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3-03-03 16:28:46 论文编辑:jingju

三、高等工程教育要为明天的工程师做准备  

 

建国五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生产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和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得到快速发展。今天,继续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在未来实现国富民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个极具实质性与挑战性的问题:谁能成为明天的工程师? 高等工程教育为明天的工程师做了哪些准备?除了传统的工程教育内容外,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应引起工程教育界的特别关注。


1.基础知识与工程技术的教育


工程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为主要环节的工程链。这一工程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工程师予以妥善解决。这就使得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具备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因此,作为一名21 世纪的工程师,应当能综合地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在知识方面,应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应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优秀青年成为适应21 世纪要求的现代工程师


 最近召开的中、日、韩三国工程院圆桌会议的主题是“Bette rEngin eers and http://www.1daixie.com/dxgcslw/ Betterprofessio n als, ,。会议讨论的是社会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以及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和专业人士的问题,这是工程教育界共同面临的课题。较之于20 世纪下半叶,目前一些优秀的中国青年已不愿选择工程与技术专业。许多人首选的专业是金融、贸易、管理、外语、法律等热门专业。尽管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动,但同时也给工程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的工程教育是否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现代工程师的内涵已经超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的狭窄范围,向着“大工程”、“系统工程”方向发展。今天的工程不仅包含设计、制造,同时还有关于网络、环境、法律、经济、销售、进出口、质量控制、市场、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工程师与企业家之间的严格界限开始模糊。新科技的发明、创造与推广和企业的创业、壮大、消亡、重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使得工程师与企业相互依存,很难做出严格的分界。我们还可以列举许多现代工程师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20 世纪规划的工程教育框架中是不曾充分考虑的。尽管这些新的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不可能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得到完全的培养,但工程教育界应该思考并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为有志成为现代工程师的优秀学子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培养他们具备必要的素质,造就21 世纪优秀的现代工程师,吸引有志的优秀青年加人到现代工程师队伍中。实际上,中国和国际工程教育界近年来已经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首先,在高等工程院校设置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工程专业(或专业门类)。例如中国国内的工业工程专业,其教学内容由加工制造、管理与经济、人因工程等课程组成;有些国家正在试点培养金融工程(Fi nancialEngineering) 的人才;其它如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与技术、社会工程学等大学科交叉的专业也应运而生。再者,中国从1984 年开始推行工程类型工学硕士培养计划。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工业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培养大批接受过良好工程训练的有适应能力的综合人才。 因此,要培养21 世纪的工程师,就需要不断改进中国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使工程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工程教育的层次结构与工业经济技术结构相适应;工程教育的形式结构与大学一企业的合作教育结构相适应;工程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国家改革发展目标结构相适应。根据国家未来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按照市场需要加快调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的毛坯”能够尽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兴国之才、创业之才、治学之才”,为中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国家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21 世纪的工程教育[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主编.中美工程教育政策双边研讨会论文集[Z].(待出版).
[3]朱高峰,张维,沈廉,王孙禺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Z].(内部报告).
[4]朱高峰,张维,王孙禺,张彦通等.工程教育与创新主体—开发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Z〕.(内部报告).
[5]余寿文.21 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