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城镇化带来的新变化
自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已进入快速实施时期,这不断影响着乡村教育发展的变化。一方面城镇化带来的乡村人口向城镇快速流动现象,在乡村在校师生数量上也有所体现,对乡村中小学的教学规模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注重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这对乡村中小学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中小学原有校园进行优化设计是适应乡村校园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式。
(2)乡村发展政策提供的新机遇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政策,并将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这是我国适应新时代特点、顺应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①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就是发展各类产业,促进经济的繁荣,其中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注重乡村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是挽救乡村建设人才缺失的有效手段。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对乡村中小学进行优化设计是为了解决乡村教育更深层次的问题,促进乡村人才的培养,以此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设步伐。
(3)乡村中小学存续的新困境
本次的研究案例消泗乡中小学地处武汉市蔡甸区西南边陲的消泗乡,近年来在城镇化的影响下,该地不仅积极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而且更加重视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一方面由于其处于偏远湖区,经济产业薄弱,教育建设投入有限;另一方面近几年洪涝灾害频发,该乡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数量逐年上涨,导致其所包含的 12 个行政村的学生数量锐减,学校教学规模发生变化,全乡目前仅剩三所村级小学和一所小初共办的中心乡镇学校(即本文的消泗乡中小学)。作为典型受城镇化影响较大的乡村,急需通过校园优化设计来改善乡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17.9%提高到目前 60%左右,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左右,平均每年有 1 千多万乡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地区,城市常住人口增加了 6.4 亿多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教育建设呈逐年衰弱趋势,乡村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凸显。如何解决城镇化进程下乡村中小学校优化建设的问题,以此有效地促进城乡儿童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状况下,对乡村中小学建设的优化设计研究将切实改善乡村教学环境,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首先本次研究将城镇化、乡村教育和中小学建设三者结合,全面讨论乡村教育空间的发展可能,丰富中小学建设的理论研究。其次优化乡村教学资源,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满足乡村居民对于乡村教育建设的期待,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注重乡村人才培养,制定出城镇化进程下适合乡村中小学校优化建设的标准,避免资源浪费,在经济效益方面也有所帮助。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充分考虑乡村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乡村中小学校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使其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
图 1.2 相关研究学术关注度
2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中小学建设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其基本定义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自改革开放(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在 2013 年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各个社会层面共同的城镇化。本文主要探讨的即是新型城镇化推进以来,其发展进程对乡村地区的学校建设带来的影响及现存问题。
2.1.2 乡村中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出在国务院领导下,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②所以判定乡村中小学的主要依据为学校所处的位置。本文的乡村中小学主要指在乡镇及以下管辖范围内的公立小学、初级中等学校。目前许多乡村中小学校园空间构成都为学习与生活结合的模式,尤其是在人口规模较少、经济总量不强、区域面积不大的偏远乡村,本文的研究对象消泗乡中小学即是处于乡级行政区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农村学校,其不仅包括教学场所,还有如宿舍、食堂、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的功能区域。
2.1.3 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本旨在众多方案中求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但在环境空间设计领域,较为常见的情况则为在设计周期不能满足设计需求的完全实现时,只能根据基础设计规范按时提交设计,其设计质量差强人意且易造成各项成本的浪费,难以打造出高品质项目。因此将设计分为基础和深化两部分,优化设计则是在深化阶段基于基础层面追求设计方案进一步的合理化,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推进至今已经给乡村中小学校园带来了诸多变化,但由于乡村地方设计水平及施工建造水平不高,仍然滞留了许多空间环境问题,本文的优化设计研究则是在乡村学校已完成的基础改造下对其校园空间环境进一步提升的设计研究。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城镇化与乡村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是从 2010 年以后才开始。在乡村教育发展方面,2018 年孙伟等在《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县域教育服务设施调查与研究——以赤城县教育设施为例》一文中分析了城乡教育设施配置的差异;2019 年李杏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以 S 县为例》一文中探讨了乡村教师资源的流失现象及应对策略。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教育资源分配等层面去讨论城镇化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影响。
