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行业人力资源岗位画像探讨

发布时间:2021-06-02 22:01:15 论文编辑:vicky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自适应平台开发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人工智能的人岗匹配,胜任力研究,用户画像与岗位画像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测评数字化,匹配自动化,智能推荐技术都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更多专家参与进来,将传统的人力资源行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8 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工科产学研联盟联合发布了《中国 ICT人才生态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7 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 765 万,2018 年、2019 年 ICT 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
进入 2020 年,全面进入 5G 时代,对 ICT 人才的需求更是出现井喷现象。与人才需求相对应的是大量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包括一些 ICT 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就业困难。一边是大量的人才缺口,一边是大量的求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社会需要答案,高校需要答案,企业特别是 ICT企业需要答案。
一些教育专家总结,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教不出企业需要的学生来,所以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和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人才。通过对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和学校的调查发现,有教育的问题,也有企业对人才认知的不足。
胜任力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 1973年正式提出,大范围兴起于美国,是用管理学概念来描述个体在某个岗位或职位取得合格绩效的潜在特征。近三十年来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1]。最近几年,国内各行各业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涉猎,但涉及到 ICT 行业,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企业管理人员身上,而且建立的大部分都是通用模型。专门针对企业一线人员的胜任力研究少之又少,特别是研发、工程、营销、设计等特定岗位,这些岗位不仅人员需求规模大,而且对岗位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课题将研究对象选定为 ICT 行业中需求量较大的研发、工程、营销、设计等岗位员工的素质、能力和思维等胜任特征进行归纳研究,并尝试着构建相关岗位能力匹配模型。
....................

1.2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在 ICT 行业中,各单位一线岗位占比普遍高于 70%,与制造业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线岗位特别是研发岗位属于知识密集型岗位,针对这一类岗位的胜任力研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在 ICT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从岗位说明书到人员招聘,从培训到晋升,从绩效考核到素质测评,岗位胜任力研究、岗位画像构建、岗位画像应用对企业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领域,70%以上的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几乎全部的高职院校都面临着专业培养方向模糊的问题,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岗位画像研究能够给高校提供培养人才方向上的指导。
在线教育领域,具备个性化教育解决方案的领域,如何才能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化匹配呢?用户不知道、不理解、不明白各个岗位的要求自己是否完全匹配和符合。这就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智能推荐技术,进行岗位画像和用户画像的智能化匹配,通过匹配指导用户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需要锻炼的能力。所以构建 ICT 行业岗位画像有重大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岗位画像的现实需求
人才招聘网站需求:今天使用网络进行招聘,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相反几年前的线下招聘会已经几乎没人了,并且网络招聘成为了企业招聘人才的首选方法。通过网络进行招聘,只需花费较低地本钱而且能很快见到效果,并且没有地域限定,正是这些网络招聘的方便吸引各大公司和企业转向网络招聘。
近年来大数据环境下的用户画像分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的重要方法,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不断加大对用户画像分析方面的研究力度。对于用户画像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研究领域体现出不同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
对人才网站、对招聘企业、对求职者建立精准的岗位画像都有现实的需求,通过对 BOSS 直聘、智联招聘等国内最顶尖的人才招聘网站进行分析发现,ICT行业岗位划分、岗位界定、胜任力模型都存在较大问题。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和相关概念

2.1 岗位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
岗位胜任力是完成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任职条件,能力、素质和知识以及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岗位胜任力是以岗位人员任职资格为依据,以事实工作为基础的考评方法,它主要强调的是“能干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认证的依据就来自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本课题主要通过对 ICT 行业中需求量较大的研发、工程、营销、设计等岗位入手,分岗位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岗位画像。
胜任力模型,就是单个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素的组合,主要分为素质、能力和思维方式等几个维度。这些维度必须是可衡量、可测量的。
胜任力模型通过对个体进行综合测评,为单位选人、用人等人力资源管理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为重要的岗位找到合适的人,主要应用于人员甄选和人员选拔两个方面。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这里拿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进行研究:
(1)组织内胜任力生命周期模型
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见图 2-1):胜任力影像、胜任力诊断、胜任力开发和胜任力监测[17]。模型包括了从组织内部首先形成胜任力概念,到提出胜任力管理规划,再到确定岗位胜任力因素,最后完成测评和开发的各部分内容。该模型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胜任力的测量进行评估和反馈等。
图 2-1 早期胜任力生命周期模型
图 2-1 早期胜任力生命周期模型
............................

