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2-08-17 10:55:17 论文编辑:代写硕士论文
FDI技术吸收能力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由代写论文中心提供特别整理,更多代写管理学论文下载请联系论文代写专区。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研究是建立在新增长理论的开放条件下的内生技术进步的思想上,吸收了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优秀成果,探索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因代写管理学论文此,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的两个主要理论基础。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从不同角度涉及东道国FDI吸收能力的相关问题。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Hymer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随后,学者们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动因和行为、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总的来说,大致可分为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成因分析、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三个方面。
 1.1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跨国公司为什么对外进行投资;二是跨国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一特定国家或地区而不是其他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动因分析理论可分为优势理论和周期理论两大类。这两大类理论对FDI代写管理学硕士论文技术吸收能力理论的构架具有直接影响。(1)优势理论①垄断优势理论Hyrne叹1970)137]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i)跨国公司具有特定优势,从而可以克服在国外经营的各种劣势;(ii)这些优势的买方市场是个不完全市场,使这些优势成为“垄断优势”。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垄断优势包括:(i)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11)对某些稀缺资源的控制;(iii)具有生产、财务等方面的规模优势;(iv)市场营销优管理学毕业论文势,拥有跨国性营销网络;(v)管理优势。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这些优势可以抵消在运输、通讯成本以及对当地的环境和法律的劣势,从而直接投资的收益高于国内的收益。Hy’mer的这种理论被学术界称之为“垄断优势理论”。后来,许多学者如Hirsch(1976)等从不同角度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表明,跨国公司垄断优势越强,越需要东道国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②内部化优势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Buckley&Casson(1976)、Buekley(1979)、Casson(1985)、Rugman(1980,1981,1987)从产业组织角度,提出了“内部化理论”。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有两个重要的假设:(i)公司每一个直接投资活动都选择成本最低的区域;(11)公司通过内部化方式夸大经济规模,使内部化收益超过成本。内部化,即内部一体化,是指外部市场体制不完全造成中间产品等不确定性,为了提高交易效率,跨国公司通过行政机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Buckley,1988)。跨国公司实行内部化的主要动力是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成本。内部化优势也是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方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东道国FDI技术吸收能力较弱则采取合资形式,相反,如果东道国吸收能力较强则采取独资方式进入。③“三优势”理论Johnnunnmg(1977,1979,1980,1955)在Hymer等经济学家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称“三优势”理论。Dllnning认为FDI的发生需要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O~rship)、区位优势(Location)和内部化优势(Intemalization)。这就是著名的OLI理论。为此,Dunning认为FDI的数量和质量是由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共同决定的。三种优势也是三种能力的结合。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而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吸收FDI的能力,因此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是FDI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决定要素之一。④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又称“切合比较优势原理”,是由日本学者小岛清(丸yoshiKojima,1973,1978)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FDI不同于一般的资本转移,它是资本、技术和经营方式的综合转移,是产业的转移。小岛清认为合理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按照国际分工原则,将在投资国处于劣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者潜在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东道国,与东道国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生产。这种被转移的产业称为“边际产业”,因此扩张边际产业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边际产业的转移时有效的技术转移途径,因为在边际产业中双方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最小,有利于东道国对FDI的技术吸收和消化。因此小岛清主张能力差最小化是理想的FDI。(2)周期理论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的弗农于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威尔斯(LoulsT.Wells)、赫希哲(Horsch)等人不断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战后结舌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先后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i)新生期;(ii)成长期;(iii)成熟期;(iv)销售下降期;(v)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第一阶段,创新国研制与开发新产品,但是产量较少,产品主要在本国市场销售。在这个阶段创新国处于垄断地位,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外需求的发展,创新国开始向国外出口该产品,该产品进入第二阶段。接着,国外生产者开始模仿新产品生产,与创新国竞争,新产品进入第三阶段。