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l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体育管理学是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它的兴起主要得益于体育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体育管理学科专业的迅速扩张。在中国,体育管理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和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学科规划评审组在成都召开发展研讨会时指出,自1997年体育学科被单独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范围至今的9年间,体育管理学立项最多,约占立项总数的19.8%,由此显示出体育管理学巨大的研究价值和潜力。
有学者曾指出:当代世界体育发展趋势赋予我们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意义网络,构成我们思考的基本方式和文化“眼光”。当代世界体育发展趋势是我们展开课题研究、进行对话和讨论的基础(凌平,2003)。11121世纪又属于全球化的时代,体育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体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与专业设置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函需重新审视和开拓符合国际潮流且不失自身特色的领域。如秦椿林教授所说: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闭关自守,而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各国体育管理理论的优缺点,从中汲取适用的经验(秦椿林,张瑞林,2003)。[2]
当我们由此视角放眼全球之际,对国内外体育管理研究的认识与对中国体育管理研究未来发展趋向的探讨成为需要首先解决的课题。中国体育管理学研究的特色是什么?国外体育管理学研究热点是什么?国内外体育管理学研究的差异性在哪里?只有将它们放到全球化的视野中进行比较探讨,才能得出系统清醒的答案。自我国体育管理学建立以来,学者热衷于讨论中外体育管理体制的异同,或是中外体育管理教育的差异等微观表面现象问题,但对各自的宏观研究把握却不甚了解,对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也缺乏认识。因此,我们更需要进行一番扎扎实实的基础分析工作,才能取得发言权。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主要对近十年中国体育管理学研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再据此与北美的体育管理学研究进行比较。在北美地区,体育产业创造了惊人的价值:据SPortBusinessJo盯nal报导,体育产业已成为美国第七大产业;在仅有3000多万人口的加拿大,其体育产业增加值为89亿美元,占加拿大GDP的1.1%,体育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加拿大全国就业人口的2%。两国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系统的体育管理课程,大多数的专业平均有两个专职的体育管理教师,而有些则拥有五个或更多的教师。出版的体育管理学相关学术刊物已达九种(Parkhouse,2001)。l3]可见北美在体育产业发展以及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学术研究势必走在世界前沿。因此,将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与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具有很大研究价值。
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调查和分析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的现状情况和发展趋势;(2)进行比较研究,借以探讨在学科以及学术发展历程中,我国体育管理学与北美体育管理学存在哪些差异,并希望能进一步发现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总结适用于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北美发展经验。通过实现上述目的,本研究具有以下实际意义:
(l)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以及北美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动态,加深对体育管理学科的全面认识。
(2)通过与北美管理学研究状况的比较研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3)有助于探寻国际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潮流,学者进行合作交流提供信息和参考。有助于发现我国体育管理学为我国体育管理学者与国外学者进行合作交流提供信息和参考。
2.文献综述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术研究领域,北美体育管理学于20世纪40至70年代开始兴起,其领域内科研内容及成果走在国际体育学术界前沿,而今已经建立了自己稳固的地位。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则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开始发展。以“体育管理”、“体育管理学”、“比较”等关键词为主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心)(1979一2007)中进行搜索,同时查阅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馆藏期刊、上海市图书馆以及网上相关资源,检索到相关论文一百余篇,论文时间跨度为1993一2007。此外,利用EBSCOhostonlineResearchDatabases,检索到一些相关外文文献。
80年代初期,体育管理学科研领域以引进、介绍、移植国外体育管理理论为主,但是己有小部分学者开始对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状况进行初步分析、讨论(刘青,1987);]90年代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论文数量有所增加,并且出现了关于北美体育管理学发展的研究论文(黄汉升,1993),该时期的文章主要将目光放在我国体育管理学在实践应用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上(康建伟,1995);问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单纯研究体育管理学的实践活动和经验外,一部分学者也尝试从学科学角度对体育管理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与前者相结合进行讨论(邵桂华,闻兰,2003;张显军,种莉莉,苏明,2004;李学,房勇,2004;朱家新,2006)。不过综观这二十多年的科研历程,尚无任何一篇论文就中国与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科学的比较分析。
2.2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
2.2.1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状况的研究
不少学者把我国体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发展历史进行了划分界定,普遍认为:1984年,由武汉体育学院等五校联编的我国第一部((体育管理学》问世,1985年我国第一个体育管理系在武汉体育学院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管理学科的正式确立。到90年代后期,体育管理学本科、硕士专业的相继设置,我国的体育管理学稳步向成熟的学科迈进。200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正式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朱家新在其《体育管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中从教材角度出发将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萌芽阶段;80年代初开始第二阶段呼吁重建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发展阶段,体育管理学理论的初步形成;21世纪开始了第四阶段:不断完善阶段。