2.2 用户画像理论
2.2.1 用户画像概念
百度百科定义
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最为浅显和贴近生活的话语将用户的属性、行为与期待联结起来。作为实际用户的虚拟代表,用户画像所形成的用户角色并不是脱离产品和市场之外所构建出来的,形成的用户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产品的主要受众和目标群体。
维基百科定义
A user profile is a visual display of personal data associated with a specific user,or a customized desktop environment 。用户画像就是与该用户相关联的数据的可视化的展现;
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用户信息标签化。
显然维基百科的定义更直观更易懂,我们需要的是了解怎么将用户的信息标签化即可,为了更直观更易理解,举个例子:
一些用户的信息,男生还是女生,20 岁还是 22 岁,来自山东还是来自河北,性格内向还是性格外向,可以分别归纳到“性别”、“年龄”、“籍贯”、“性格”来表示。“性别”、“年龄”、“籍贯”、“性格”这些就是这个用户的标签也可以理解为用户的特征。
表 3-1 研发类岗位汇总表
表 3-1 研发类岗位汇总表
................................

第 3 章 ICT 行业人力资源岗位画像构建....................17
3.1 ICT 行业介绍及人力资源岗位分类............................17
3.1.1 ICT 行业简介..........................17
3.1.2 ICT 行业界定..........................17
第 4 章 ICT 行业人力资源岗位画像应用......................32
4.1 ICT 行业人群特征...............................32
4.1.1 用户数据分析.......................32
4.1.2 用户测评........................32
第 5 章 ICT 人力资源岗位画像研究总结与展望................................46
5.1 论文总结与收获..................................46
5.1.1 ICT 人力资源岗位分类.................................46
5.1.2 岗位标签设置....................................46

第 4 章 ICT 行业人力资源岗位画像应用

4.1 ICT 行业人群特征
很多时候格子衬衫和 ICT 工程师关联起来,特别是软件工程师都喜欢穿格子衬衫,这难道是巧合吗?通过岗位画像分析,就能够找到清晰答案。
ICT 行业用户画像特别是研发工程师的用户画像似乎是社会上一个标签鲜明的群体,每当提到技术研发工程师,给人的第一印象:不爱说话,比较内向,木讷,不修边幅,经常加班抗压能力强等等。
通过分析这一类人群的特征,进行用户画像建模,就可以清晰了解这一人群的鲜明特征。
4.1.1 用户数据分析
为了数据分析更准确,作者所在公司就业部门分析了近四年就业数据,在近5000 个样本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首要发现就是成长型思维对于个体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素质、其他能力和其他思维方式。为验证此发现的有效性,通过对补充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更加印证该发现的有效性。其次对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做了解释。另外在进行数据调研和分析过程中发现不少用户不知道自己在素质与能力方面已具备某些特质,而这些特质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测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发扬自身已有重要特质,训练和培养弱势特质。
......................

第 5 章 ICT 人力资源岗位画像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与收获
论文基于实际的应用系统——核桃 AI 而来,详细记录了系统设计的前后过程、理论依据和实现方法。研发过程中发现网上资料偏少,很多时候需要团队自己探索,从软件研发到测评部门的测评设计,到实验验证部门的测试与验证,前前后后大约投入人力 30 人次以上,参与验证的学生超过 3000 人,耗费资金超过300 万元。在系统研发及设计过程中也有不少新发现。
5.1.1 ICT 人力资源岗位分类
拿到 ICT 岗位分类需求后,团队迅速查找了各种资料,分析了几乎所有的人才招聘网站,发现分类都不合理,都有弊端,于是组织人力,组织了几乎所有ICT 行业的工程师参与了分类与整理,新整理的 ICT 行业岗位分类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5.1.2 岗位标签设置
要评估一个岗位,设计岗位画像和用户画像,选取哪些评估维度,设计那些标签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团队组织专家讨论论证,最后确定几个大类,以及几十个评估标签,能够有效体现岗位与用户的特征。
5.1.3 评估测评
评估测评是花费精力较大的一个版块,主要在于测评的优化。团队组织了大量的学生进行测试,拿到数据后不断进行优化,最终设计的测评能够非常精确的发现一些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特有特质,也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并且在核桃AIApp 上上线了相应的测评板块,后续会进行收费测评。
5.1.4 测评结果数字化
无法进行数字化,软件系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数据比对,就难以有效利用各种数据。从 ICT 岗位画像构建数字化,到用户画像构建数字化,再到测评结果数字化,一切都是实现智能化胜任力人岗匹配的重要环节。如何进行数字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最终团队逐步实现了从画像到测试结果的全过程数字化。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