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演化及其学术贡献探析

发布时间:2013-04-10 20:03:19 论文编辑:candace

第 1 章 绪 论


1.1 课题来源
近些年社会网络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网络和很多社会过程相关联,比如信息处理[1]、分布式搜索[2]和社会影响的扩散过程[3]。随着时间的进展,社会人不停的创造和释放社会联系,相应的改变着他们所参与的社会网络的结构。社会网络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网络中个体同时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使得相互之间形成促进、冲突或限制,进而影响网络的发展。在网络发展初期,为了避免冲突和限制,网络中个体经常和与自己相似的人发生联系——同质性[4],或者利用周围的交叉社交圈来寻找合作者,但是这种合作受到空间和社会人之间联系的限制。在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当个人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利益,那么他们会加强之间的合作,这就形成了一个地域性的密集团体[5],就如一般人选择搭档的时候倾向于选择朋友的朋友。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密集团体间的利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网络中个体开始寻找新的信息或资源,这些个体通过与团体外的人构建合作或者跨越这些互相不认识的团体间的结构洞来获取利益。在网络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这些个体之间的合作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也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终止。
目前,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合作网络,学者对科学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演化等方面进行研究。(2)Blog分析。(3)Myspace、Facebook 等社交网络的研究。(4)E-mail 网络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集中在科学合作网络的研究。
社会网络中科学合作网络和一般的社会组织或机构的网络有所不同,一般的社会组织或机构的网络在地域上都较为接近,且一般都因为有同一信仰或者对同一事物感兴趣而聚到一起;但是科学合作网络主要是由于学者间产生合作而形成的网络,因此涉及到的个体更多,且个体往往不在同一地区,甚至不在同一国家,并且由于学者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因此形成的科学合作网络中并不一定只有一个研究领域,也就是说学者并不一定是因为对同一领域感兴趣而同时进入科学合作网络。因此科学合作网络和一般的社会组织的网络不仅在属性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随着科学合作网络的发展,对整体科学合作网络中的存在的各种组织或者组织中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是靠经验来说明的,对个体或者整个合作网络的研究不仅需要长期的网络演化数据,同样还需要个人属性和团体属性变化的信息。但是长期的整体合作网络的数据是难以获取的,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对某一领域中个人属性和群体属性截面数据的研究,并且一般都只关注在个人属性或者团体属性的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6]。
近几年,不少学者开始进行动态合作网络的研究,但是对国家间学者合作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尝试从科学合作出发,运用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等科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领域的合作网络中学者间合作情况进行演化分析,试图找出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领域的合作规律的变化趋势;中国学者在管理学领域的科研能力相比一些管理学起源国家较弱,但是随着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加强,中国学者在管理学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向国际强国靠拢,但是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学术影响呈什么变化趋势,或者说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的学术贡献呈什么变化趋势还是个未知数,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对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的影响力变化或者说贡献性走势进行了深入了解。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主要有以下三条。
第一,有助于了解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的发展变化。随着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管理学的发展中来,论文通过分析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领域科研产出、合作网络演化及学术领域演化,对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演化情况进行分析,让学者更好的了解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的发展变化。
第二,为国内管理学研究人员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合作能降低研究成本、减轻研究课题难度、提高科研产出能力、扩大学术影响力、实现合作者之间知识与技能共享、学到别人的知识技能和研究经验并能够加入一个更为广泛的科研共同体。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科研人员必须对管理学领域国内外合作模式现状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第三,对中国管理学研究方向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时间的进步,中国学者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既要赶上国际的发展脚步,又要满足国内的现实需求,因此中国学者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作者通过对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研究热点转变的研究,明晰了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领域研究热点的转变及现有的主要研究热点,这为中国学者选取研究领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 2 章 理论基础


2.1 科学合作网络
2.1.1 科学合作网络概述
一个网络是由一系列的个体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组成的,我们称这些个体为网络的节点,它们之间的联系为网络的边。反映在科学合作网络中,节点为参与到科研网络中的学者,连线为学者间构成合作关系的体现,如图 2-1所示。学者由于对同一个研究问题感兴趣而产生合作,扩展到整个网络,即不同的学者间由于对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感兴趣而相互之间产生合作,从而形成科学合作网络。


