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硏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运行,标志着一度-被贬为"夕阳产业"的铁路行业开始兴起。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速铁路建设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曰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我国成为世界拥有最为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的国家。
(1)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我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发展比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较晚,1990年铁道部提交的《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是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而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在2002年建成运营的秦沈客运专线,全线设计时速达到250km/h。随着《铁路第十个五年计划》正式将高速铁路建设列入规划,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的浪潮中。在近十年的努力中,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以下简称UIC)发布的《HIGH SPEED LINES IN THE WORLD》的分析,截至2011年7月,世界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在250km/h以上)己投入运营的新线里程已近1.7万公里,其中,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相当于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一半,其建设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位。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排名见表1-1[1]。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还在不断加快进程中,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调整)》的方案,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调整为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大到1.6万公里以上。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是十分罕见的,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对参与施工的人员和物资机械设备存在巨大的需求量,因此投资规模也会随之增加,修建一条高速铁路需要几百亿元甚至几千亿元的投资。而现阶段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机械设备也难以适应这种大规模建设的要求,势必会引发更多的风险,因此应重视高速铁路的风险管理,实现高速铁路建设的目标。
(2)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求和建设标准高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覆盖地域较广,建设工程成带状分布,沿线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复杂,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关系密切,易受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影响。而新建高速铁路往往历时数年,建设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经常控制和调整工程实施计划。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技术复杂、集成度高,机车车辆、设备装置、基础建设各专业协同性强,对线路的平顺度、精确度等技术标准要求高,这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施工与竣工验收的标准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自身素质要达到这样要求是有一定难度。
高速铁路的建设管理也随着覆盖领域的增加而跨度增大,管理上要求分散与集中相统一,加之参建单位众多,建设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应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实现建设项目高技术标准的目标。
(3)我国风险管理相关政策不尽完善
由于我国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对工程技术和建设标准要求高,我国开始重视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针对风险管理制度了一些规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提出在未来五年里,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为达到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需要加强安全专项治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铁道部发布的《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强调铁路建设应规避极高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高度风险,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降低和减少风险灾害及风险损失。其中,还提到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应制定高风险工点的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落实参建单位和人员责任,按照阶段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认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我国还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政策文件,为高速铁路建设的风险管理提出政策性指导,同时也为高速铁路建设的相关权益提供保障。
2我国高速铁路风险管理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
2.1我国高速铁路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2.1.1风险管理获得的成效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加强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对高速铁路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也随着经验累积正在逐步加强和完善。
3高速铁路建设单位风险的分析...................................................................21
3.1高速铁路建设风险概述..............................................................21
3.1.1高速铁路建设单位的重要地位..............................................................21
3.1.2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特点..............................................................22
3.2高速铁路建设单位的风险识别..............................................................23
3.2.1高速铁路建设单位的风险识别清单..............................................................23
3.2.2外部环境风险的分析..............................................................25
3.2.3建设单位内部风险的分析..............................................................28
3.2.4来自其他参建单位风险的分析..............................................................29
4高速铁路建设单位风险应对的政策建议及措施..............................................................32
4.1 实施风险管理相关的政策建议..............................................................32
4.1.1健全工程担保制度..............................................................32
4.2 建设单位风险应对的措施..............................................................35
4.2.1营造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35
4.2.2强化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37
4.2.3参加项目前期的决策工作..............................................................38
5总结与展望..............................................................47
5.1主要工作及结论..............................................................47
5.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7
5.1主要工作及结论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不断壮大,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成为世界第一,但随之对人力、物资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并且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求和建设标准高,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影响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建设单位作为贯穿于高速铁路建设全过程的主体单位,加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建设单位的角度论述了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1)本论文调査了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政策环境,通过专家访问研究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通过武广客运专线案例分析了风险管理的成效,但综观高速铁路风险管理的普遍现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法规执行力度不强、组织机构不完善等。
(2)本论文在研究国外文献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国外,建设单位重视风险管理,委托咨询机构进行专业管理,重视工程保险和担保,注重风险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应用。除此之外,政府及行业协会为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3)本论文针对高速铁路建设单位,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问的基础上,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类,主要分为外部环境的风险、建设单位内部的风险及来自其他单位的风险等,并对各类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
(4)根据上述工作,本论文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政策环境提出了建议,包括健全工程担保制度、完善工程保险制度、构建行业信用体系、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设单位风险应对的措施包括营造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强化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参加项目前期的决策工作、加强工程招标与和合同管理、重视釆用工程担保与保险、建立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提高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加深项目信息化平台应用。
参考文献:
[1]UIC High Speed Department. High Speed Lines in the World[R]. 2011
[2]于军.《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3] Zavadskas, EK. Turskis, Z. Tamosaitiene, J. Multiphttp://www.1daixie.com/dxglxlw/le criteria analysis of projects [J]. Journal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0[16]. 33-46
[4]Leveson, N. A New Accident Model for Engineering Safe Systems[J]. Safety Science.2004(42). 237-270
[5]Colombo, S. Demichela, M.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Human Factors into SafetyAnalyses: An Integrated Engineering Approach [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2008(93).1911-1921
[6]Rozenfeld, Ophir. Construction Job Safety Analysis[J]. Safety Science. 2010(48):491-498
[7]Cho, SH. Eppinger, SD. A Simulation-based Process Model for Managing Complex DesignProjec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5(52). 316-328
[8]Molenaar, KR. Programmatic Cost Risk Aanalysis for Highway Megaprojects[J]. Journal 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 2005(131).343-353
[9]Chan, APC. Explor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Partnering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4(130). 188-198
[10]Eskesen, SD. Guidelines for Tunnelling Risk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TunnellingAssociation Working Group No.2[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4 (19).21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