作


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在投资心理学方面有着卓越贡献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aniel Kahneman和他的另外一个合作者。Kahneman在经济研究中所依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是管理工作的新参照系,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 了解人们的情感世界,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人们在经济投资活动中存在着过度自信、厌恶模糊、厌恶后悔和厌恶损失等心理学特征,而这些特征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管理工作者了解这些心理学特征,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实施管理。


过度自信源于人们的乐观主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很多方面,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前景都表现出过于乐观。比如在驾驶水平、与人相处、幽默感、投资等方面所做的调查显示,90%的被调查者都表示自己的能力要高出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归因偏差的自我强化,人们常常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差的结果归罪于外部环境。所以人们难以通过不断的理性学习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导致人们动态的过度自信。以前管理者大多把精力放在自卑的人身上,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的过度自信把握不够。要是诸葛亮对马谡的过度自信把握在先,中国历史上也许就不会上演挥泪斩马谡的画面了。


厌恶模糊,即对越可能发生的结果赋予的权重越多,或称为“确定性效应”。研究表明,人们对主观的不确定性的厌恶程度要超过对客观不确定性的厌恶;人们厌恶模糊的程度与他们对不确定性的主观概率估计能力负相关;在有决策失误的经历或者周围有能力更强的参与者时,人们将更加厌恶模糊。这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要求管理者的政务要公开透明,为什么人们喜欢客观的法治胜于主观的人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犯错误之后都会感到后悔,并且后悔带来的痛苦可能比由于错误引起的损失还要大,即厌恶后悔。因此,人们在决策时倾向于避免将来可能的后悔,即决策的目标可能是最小化未来的后悔。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在决策前会估计自己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处境中的感受,并且采取行动的后悔程度要远高于没有采取行动的后悔程度。Kahneman用心理距离来解释后悔的程度,心理距离既与实际的物理距离有关也与想象的容易度有关,其基本规律是心理距离越短,后悔的强度越大。例如,彩票的中奖号码是865304,小文的号码是361204,小军的号码是865305。由于小军更容易假想他能中奖,因此更后悔。管理者了解厌恶后悔的心理特征,就可能在决策时战胜厌恶后悔的心理,将决策的目标定为最小化错误。有关心理距离的解释有助于人们摆脱五十步笑百步的尴尬情景。


Kahneman研究表明:有两项选择,一是损失7500元,二是75%的概率损失10000元,25%的概率没有损失,绝大多数人选择后者。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对损失比对同样数额收益反应强烈,一项损失对人带来的影响大约是同等收益给人带来的影响的2.5倍。比如,损失1000元钱所带来的懊恼要比发1000元奖金而带来的喜悦更强烈。这提醒管理者在金钱上的赏罚要格外分明。在一个团体中,奖励一人1000元,其余没受奖而论理该受奖的人员的痛苦更大。


二 把握人们的认知特点,增进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投资时存在着确认偏差,即一旦人们形成先验信念,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实先验信念的各种证据。“事后诸葛亮”,就是力图寻找各种非真实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信念是正确的。这种确认偏差会使管理工作者坚持错误的投资决策,直至强而有力的证据出现才能迫使其改变原有的信念。


另一个判断上的偏差来自于信息的可得性。也就是说,人们对概率分布的判断取决于得到信息尤其是一些范例性信息的难易程度。人们在判断过程中,通常给予那些容易得到的、容易记忆的信息以很高的权重。例如,Kahne-man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被试者私下里听人提起生活中的某个人曾经被犯罪分子侵犯,尽管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全面、更具体的统计数据,但仍然会高估其所在城市的暴力犯罪率。另一项研究表明,相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信息,熟悉的信息更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会被认为是更真实的。因此,信息的熟悉性或可得性往往就会成为准确性的替代品。