第 3 章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科研产出分析 ..................................................13
3.1 数据来源 .................................................................................... 13
3.2 中国学者管理学领域国际科研产出分析 ........................................ 15
3.2.1 中国学者管理学国际期刊产出论文量分析 .................................... 16
3.2.2 国际管理学中国学者参与量分析 ................................................... 17
3.2.3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论文期刊分布量 ............................................ 17
3.2.4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论文机构分布量 ............................................ 20
3.3 本章小结 .................................................................................... 21
第 4 章 中国学者管理学科学合作网络演化分析 ..........................................22
4.1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科学合作网络分析 ......................................... 22
4.1.1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科学合作网络指标分析 ............................... 22
4.1.2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演化分析 ....................................... 25
4.2 中国学者国际合作分析 ................................................................ 28
4.2.1 国际管理学领域中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合作分析 ............................. 28
4.2.2 国际管理学领域中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国家间合作分析 ................ 30
4.3 本章小结..................................................................................... 32
第 5 章 国际管理学领域中国学者学术贡献分析 ..........................................34
5.1 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学术贡献分析 ............................................ 34
5.2 基于合作网络的中国学者学术贡献分析 ......................................... 38
5.3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各领域学术贡献分析...................................... 40


结 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发展现状、合作网络演化分析以及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的学术贡献。作者首先结合 SCI及 SSCI 分类与中国管理学学科分类结合确定了论文研究范围,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然后分别对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及中国学者国际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期刊上发表论文量及论文质量角度分析了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的学术贡献,最后分析了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各研究领域贡献的演化。所得结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科研产出分析。作者对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期刊上历年发表论文量、参与学者量、论文期刊分布量及机构分布量四个指标对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期刊发表论文情况进行了描述。由结果可知,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期刊上发表论文量和参与学者量基本上都呈逐步增长趋势;中国学者共在 258 本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且主要在运筹和管理科学领域期刊上发表论文,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量较小,27 年内仅发表过 137 篇,且其中有 81%的论文为与国外学者合作发表;中国共有 576 个机构在国际管理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发表论文量较大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机构累积共有 60 所,排名靠前的机构也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地区。
(2)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科研合作分析。首先对合作网络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所得结果显示中国学者的人均发表论文量较低,且大多数学者在国际管理学期刊上仅发表过 1 篇或 2 篇文章,论文的平均作者合作度在 2-3 之间变化,论文的合著率呈上升趋势。然后分别构建了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和中国学者国际合作网络,并对网络进行了演化分析。所得结果可知,中国学者在国际管理学领域的合作网络已经逐渐步入成熟阶段;中国学者的国际合作呈逐步上升趋势,且合作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但是合作量上以亚洲和美国为主。
(3)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的学术贡献。首先通过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质量角度来分析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的学术贡献,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量与期刊整体刊载论文量比值呈增大趋势,且中国学者在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也呈上升趋势,这都说明了中国学者对国际管理学的贡献呈上升趋势;然后从合作网络的学者中心度排名进行考虑,对三种中心度排名前 30名的中国学者进行分析可知,其中有部分学者在管理学发展早期在国际管理学领域较为积极,为国际管理学做出较大的学术贡献,随着这些学者逐渐退出管理学的研究,有更多的学者逐渐加入到国际管理学的研究中来;最后分时间段对中国学者研究热点变化及学术贡献变化进行了分析,由结果可知,中国学者在早期主要集中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中,如运筹、信息系统/管理,随着学科的交叉细化,中国学者对管理学各领域都有所涉及,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数据挖掘、组织行为、知识管理、运筹、数学/统计学的研究中,这说明了中国学者对管理学各领域学术贡献的演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P.S.Dodds, D.J.Watts Proc.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ehttp://www.1daixie.com/dxglxlw/arch in GlobalSocial Networks[J]. Science, 2003(31):827-829.
[2] J.M.Kleinberg. Navigation in a Small World[J]. Nature, 2000
[3] T.W.Valente. Network Models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J].Computational &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Theory, 1996
[4] M.McPherson, L.Smith-Lovin. Birds of a Feather: Homophily in SocialNetworks[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1
[5] 张大伟, 薛惠锋. 复杂网络领域科学合作状况的网络分析研究[J]. 情报杂志, 2008(8):143-148.
[6] 付允 , 牛文元 . 科学学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 以《科研管理》(2004-5008)为例[J]. 科研管理, 2009(3):41-46.
[7] 刘盛博, 丁堃. 中国科技管理领域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3):228-230.
[8] 王福生, 石秀春. 基于作者蔟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34-57.
[9] 沈建通, 姚乐野. 多元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知识图谱应用的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2009(8):33-36.
[10] S.Milgram. The Small World Problem[J]. Psychology, 1967(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