随着国外生产者增多及其生产能力增强,创新国的出口量下降,其他发达国家变为净出口者,使该产品进入第四阶段,这是,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使创新国开始失去竞争优势变为净进口者,使该产品进入第五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率使它们具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该产品由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到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即产品由发达国家完全让位给发展中国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际上描述了技术变迁过程,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变迁,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这就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发展的影响,当一国经济发展时,科技水平随之提高,这时吸收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所以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是FDI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②投资发展周期理论1981年,邓宁对国际直接投资在不同国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企业层次推论到国家层次,提出了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同家,其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对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形成,对外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实现,以及本国区位优势的状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邓宁研究了1967一1978年间67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后发现,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与直接投资的输出与输入有关,他将这种联系称之为投资与发展周期,并依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均GNP低于400美元的最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因缺乏区位优势,很少有直接投资流人;同时由于本国企业缺乏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也儿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第二阶段人均GNP在400至1500美元之间的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因而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直接投资流人增加。但是直接投资流出仍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增长有限,不足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的障碍。第三阶段人均GNP在2600至4750美元之间的国家。垄断优势与内部化优势显著增加,开始形成规模的FDI;区位优势也明显改善,但该阶段总体FDI净流出仍然为负值。第四阶段人均GNP超过4750美元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企业具有很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也善于发现和取得国外的区位优势,是国际资本的主要输出国。FDI的净流出源于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具备发现和利用外部区位优势的能力。
1.2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经济学界在50、60年代发展经济学兴起之际便开始关注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形成了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FDI的早期理论,并经以后的发展形成了发展主义、经济民族主义以及依附论三种主要观点,发展主义主要强调FDI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经济的资本积累作用。chenery和strout(l%6)提出“两缺口模型”理论139]。所谓“缺口”,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储蓄、外汇、财政收人和技术诸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达到经济最大增长率目标所必需的这些资源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的差距。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着与投资机会相伴随的国内储蓄短缺,即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储蓄缺口:同时又面临着进口资本品与中间产品所必需的外汇短缺问题,即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外汇缺口。为了维持经济一定速度的增长,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为了使其达到平衡,积极的措施就是从缺口以外开辟财源,消极的措施就是从宏观上对投资需要进行抑制。具体分析如下:(i)从缺口以外开辟财源,实际就是指利用外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增长,结果往住造成投资大于国内储蓄的缺口进口大于出口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外资,一方面可以创造新的投资需求,另一面又可以增加供给,增加出口,从而纠正两大缺口的失衡现象。但要注意的是,利用资是要偿还的,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11)从客观上对投资需求进行抑,是指当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就必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蓄;当外汇缺口大储蓄缺口时,就必须缩减进口或增加出口。根据上面的分析,要求发展中国家增加储或增加出口的可能性不大,结果只有采取抑制投资需求的措施,从而减缓经济发展的度。“两缺口模型”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由于展中国家必须进口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本品和技术,因此,约束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仅仅是一般资金资短缺。而是外汇资金的短缺。所以,利用外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重要途径之一,但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现有的国际投资文献为FDI技术吸收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些献大多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对FDI的动因、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FDI对东道国影响进行研究,因此,这些理论和实证模型大多是适合发达国家的,而对发展中国家研究却显得力不从心了。2.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即新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论分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实际上是由一些包含相同或类似观点的增长模型构成的松集合体。这些理论模型的共同观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中的内生变量所决定。但是在对技术进步动因的解释上,它们则是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说的。该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默(P.R0mer)l,0]、卢卡斯(R.Lucas)[’’】、扬.Young)[42],格罗斯曼(0.orossman)和赫尔普曼(E.Helpmam)[4,]等。总的来说,内生增理论对技术、知识的刻画大致遵循了三条线索。