在乡村校园建设方面,相关文献资料不少,但主要以乡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这一政策背景开展。如 2013 年周洪新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研究》一文中总结了“撤点并校”的动因、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建议;2015年朱绪勇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平原县县乡中小学更新研究》,2017 年刘凯等的《城镇化背景下中部农区县域中小学空间集中趋势与非均衡发展研究——以河南省泌阳县为例》则是在“撤点并校”的政策背景下,主要探讨学校的分布及规划问题。这些研究主要从宏观调控角度,论述了通过乡村中小学的合理布局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
2.2.2 国外中小学设计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往往以大量的实践案例为基础,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部分研究成果(表2.1)。以欧美区域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如托马斯·希勒的《现代学校设计—百年教育建筑设计大观》,强调现代建筑中学校类建筑与现代教育的发展关系;迈克尔·J·克罗斯比的《北美中小学建筑》主张除了顺应教育变化趋势开展设计,还应通过新方式重新认识学校项目。
另外日本、新加坡等地对于中小学校的研究也颇为深入,长泽悟·中村勉的《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 10—教育设施》中以实际工程记录的方式介绍学校的建设;罗伯特.鲍威尔著《学校建筑—新一代校园》以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为背景探讨新式学校的发展。
...............................
3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中小学优化设计策略构建 ················ 20
3.1 乡村中小学建设优秀案例分析 ·································· 20
3.1.1 查帕拉尔乡村学校 ····································· 20
3.1.2 德阳市孝泉镇民族小学 ························· 20
4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中小学优化设计策略应用 ················ 28
4.1 消泗乡中小学概况 ································ 28
4.1.1 学校地理位置分析 ·································· 28
4.1.2 学校发展历史沿革 ························· 28
5 结论 ································· 37
5.1 研究与设计总结 ························· 37
5.2 反思与遗留问题 ··························· 37
4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中小学优化设计策略应用
4.1 消泗乡中小学概况
4.1.1 学校地理位置分析
学校位于消泗乡消泗街,坐落在武汉市蔡甸区西南边界。消泗乡三面环水,处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核心湖区,为洪水多发地,气候属于北、中亚热带过渡性季风,交通相对便利,人口较为集中。学校服务 7 个行政村,覆盖人口 2.1 万人。
图 4.1 学校地理位置
5 结论
5.1 研究与设计总结
本文通过整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以来城乡人口结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受教育水平、教育财政支出、中小学在校学生及专任教师数量、乡村留守儿童在校学生数量等年度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城镇化对乡村中小学建设既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有限的乡村教育发展政策给乡村中小学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并促使各项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负面影响主要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产生的,导致了乡村教育建设人才缺失,乡村中小学的建设发展呈逐年衰弱趋势。
通过对案例实地调研,乡村中小学校园优化设计的需求可按照使用人群分为教师需求、学生需求及乡村居民需求三方面。教师需求主要体现在办公空间布局组织的调整和生活空间的质量提升;学生需求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的多学科全面发展对空间的灵活性做出了要求,活动空间的丰富性及安全性也有待提高;乡村居民的需求则主要针对校园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等方面。
基于安全性、功能性、文化性这三点原则,乡村中小学的优化设计策略主要分成改造型优化、植入型优化、校园模块生成这三大步。改造型优化主要涉及平面布局的灵活调整和内部结构的合理重组;植入型优化则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和校园文化的塑造;最后生成“校园教学+”、“校园生活+”、“校园生态+”这三大模块以便针对后续的发展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改进。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推进到 2020 年将进入下一阶段,在这期间提出的发展政策给乡村中小学建设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但乡村中小学建设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与城镇还存在着较大距离。城镇化推动了乡村教育建设的发展,而乡村教育建设则反映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新阶段注重乡村校园的优化提升,促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