3.研究方法................................................................7
3.1研究设计...............................................................7
3.1.1中国和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内容分析...............................................................7
3.1.2比较研究...............................................................8
3.2研究方法...............................................................8
3:21文献研究法...............................................................8
3.2.2内容分析法...............................................................8
3.2.3比较研究法...............................................................10
4.中国体育管理学研究结果...............................................................10
4.1研究总体情况...............................................................10
4.2研究主题...............................................................12
4.2.1研究主题分布情况...............................................................12
4.2.2十年来热点主题数量变化...............................................................14
4.3热门研究主题内容分析...............................................................17
5.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简述...............................................................26
5.1研究主题数量分布...............................................................26
5.2研究的具体内容...............................................................27
5.3研究设计类型...............................................................27
7.1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9本体育核心期刊在1997至2006年10年期间发表的965篇体育管理学文章进行编码和数理分析,并且进行了系统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文章还将1997一2006年间我国体育管理学研究与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就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下述结论:
(1)从研究数量分布情况来看,1997至2006年十年间体育管理学相关论文的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从对国内九种体育核心期刊杂志上的发布量统计来看,北京体育大学发表的体育管理论文数量居于首位,其次为武汉体育学院,中国体育科技和体育学刊分列三四位。此外,我国学者比较倾向于独立撰写学术论文或者与一到两位学者共同完成研究。独立完成研究为最流行的研究合作方式。
(2)从各研究主题的数量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国家的体育产业与体育发展”主题在近十年国内体育管理学科界最为热门。其他热门主题还有:大众健身与体育;高校体育与运动管理;体育法律和体育政策。另外,高校体育与运动管理以及运动员管理这两个主题也比较受关注。其中,“国家的体育产业与体育发展”主题研究又可分为对体育产业整体现状和前景研究以及对体育产业分支市场发展的研究。“大众健身与体育”主题论文主要围绕“全民健身”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大多数这个主题的论文从宏观方面对“群众体育”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其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对城镇的社区体育发展进行了研究;还有一部分对农民体育健身展开了调查研究。在“体育法律与体育政策”这个主题中,我国体育法律以及规范条例的空白导致很多具有争议的问题出现,譬如职业体育中球员转会、体育经纪人活动、俱乐部运行管理、体育受贿等问题。大多数相关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的现状研究。由于我国的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很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建立得较为完善的体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对其进行研究。十年间我国体育期刊杂志发表的“高校体育与运动管理”主题论文主要着重两个方面的研究:高校高水平运动管理体制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联赛的可持续发展。“体育组织研究与理论”主题论文主要对各种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的现状描述、体育组织的结构和体制变革、体育组织间的关系研究以及体育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3)中外研究的共同点表现在,体育尤其是体育产业在这两个区域中都将持续发展,持续受到两个不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此外,体育在这两个区域中的总发展趋势都会走体育市场化和体育产业化的道路;体育管理学在北美和中国都将继续是一个流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领域。2)从研究主题热点来看,北美体育管理学与中国体育管理学皆很重视高校体育运动管理。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l]凌平.中美高校体育管理比较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青.中国体育管理学研究一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7,3(3).
[4]黄汉升.体育管理学及其在北美的发展[J].体育科学,1993(6):27一32.
[5]康建伟.对中国体育管理学状况的回顾与展望[zl.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1(2)
[6]朱家新.体育管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z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40一43.
[7]秦椿林,李新华.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初步设计[J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2):1一7.
[8]张瑞林.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11].体育学刊,2003,10(1):21一23.
[9]陈林祥.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战略转变I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49一151.
[10]张显军,种莉莉,苏明.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内容结构体系与发展趋势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80一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