2.1基于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作为知识产品的主要载体,人力资本的存在放松了对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约束,是的即使在技术进步缺乏的情况下经济的长期增长也成为可能。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卢卡斯(1988)认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提高周围人的生产宰,但他并不因此得到收益。卢卡斯模型解释了现实经济中存在的资本和劳动均从发居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现象。根据卢卡斯模型,发达国家由于人力资本水平高,它的资本边际效率和简单劳动者的工资都较高,物质资本生产的收益递增将诱使外国资本和工人流向发达国家。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一个国家内,资本和劳动也都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使一国的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在卢卡斯模型中,人力资本生产部门是一个关健部门。由于该部门采用的是线性生产技术,因此,即使不存在人力资本的溢出,经济也会无限增长。卢卡斯通过假定存在全经济范围的人力资本溢出,使经济在实现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资本深化过程。因此在卢卡斯模型中,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对理解经济的实际增长进程都是重要的。卢卡斯模型被一些经济学家从几个方面加以扩展。雷贝洛(1991)、金和雷贝洛(1990)扩展了卢卡斯模型中人力资本的线性生产函数假定,建立了一个没有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内生增长模型。罗默(1990)则利用卢卡斯模型的基本框架考察垄断竞争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2.2基于干中学的内生增长模型最早的用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是由阿罗(Arrow,1962)建立的。阿罗不满意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看成外生变量的观点,为了说明技术进步是内生的,他借鉴了卡尔多(1957)将技术进步视为由资本积累决定的观点。阿罗假定,技术进步或生产率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新投资具有进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其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率。据此,阿罗将技术进步看成由经济系统(这里指投资)决定的内生变量。阿罗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它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提出了第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而促进了新增长理论的产生。此外,阿罗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于阿罗假定存在全经济范围内的技术溢出,因此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员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果托改善。阿罗模型的缺陷是:类似于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在阿罗模型中,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人口增长;当人口增长率为0时,不存在任何经济增长。这一结论显然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不符。斯托齐(1988)根据阿罗的边干边学思想建立了一个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在斯托齐模型中,边干边学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厂商在生产中积累知识从而使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经济增长不是体现在商品数量的增加,而是体现于商品质量的提高。由于消费者更偏好优质商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优质商品不断被生产出来而较低级商品逐渐道淘汰。边干边学表现为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斯托齐模型的思想与罗默模型及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是类似的。知识的外部性(边干边学)是经济增长之源,竞争性均衡增长一般是一种社会次优。如果经济中存在一个“不学习的部门”(即技术停滞部门),经济可能处于一种“非增长陷阱”,即技术进步率和增长率都为零。为了使经济实现增长,需要进行政府千预以突破“非增长陷阱”。
2.3基于R&O的内生增长模型将研究与开发扭&D)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结合始于Romer(1990)和GrossmanandHelpman(1991)的工作,在这些模型中,技术进步来源于有目的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如果经济社会能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那么增长率就能在长期中保持为正值。这一理论强调了既D能够刺激经济,由于R&D产生的知识有某种程度的排他性,因此新知识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市场力量。开发者对知识的使用具有排他的控制权,从而能够把使用权出租给最终产品的生产者,而知识在生产中的有用性、或其他的投入资源学习新思想的可能性限制了发明者对知识使用的所加。在内生增长理论中,R&D模型是最有前途的分析框架,也符合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基础的经济学发展趋势。不过,多数的经验检验并没有证实R&D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实际上,不少经验检验表明二者是负相关的。我们应该如何对此作出解释呢?从各种经验检验的实际情况看,由于从R&D支出到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时滞性,且有关R&D数据的样本容量并没有大到足以进行高阶滞后回归的程度,因此得出这种结论是可能的。此外,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由于新产品的发明往往意味着旧产品的被淘汰,从而在某种情形下可能降低而非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还指出,政府对创新产品的津贴有可能通过抬高研究人员的工资而提高了创新成本,从而降低创新发生率和经济增长率。总的来说,无论是那一种内生增长模型,其模型的核心都是在于消除新古典增长模型中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这一假设,通过对技术进步的内生化处理是的经济长期增长成为可能。尽管新增长模型增强了对经济的长期增长的解释能力,但是新增长模型还是具有一定的缺陷的:首先,随着新增长模型的兴起,大量的学者开始对各国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然后得出的经验证据却支持了新古典经济经济增长理论;其次,新古典增长理论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劳动分工、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变迁等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这一问题在新增长理论中也没有得到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新增长理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新增长理论给出的政策建议是极其模糊的,正如新增长理论的开拓者之一Rome:在1994年总结自拟增长理论研究时指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比,与其说新增长理论在思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突破和创新,还不如说是在理论模型方法上得到了改进。尽管如此,新增长理论的兴起还是弥补了原有模型技术进步外生性的不足,并使得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人力资本积累、教育投资、研发、技术引进与模仿这些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也大大拓宽了人们多经济增长源泉的认识。若您对管理学毕业论文有所需求,请到管理学论文专区下载http://www.1daixie.com/dxglx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