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成年人股东概述
1.1 相关概念解析
1.1.1 未成年人的法律界定
关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分界点,各国规定根据本国具体情况是有区别的。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是未成年人,而在其他国家,例如同属亚洲,是指未满20周岁的公民。法律之所以按照年龄将公民区分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主要是因为两者的智力发存水平、心智成熟能力、观察判断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未成年人普遍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智力水平低下,法制意识较薄弱,甚至有的未成年人成为某些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具。此时,如果法律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处罚力度与成年人相同的话,则是不区分个体差异性的做法。与未成年人权益相关的法律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 12条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按照年龄又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中,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其监护人,具体是指父母,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由其他人担任监护人。
1.1.2 股东的涵义
一个公司若想正常存续和运转,就必须有股东的存在,股东是公司的基础性要素,亦是最核心要素;没有股东,就不可能有公司。公司的三大要素是股东、资本、章程,其中资本由股东贡献,章程由股东制定,因此股东是公司的精神和物质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公司因股东而存在。在大陆法系各国的公司法典、商法典或者民法典中,几乎都没有对"股东"做出明确法律上的界定,我国公司法亦不例外,而是直接规定了股东的权利义务: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21遵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股东"这一概念似乎是因为人人知晓而无须法律予以专门界定。但如若要深究到底何为"股东"时,人们大多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但似乎也并无影响。而事实上,试图综合不同法系、不同资本模式、不同公司形态、不同公司阶段、不同资本表现形式等因素抽象出共同的股东概念,的确是一件艰难之事在我国学理界对股东的具体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就是因向公司直接出资而依法享有股权的自然人、法人和国家。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持有人[2];第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向公司投入资金并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3]。因出资、继承、受赠而取得公司股份,成为公司成员的自然人、法人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41;第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指在公司成立时向公司投入资金或在公司存续期间依法继受取得股权而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就是在公司成立时或在公司成立后合法取得公司股份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5];第四,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指在公司成立时或成立后增资时向公司投资及在公司存续期间因依法继受而取得股东权利的民商法主体。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指依法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主体[6];第五,一般而言,股东是指向公司出资或取得公司股份,并以其出资或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享受权利的人[7]。以上观点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将股东定义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持有人;第二,区分公司成立时和成立后,以及股权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不同来定义股东;第三,根据公司形态的不同来定义股东,股东是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享有权利的人。但是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学说,都存在着概括不周或者不准确的地方,要将其完整的定义出来并不容易。在笔者看来倒是公司法比较明智,勾勒轮廓,具体规定其权利和义务,不去定义它,并且股东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过早去定义反而存在限定其发展的隐患。所以笔者提出股东的概念,并非想来定义它,只是试图在考虑到公司的不同阶段(即公司成立时和成立后)和不同的形态(即我闲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来列举出其主要特征,以期能反映公司股东的实践状况。
1.1.3 股东资格的涵义
股东资格,又称为股东地位,具体是指适格的民事主体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和地位。具有股东资格就意味着一方面有权享有股东应当享有的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如收益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权、转让股份的权利等;另一方面,成为公司股东也意味着需要承担与其权利相应的义务和责任[8],主要是指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资格是股东能够不受限制并名正言顺行使股东权益的相关资格保障,是确认股东身份的资格认证。公司是由全体股东集合而成的社团法人,因此,从股东资格的性质来看,其本质上是一种社员资格。笔者认为,股东资格至少应包括股东能力资格和股东形式资格两个方面:股东能力资格是拥有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是指一个"人"作为公司的股东,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能够承担作为公司股东的义务的能力。这就包含两个方面的限制:首先必须诗合法律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的不得作为公司股东的自然人和法人就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法律出于某种考虑实质上剥夺了他们的这种权利;其次,作为股东的"人"必须具有投资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行为能力,而这种行为能力的要求是否合理,笔者也将于后文加以阐述。股东形式资格则是指拥有股东资格必须有作为公司股东的公示效力文件相佐证,形式要件是股东身份为他人所认知和识别的形式,如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机关的登记备案等。作为公司股东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公示程序,而且还应有法律上规定的公示文件来确认其资格。
1.2 未成年人担任股东现状 .................................................................................13-19
1.2.1 实务现状 .................................................................................13-15
1.2.2 立法现状 .................................................................................15
1.2.3 理论界的争议 .................................................................................15-17
1.2.4 笔者的观点 .................................................................................17-19
第2章 未成年人股东资格 .................................................................................19-31
2.1 股东资格的一般认定................................................................................. 19-23
2.2 未成年人股东资格 .................................................................................23-26
2.2.1 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力.................................................................................23-25
2.2.2 行为能力与未成年人股东.................................................................................25-26
2.3 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26-31
第3章 未成年人股东面临障碍................................................................................. 31-39
3.1 未成年人股东在公司................................................................................. 31-33
3.2 未成年人股东在公司................................................................................. 33-34
3.3 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 34-36
3.4 未成年股东对证券市场.................................................................................36-37
3.5 监护人滥用权利的风险 .................................................................................37-39
第4章 我国未成年人股东制度................................................................................. 39-47
4.1 未成年人独立财产.................................................................................39-41
4.2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41-42
4.3 对隐名股东现象的规制 .................................................................................42-44
4.4 确立我国未成年人 .................................................................................44-47
结论
在我国,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实际L并无法律上的障碍,只是由于我国相关制度和规则存在缺陷,导致在确立未成年人的股东地位后没有必要的基础制度支持,诸如未成年人的财产登记制度、对法定代理人监护的监督机制等在我国几乎空白,这些制度的欠缺不仅使未成年人的权益易遭受其最亲近的人的侵害,也使公司法的发展和完善失去了不可或缺的制度支持。笔者通过对未成年人担任股东的理论和实务状况进行分析,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了未成年人可以担任股东的法律规则,澄清了未成年人不能担任公司股东的模糊认识,消除了广大投资者在面对此问题时的后顾之忧。二是暴露了我国现行法律在未成年人财产保护、监护人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及时完善相应措施。三是确立了我国未成年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方式为受赠、继承和购买股份,并分析了禁止通过发起设立的方式取得股东资格的原因。四是通过现存的问题,构建我国未成年人股东制度,制定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措施,旨在使监护人行使监护职责时,积极审慎的行使各项股东权利,诚实勤勉的履行相应义务,真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履行监护职责。从实践的角度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益提高,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一定资本的未成年人会越来越多,限制未成年人成为公司股东显然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未成年人财产的保护。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我国公司法并未对股东资格做出限制,如果限制未成年人成为股东等于剥夺了其权利能力。也使行为能力有缺陷的未成年人无法借助代理制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不符合设立代理制度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允许未成年人担任公司股东,只是应当对与未成年股东相关的各种制度进行完善,使未成年人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