例如,某些信息被媒体多次重复地报道,使得这些信息可以轻而易举地被人们所获得,不管事实上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何,人们往往会错误地以为,这些信息比其他信息更准确。比如今年我国发生的“非典”事件,政府部门发布了准确的感染率以后,如果你听到周围有“非典”患者,你仍然会高估你所在地区的非典感染率。这提醒管理者要对本管辖区域有示范性代表性作用的事件妥善处理。研究还发现,投资中人们存在着很强的“阿Q精神”,即人们的信念会由于行动的成功与否而改变。


如果投资行动失败,人们将向下修正自己的信念,人为地降低由于后悔带来的损失;如果投资行动成功,人们则向上修正自己的信念,显示自己决策的英明。管理者其实应该明白,一个决策的成功与失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下属贯彻领导意图不力等等。人在考虑一个决策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将问题分解成一些相对习惯和简单的科目,并在头脑中相对独立地保持并跟踪这些科目的损益情况,而其感受的效果则分别来自于这些科目的得失带来的感觉,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就是心理帐户。在心理帐户中,金钱常常被归于不同的帐户类别,不同类的帐户不能互相替代。


比如一对夫妻外出旅游钓到了好几条大马哈鱼,这些鱼在空运中丢失,航空公司赔了他们300美元,这对平时勤俭持家的夫妻到豪华饭店吃了一顿,将这笔钱花个精光。在一对夫妻年收入只有150美元的时代,这顿饭实在太奢华了。这笔钱显然被划入了“横财”与“食品”的帐户,所以其决策行为一反常态。有时当某笔开支属于不同的心理帐户时,人们宁可出高额利息去贷款,也不愿挪用存款。当某笔钱被划入临时帐户时,将不受终生收入的影响。对心理帐户的研究还发现,两笔盈利应分开,两笔损失应整合。这条规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你给人送两件以上的生日礼物时,不要把所有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应该分开包装;若你是老板,给人一次性发5000元,不如先发3000元,再发2000元;比如开会收取会务费时,务必一次收齐并留有余地,若有额外开支一次次增收,虽然数量不多,会员仍然会牢骚满腹。另外,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们的认知在投资时存在保守主义现象。保守主义指人们的思想大多存在一种惰性,改变个人的原有信念是非常困难的,新信息对原有信念的修正往往不足。管理者要创新,对自己的保守主义应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


三 认识群体的心理现象,克服管理工作的臆断性
研究表明,人们的投资活动容易受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并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行为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一些典型的影响投资活动的社会心理现象包括认知的系统偏差、信息串流和羊群效应。认知的系统偏差指社会特有因素对人的信念与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背景的人们由于文化差异、收入差异、地域差异等,可能会形成若干个具有不同信念的群体,群体内部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系统差异。也就是说,人们的认知受到整个系统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在群体的因素的影响。


人类的此类社会心理特征可以很好的解释不同背景管理者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信息串流指人们在决策时都会参考其他人的选择,而忽略自己已有的信息或可获得的信息。信息串流理论刻画了大量信息在传播与评估中的丢失现象。由于人们注意力的限制,人们只能关注那些热点信息,并形成相似的集体信念,而人们的交流以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些信念得到进一步加强。管理者在决策时要注意适度参考他人选择,重视自己调查得来的信息,要注意不断分辨修正相似的集体信念。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代写管理学论文:信息串流从认知的角度刻画了群体认知的/偏差,而羊群效应则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刻画群体的行为。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彼此模仿,彼此传染。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人们逐渐失去理性。这种行为往往都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并会对社会潜藏极大的破坏性。通常这种影响有两种形式:第一,通过情绪传染。当人们有共同的态度、信息时,情绪传染更有可能、更迅速;第二,通过行为传染。当情绪激动之后,由不断激发的情绪引发的行动也不断升级,并进一步刺激人们的情绪。这种形式在羊群受惊时的表现非常相似,从而称之为羊群效应。这提醒管理者在面对羊群效应时自己要用理性驾驭情感,对群众的羊群效应要及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排除,预防危机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