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问题提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发展和成就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创新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以及科技与经济融合速度加快,国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各国争夺国际事务话语权,参与全球价值分配的重要筹码。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将创新提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国家创新体系代写一篇论文多少钱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依托,其建设以及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30年来,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以及论文等指标数量上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国家通过实施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工程,使中国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然而,与美国、日本、德国、芬兰、丹麦、韩国、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较低。不仅如此在一些权威组织测算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中中国名次也比较靠后:世界银行(WB)的KEI指数中国排名7代写代发论文7(2008年,140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ICI指数中国排名72(2001年,117国)[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TAI指数中国排名45(2001年,72国)[3]。虽然DECD的STI指数核算繁琐没有综合排名,但是以DECD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长期处于不均衡发展态势(DECD,1997;DECD,2007;EU,2000)[4}],创新资源匹配度不高,创新环境(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建设滞后成为制约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代发表论文; 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己认识到,制度安排、战略调整、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是其中还缺乏对一些具有针对性问题的解答。如不同要素是如何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哪些要素是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关键“控制变量”?在创新体系运行中不同作用要素之间呈现何种动态关系?应该向哪个创新主体投入何种要素,才能在创新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创新产出?是否存在促使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提高的优化路径?这些问题的解网上代发论文可靠吗答对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与对策设计更具现实意义。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在19世纪中期就己初见端倪。此后,克里斯沸里曼(ChrisFreeman)、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R.Nelson)、仑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体系内涵进行了界定。20世纪90年代初,以伦德瓦尔(Lundvall),佩特尔和帕维特(PariPatelKeithPavitt)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以及OECD等一些权威组织开始致力于国家创新体系功能的分析,为创新体系运行机理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注重对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测度和国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些工作将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能力研究推广到各国间比较、排序,为各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依据。与此同时,弗里曼(JeffreyL.Furman)、波特(MichaelE.Porter)和斯特恩(ScottStern)提出的FP&S模型以及胡(Mei-ChihHu)和马修斯(JohnA.Mathews)提出的M&J模型试图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国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作用路径,由此开启了国家创新能力机理研究的先河。之后又有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许多学者基于FP&S和M&J模型,对不同国家或区域的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路甫祥、石定寰和柳卸林等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综观国内外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创新体系功能分析、创新体系路径静态刻画和创新能力比较的表层,尚未进入路径提炼以及机理分析的纵深层次,因此也就难以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总体设计和针对性调整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理论研究的逻辑发展,还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都鱼待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尽快实现从静态能力测度向动态机理分析、从静态路径刻画到动态路径提炼的跨越。
首先要从理论上弄清制度安排、战略调整、研发投入、科技人才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是如何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显然,这些要素不是孤立、线性地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它们之间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制约,从而对国家创新体系运行产生综合影响效应。笔者认为,由于国家创新能力大小是衡量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高低的最直接体现,因此,首先应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导向概念框架,并以其为基础结合动态分析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以解决投入要素中哪些是决定创新体系运行的关键变量,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或者牵制的,创新资源的投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怎样的方式投入创新资源才能对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利用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导向概念框架结合计算机仿真试验,不仅可从微观层次上探讨各个要素的作用情况,而且可以从宏观角度揭示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内在机理,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从静态能力测度向动态机理分析、从静态路径刻画到动态路径提炼的跨越,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问题提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发展和成就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创新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以及科技与经济融合速度加快,国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各国争夺国际事务话语权,参与全球价值分配的重要筹码。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将创新提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国家创新体系代写一篇论文多少钱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依托,其建设以及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30年来,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以及论文等指标数量上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国家通过实施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工程,使中国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然而,与美国、日本、德国、芬兰、丹麦、韩国、新加坡等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较低。不仅如此在一些权威组织测算的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中中国名次也比较靠后:世界银行(WB)的KEI指数中国排名7代写代发论文7(2008年,140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ICI指数中国排名72(2001年,117国)[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TAI指数中国排名45(2001年,72国)[3]。虽然DECD的STI指数核算繁琐没有综合排名,但是以DECD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长期处于不均衡发展态势(DECD,1997;DECD,2007;EU,2000)[4}],创新资源匹配度不高,创新环境(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建设滞后成为制约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代发表论文; 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己认识到,制度安排、战略调整、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是其中还缺乏对一些具有针对性问题的解答。