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法律毕业论文范文:生态矿业园区建设的法律制度概述

发布时间:2015-01-23 15:57:29 论文编辑:lgg

第一章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与法律进程


第一节 “三率”制度下的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三率”制度作为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从 1986年第一次提出一直应用到今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施“三率”指标进行考核,能够有效地监督矿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但是,“三率”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实施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状。在 198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矿产资源法》,在该部法律中第一次提出了“三率”的要求,明确规定了“三率”制度。①该部法律只是对“三率”制度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规定统一的“三率”指标来对矿山企业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无法具体的指导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在 1987 年,地矿部和国家经委联合发布相关的文件将“开采回采率②”、“采矿贫化率③”、“选矿回收率④”列为考核国营矿山企业的指标,并规定由地质矿产部门和矿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分年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考核。自此,“三率”制度逐渐应用到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中,此为旧“三率”指标的设定。在对此规定以后,相关部门不断地探索建立矿山企业“三率”指标体系,来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但各部门对指标的制定存在着很大的意见,造成了在实际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这些指标难以得到具体的实施,矿山企业仍坚持着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
………


第二节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发展规律进一步认识的产物,是对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反思的结果,是克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①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流动模式,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模式,不断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对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规定不同于“三率”制度,其更强调要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转变矿业发展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推动循环经济的落实。清洁生产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早提出的一项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用来保护环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并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来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排放,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①为了进一步在我国落实清洁生产,在2002年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来为我国推行清洁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内容上主要是以鼓励性、促进性、倡导性的法律规范为主,突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而对于企业没有强制力,难以使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主动自愿地落实清洁生产的规定。同时,《清洁生产促进法》对于法律责任的规定非常少,只有行政处罚制裁的相关方式,没有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等,无法对企业违反清洁生产的行为起到有效地规制作用。
………


第二章 生态矿业园区建设实践及其法律问题


第一节 实践中的生态矿业园区模式
生态矿业园区是落实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发展的,在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企业主动改变传统的矿业发展模式,采用循环型矿业发展模式,并在产业园区的层面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矿业园区,只是存在着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在努力发展生态矿业园区建设,在企业内部采用循环型矿业发展模式,通过科学技术在企业内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更有实力的企业则通过建设生态矿业园区,以本企业为核心进行产业扩散,延长产业链来吸引其他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实践中企业内部循环模式和产业园区的循环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进一步落实生态矿业园区模式提供了典范。现就实践中的生态矿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是企业内部循环模式和产业园区的循环模式,对于这两种模式下分别达到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真正进行生态矿业园区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


第二节 生态矿业园区建设中的主要法律问题
通过对企业内部循环模式和产业园区循环模式的探讨可以得出,在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矿业园区确实能够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得到了不少地区和企业的推崇,棋盘井生态矿业园区的建设也为我们进行生态矿业园区建设推广提供了典范。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生态矿业园区成为热潮,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生态矿业园区是建立在核心矿山企业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来吸引相关的企业参与到生产中形成的园区模式,在园区中各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且生态矿业园区建设中所需要的规划、环评、监督管理等都需要法律制度来进行调整。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已经颁布了不少的法律规范,并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但是,在生态矿业园区建设中仍存在着规划布局混乱、环评滞后、矿业权纠纷、资金投入匮乏等法律问题,现行的法律制度无法对生态矿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规制。因此,在全国大力推崇建设生态矿业园区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所出现的法律问题,针对生态矿业园区建设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证生态矿业园区的运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


第三章 规划生态矿业园区........ 28
第一节 生态矿业园区规划制度.....28
第二节 生态矿业园区规划环评制度..........34
一、生态矿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的主要内容....34
二、生态矿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启动与审查主体.......36
第四章 保障生态矿业园区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 37
第一节 生态矿业园区采矿权管理制度......37
一、生态矿业园区采矿权设置方案制度......38
二、生态矿业园区采矿权审批发证管理制度....40
第二节 生态矿业园区绿色技术创新制度.........41
一、生态矿业园区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要求.......42
二、构建生态矿业园区绿色技术创新制度........ 44
第三节 生态矿业园区经济激励制度..........45
一、经济激励政策支持.......45
二、经济激励保障生态矿业园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建设........47
第四节 生态矿业园区监督管理制度..........49


第三章 保障生态矿业园区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生态矿业园区采矿权管理制度
生态矿业园区是以矿业为核心进行发展的,其目标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采矿权的管理直接影响着生态矿业园区的建设情况。采矿权管理是矿业权管理的核心部分,不仅是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处理由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一系列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进行生态矿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着采矿权管理混乱的状况,原有的采矿权无法适应园区建设,新批准的采矿权又不能大规模开发,这些情况导致了生态矿业园区建设无法顺利进行。要想真正实现生态矿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就必须从采矿权管理入手,针对生态矿业园区设置相应的采矿权管理制度,切合实际地规范采矿权审批,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采矿权设置方案,是在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采矿权的空间布局所进行的合理安排,采矿权设置方案是进行采矿权设置的重要依据。采矿权设置方案能够从源头上来合理布局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障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生态矿业园区中的矿山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并非所有的矿山企业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在生态矿业园区建设中,为保障园区的顺利建设,就必须对生态矿业园区的采矿权设置进行严加管理,使园区能够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生态矿业园区采矿权设置方案要在生态矿业园区规划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利用,从源头上保证生态矿业园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合理的分配,避免产生矿产资源无序开发、浪费严重的现象。

…….


结论


对生态矿业园区监督考核,要充分反映出园区内的企业实际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情况,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指标设置引导企业积极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生态矿业园区模式是在矿产资源领域落实循环经济的新兴矿业发展模式,园区内的企业不仅要实现清洁生产,同时还应当做到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四条①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但目前未能构建出一套适合于矿产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无法指导矿产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建设。而在对矿产资源进行监督考核时,原有的“三率”制度存在问题,因此应当针对生态矿业园区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指标,来对生态矿业园区的企业进行考核。对生态矿业园区内的企业的监督管理指标不应当仅局限于资源的利用,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更多地也要关注资源利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因此,在对生态矿业园区进行监督管理时,对企业进行考核要包括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以下图表示。通过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两个方面的监督考核,来确保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同时在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保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