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管理学论文:浅析《管理学》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1-12-05 11:38:44 论文编辑:硕士论文代写

浅析《管理学》课程改革

摘要:管理学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寿教学目的不清、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建设,发挥多嫌体课件的作用,抓好社会实戏性环节以及采用“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来提高教学质蚤。

关键词:管理学论文  教学改革  探讨
 
    管理学是所有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马克思曾说过,凡是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须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的技能、方法也在不停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高效率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其管理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管理系和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对过去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紧紧抓住“教”与“学”两个方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1过去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明确我校有经济管理专业、财会专业、文秘专业及工科专业开设的(管理学》课程,其中有些专业把《管理学》作为基础课,有些专业作为选修课。在过去的教学中,基本采用的是同一种教材、同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完全一致,没有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更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增加了老师的授课难度及学生的学习难度,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1.2教学手段、方法比较单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够在过去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软、硬件的限制,老师主要采用课堂面授为主,适当情况下,辅以讨论等形式,较少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诸如幻灯、投影、电视等手段、方法。课堂教学以抽象理论为主,缺少必要的启发式教育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3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应该说,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都能看懂并理解。但学生普遍反应其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性及实验设备的不足,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过多的理论学习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的选用不当,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过去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管理学教材选用的难处。首先,有些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增加了学生学习中的难度,根本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实用性要求;其次,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部分教材内容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脱离我国国情,让学生产生理论和实际不相吻合的误解;另外,图书馆缺乏足够的教学辅助资料。以上诸方面,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2《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过去《管理学》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管理系教研室的同仁通过大量的调研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最终形成一致的共识,即:《管理学》教学应一切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这一教学理念,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2.1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重新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规划教学内容首先,重新制订或修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经过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以够用为目的。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规划不同的教学内容,强调所学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性。经济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对一般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工科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再次,加大实训力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社会教学的时间分配,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性教学时间比例规定为2:1,工科类专业减少教学课时,突出学生应用能力,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来提高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2.2加强教材及教学资料的建设管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机制宜的活动过程,没有任何一种管理理论、手段是万能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管理的理论都在不停地变化。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只选用一种教材显然是不能满足需要的。经济管理教研室做了以下工作来加强教材、教学辅助资料的建设。首先,通过大量调研,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教材,经济类专业选用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工科类专业选用教材则倾向于简洁明了;其次,教研室的老师通过共同研习、备课,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内容进行共同规划;再次,《管理学》课程的任课老师通过自编讲稿及时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最后,教研室和学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订阅多种《管理学》教材、杂志,老师指定学生课后阅读的相关参考资料和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博众家之长,提高学生的能力。
2.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是通过计算机将各种信息进行编辑控制,并根据教学内容中知识、技术和态度的特点,合理安排好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有效学习。为满足教学需要,系部拿出部分经费购买一些录像带、光盘,老师也自制了部分课件。好处在于:其一,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知识,增加课的容量,给学生提供更新的知识信息;其四,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它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体;其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它要求老师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进行课件制作和操作,又要求老师对教材及辅助教学资料进行深层的探索、钻研,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4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切实抓好社会实践性环节首先,系部领导及教研室任课老师形成了一致认识。学生的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让学生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所学管理理论的精神所在,也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其次,管理系自成立两年时间以来,经过系部主要领导及相关老师的努力,已陆续与扬农化工、亚星、万家福等一些集团、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些大的知名企业已成为我系《管理学》学生实习、实训的固定基地,使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性基础环节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再次,学校和系部投人了几十万元,购买了一些教学仪器与设备,使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最后,对实践的每个环节要从严把关。学生在实习之前,分配给学生具体的实习任务及相关课题,学生在完成社会实践之时,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报告的写作。在实习过程中,给每个学生配备业务能力突出的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作为其指导老师,直接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实习结束,组织教研室的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做出公正的评价。
2.5采用“案例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是经验学派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研究分析各种各样的企业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事实上,目前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很多大学都采用“案例教学”来培训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笔者在近期的教学环节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案例教学”有效地结合,把“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有机地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笔者在讲授“竞争战略”时,以“微软分拆案”为案例,把某班级的学生分成二组,其中一派坚持美国司法部的观点,另一派则坚持微软公司的观点,反对司法部的分拆方案。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媒体、资料,查阅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对己方有利的证据。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两组学生都能从多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最终,大部分学生通过讨论弄清了竞争的实质:无论从民族利益出发,还是从微观企业利益出发,只有充分、有序的竞争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6采用“讲座”、“报告”形式,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由系部从其它知名学府聘请专家、学者来我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及“报告”,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管理学理论的动态变化。从知名企业和配套实习单位请来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另外,也便于教师与社会各界进行适时沟通,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授课积累大量的素材和信息。

参考文献:
【1】森.教育学教程新编.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
【2】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