如不同要素是如何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哪些要素是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关键“控制变量”?在创新体系运行中不同作用要素之间呈现何种动态关系?应该向哪个创新主体投入何种要素,才能在创新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创新产出?是否存在促使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提高的优化路径?这些问题的解网上代发论文可靠吗答对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与对策设计更具现实意义。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在19世纪中期就己初见端倪。此后,克里斯沸里曼(ChrisFreeman)、理查德·尼尔森(RichardR.Nelson)、仑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体系内涵进行了界定。20世纪90年代初,以伦德瓦尔(Lundvall),佩特尔和帕维特(PariPatelKeithPavitt)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以及OECD等一些权威组织开始致力于国家创新体系功能的分析,为创新体系运行机理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注重对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测度和国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些工作将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能力研究推广到各国间比较、排序,为各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依据。与此同时,弗里曼(JeffreyL.Furman)、波特(MichaelE.Porter)和斯特恩(ScottStern)提出的FP&S模型以及胡(Mei-ChihHu)和马修斯(JohnA.Mathews)提出的M&J模型试图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国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作用路径,由此开启了国家创新能力机理研究的先河。之后又有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许多学者基于FP&S和M&J模型,对不同国家或区域的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路甫祥、石定寰和柳卸林等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综观国内外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创新体系功能分析、创新体系路径静态刻画和创新能力比较的表层,尚未进入路径提炼以及机理分析的纵深层次,因此也就难以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总体设计和针对性调整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理论研究的逻辑发展,还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都鱼待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尽快实现从静态能力测度向动态机理分析、从静态路径刻画到动态路径提炼的跨越。
首先要从理论上弄清制度安排、战略调整、研发投入、科技人才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是如何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显然,这些要素不是孤立、线性地影响国家创新体系运行,它们之间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制约,从而对国家创新体系运行产生综合影响效应。笔者认为,由于国家创新能力大小是衡量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高低的最直接体现,因此,首先应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导向概念框架,并以其为基础结合动态分析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计算机仿真试验,以解决投入要素中哪些是决定创新体系运行的关键变量,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促进或者牵制的,创新资源的投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怎样的方式投入创新资源才能对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利用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导向概念框架结合计算机仿真试验,不仅可从微观层次上探讨各个要素的作用情况,而且可以从宏观角度揭示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的内在机理,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从静态能力测度向动态机理分析、从静态路径刻画到动态路径提炼的跨越,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World Bank. Measuring Knowledge in the World’s Economhttp://www.1daixie.com/dxdflw/ ies [R].2008.
[2]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World Investment Report:Transnationa the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R].United Nation New York andGeneva,2005.
[3]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1:Making NewTechnologies Work for Human Development [R].2001.
[4] D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Scoreboard of Indicators 1997 [R].Pari s,1997.
[5]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Scoreboard 2007 [R].Paris, 2007.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9-21
1.1 问题提出 9-11
1.2 相关研究综述 11-18
1.2.1 国家创新体系内涵和功能研究 11-13
1.2.2 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13-15
1.2.3 国家创新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15-16
1.2.4 动态研究方法在创新理论研究领域内的应用 16-17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7-18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 18-21
1.3.1 研究思路 18
1.3.2 论文结构 18-19
1.3.3 预期创新点 19-21
2 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机理分析的概念框架 21-28
2.1 国家创新体系功能模块划分 21-22
2.1.1 国家创新体系载体模块 21-22
2.1.2 国家创新体系环境模块 22
2.1.3 国家创新体系产出模块 22
2.2 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导向概念框架的确定 22-25
2.2.1 国家创新体系载体模块和环境模块的关系 22-23
2.2.2 国家创新体系载体模块和产出模块的关系 23
2.2.3 国家创新体系环境模块和产出模块的关系 23
2.2.4 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导向概念框架确定方法 23-25
2.3 国家创新体系各功能模块要素选取 25-28
2.3.1 创新体系概念框架要素归类及量化难易程度分类 25
2.3.2 创新体系各功能模块要素的确定 25-28
3 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系统动力学建模 28-44
3.1 系统动力学在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28-29
3.1.1 系统动力学研究对象 28
3.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28-29
3.1.3 系统动力学在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应用可行性 29
3.2 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因果关系图与主要反馈路径 29-36
3.2.1 国家创新体系分析的边界条件和基本假设 29-30
3.2.2 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一般因果关系图 30-36
3.3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的驱动(输入)要素选取 36-40
3.3.1 径向基神经网络概述 37-38
3.3.2 基本假设检验以及驱动(输入)要素选取 38-40
3.4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动力学流图 40-44
3.4.1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动力学流图及说明 40-42
3.4.2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42-44
4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研究 44-66
4.1 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特征分析 44-53
4.1.1 运行路径一 44-49
4.1.2 运行路径二 49-53
4.2 国家创新体系要素预测分析 53-66
4.2.1 基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创新资源、产出预测 54-58
4.2.2 其它变量趋势预测 58-61
4.2.3 基于创新资源流动的创新产出未来趋势分析 61-66
5 主要结论及建议 66-70
5.1 主要结论 66-67
5.2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提升路径 67-70
参考文献 70-74
附表A 论文主要原始数据 74-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6-77
致谢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