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法律毕业论文范文:议我国户籍管理法律政策改革

发布时间:2015-05-16 10:54:12 论文编辑:lgg

第一章 户籍管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 户籍管理制度的含义
“户籍”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始皇本纪》其中记载“(秦)献公十年(公元前 375 年),令民为户籍相伍”。《辞源》将户籍定义为“登记居民住户的册籍”。1“户籍,是指政府用以登记居民人口、姓名、籍贯、职业、年龄、迁徙、生死等各种事项的簿册。一家称为一户。籍则是指簿籍、册籍”。2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对户籍可以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仅将其理解为记载着居民住户信息的册籍,如我国居民的户口簿,就是其户籍;另一种理解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由国家通过登记造册的方式,来掌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数量等相关人口信息的一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世界各国管理人口必需的基本行政管理制度,但外国的户籍管理大多叫民事登记、人事登记等。而中国则发展出了一套不同于西方的较为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有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是指与户口登记和管理相联系的行为规则、组织体制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以及相关政策的总和。”3有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本指户籍管理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居民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入登记、迁出登记、变更更正登记等),依法搜集、确认、提供住户居民的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并进行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提供人口统计资料。”4还有学者认为:“户籍制度不仅仅是提供人口统计的基本信息资料,而是包括与公民的身份、职业、迁徙等权利相关的一系列的社会管理制度,”5尽管定义不一,但可以看出上述定义都强调了户籍制度的实质是国家对户籍进行管理的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户的出生、死亡、迁徙、婚姻等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由于户籍制度是由国家机关运用行政权对户籍进行管理的制度,因此,从性质上来讲,“不论定义如何,它都是以国家法律、法令或政策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户籍制度也是一项法律制度,属于行政法的范畴”。6
………..


第二节 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
在公元前 2200 年左右的夏朝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户籍制度方面的规定,“平水土、定九州、记民数。”8根据考古专家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得知,商朝时期已经幵始实行“登人”或“登众”的人口登记制度,并逐渐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户籍管理办法。 “户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又得到了很大发展,‘书社制度’普遍起来,‘上计制度’也大都付之严格执行了。”9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的“编户齐民”在汉朝得以最终确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把流民和本地居民分开,分别编为“白籍”和“黄籍”。唐朝的《唐律疏议》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立法的高水平,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也将唐朝的户籍制度移植到日本,如日本《养老令》中有关户令的规定。元代设置“鼠尾簿”户籍登记形式。明朝建立里甲制进行户政管理。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洞开,在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为挽救大厦将倾的国祚开始推行宪政。晚清政府在预备立宪过程中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定又必于民法与习俗而成。”10因此,1908 年清政府制定了“六年户籍行政设施计划”,随即颁布《户口编审法》、《调查户口章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户数与口数的人口调查,作为实行议会政治和地方自治的依据。1909 年晚清政府又制定了《京师调查户口规则》和《京师调查户口施行细则》,为全国示范。
……….


第二章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价值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价值
如上文所述,从西周到民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虽然形式上发生过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户籍管理制度被历朝历代统治阶层作为统计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的工具的功能没有变化过。从秦朝开始,户籍制度就不再是简单的登记人口,还承担了管控社会的功能,如编户齐民制度。由于户籍制度要承担管理流动人口、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户籍管理制度必然要与各种行政、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的一套观念、规则和措施。如户籍与土地分配、劳役、纳税多少等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是王朝国家纳贡体系的体现,其主要功能是强迫臣民百姓给国家缴纳赋税,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性,缺少对公民权利保护的理念和制度安排。客观地讲,我国建国后建立起来的这种严格限制公民特别是农民迁徙到城市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曾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的漩涡中,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处于奔溃的边缘,土匪横行,治安状况差,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的普通社会民众最需要的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水平。在当时的条件约束下,通过把农民控制在土地上,减少城市供应人口的压力,进而优先发展城市,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历史证明是正确的选择。“新中国建国之初,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而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却十分庞大,尤其是农村劳动力不仅数量大,而且整体的劳动素质偏低。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问题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把人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人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口两类,而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配的。从宪法学角度来分析,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还存在违反平等原则及违背公民迁徙自由两大理论障碍。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违反宪法上的平等原则。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没有身份的平等,就难以甚至不能构建真正和谐的社会秩序。”22我国公民平等权由于受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附加的各种福利待遇导致公民在选举权、接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工伤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等的现象,各种稀缺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均因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而让城市居民优先甚至单独享有。“因户籍管理制度的人为划分,广大贫困的农村居民不仅得不到更多的保障,还要承受身份上的歧视,长此以往,这种涉及经济利益的经济权问题就会转变成执政权利问题。”
……….


第三章 域外人口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 21
第四章 2014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评析........... 24
第一节 国务院《意见》改革路径的亮点.......... 24
第二节 国务院《意见》的遗留问题与不足...... 28
第五章 完善我国户籍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思考....... 31
第一节 迁徙自由入宪,通过宪法明确公民的迁徙权 ...... 32
第二节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立法进程........ 34
第三节 配套制度的完善..... 37


第五章完善我国户籍管理法律制度的法律思考


中国户籍管理法律制度改革的难点之一在于我国广泛存在不同省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甚至同一省份内部的差距也非常大。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苏州市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宿迁市两者之间的差距,比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还要大。这种不平衡造成的差异性使得公民在不同的地域工作、生活所享有的权利、机会是不同的,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户口的附加价值。所以,户籍管理法律制度改革不仅仅是户口本身的突破,关键在于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如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而对这些配套制度的改革、完善,必须建立在高水平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因此,从长远计,欲彻底改革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必须逐步缩小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差距,让户口失去其原有的人口信息登记之外的附加价值。对中国现行户籍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广大民众的期盼进行渐进式的设计。“一项体制的改革必须是深思熟虑的,一项制度的出台也必须集思广益,应该在分析清楚其利弊之后,在对某些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制度或体制进行改革,切不可盲目进行。”48但我国现在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完善我国户籍管理法律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国家、社会、个人生活的各方面都应该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中。因此,不断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法治化,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落实对公民平等权和迁徙自由的尊重和保护,却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地完善我国的户籍管理法律制度。
……….


结 语


公民的迁徙权,是其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是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自由迁徙有利于社会上人口的合理流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提高公民整体的文明程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在法制社会的今天,保障人权已成为社会共识理应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公民自由迁徙的实现就必须改革我国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相挂钩的制度设计,虽然今年的七月份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提出要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登记上的区分,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决公民迁徙后各项社会福利保障等。迁徙权的确立是关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关系重大。在当前条件下,将公民迁徙权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同时在修改宪法的前提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法》,还要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一方面依法规范政府的权力,另一方面明确具体保障公民的居住与迁徙自由权。公民的居住与迁徙自由权能否实现,关系到公民的就业、收入及其他基本权利的实现,不仅关乎每个中国人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也关系到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此向全社会呼吁,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上下共同加以重视,以期问题能够得早日解决。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