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叙述之人文关怀——日剧死亡的审美表达

发布时间:2014-12-29 17:48:55 论文编辑:chenhuixia
第一章死亡与审美表达

 

第一节人类的死亡意识与表达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最终站点,任何人自诞生以来都向着这一终点不断靠近。人出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开始清楚地区分“我”与他者,而与此同时也开始认识到“我”与他者的相似性,即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当“我”经历了越来越多他人的去世,看到了世间万物的消失与更替,也必然认识到与他们具有相同性的“我”将不可避免地死亡、消失。在意识到这点之后,人的死亡意识便己产生,并伴随一生。死亡之所以让人感到恐惧与困惑,其一重要原因即是它的不可经验性。作为人的个体体验,我们对它的所有感知都来自于周遭他人的死亡现象,我们既无法从他人的死亡经历中加以学习,更无任何经验可言。而死亡这一最终归向却又确定无疑,且让人触不及防。因此这种种的不可预知便让死亡成为人类生命中被阴影笼罩的神秘时刻。尽管最近医学与心理学出现了一些濒死体验的描述与研究,但真正的死亡体验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死亡来临时,人的意识也随即消失了。
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说过:“人性特征在于人能构建思索超越其自身在世上生中一记载:秦始皇东巡琅邪,“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对于不死信存的能力,即想到死。当我们意识到死亡的存在,必然会想超越死亡,征服死亡恐惧带来的威胁。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和隐藏在心底的对死亡的本能反抗,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对抗着死亡。在文明尚未被点亮的远古,大自然是深奥的、强大的、残酷的,在它面前的人类,渺小、脆弱、无力。自然灾害、疾病、意外随时都能夺走人的生命,那时候人的生命格外脆弱,寿命极其短暂,于是人们开始借由巫术、神话、宗教来寻求一条通往无死境地的道路。
...................

 

第二节死亡与文艺之美
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和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使他们对任何细微的刺激都格外敏感。生存欲望和死亡焦虑,无疑是任何时代、任何种族、任何地域的人们都难以逃避的共同课题,而死亡意识的存在影响着人生的走向,牵动着人们的情感。
当生命终结到来之时,人生的一切皆在瞬间化为虚无。这种无法排遣的焦虑成为激发文艺创作的一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意识也正是促使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形成的心理机制之一。
在西方,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自古希腊悲剧起,由来已久,它渗透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在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历经命运带来的不幸和痛苦,在不断与灵魂对话、与社会反抗之后,仍旧改变不了一步步走向毁灭的结局。这种毁灭带来的是震撼人心的痛,但同时它又突显了人性的高贵。在西方文化中,生与死是二元对立的,非生即死,非死即生。人死后的灵魂或升至天堂,或下至地狱。生与死、善与恶之间的激烈冲突强化了悲剧的审美价值,为善而死,而真理而死成为对生命神圣的最高赞美。《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等西方悲剧,所展现的都是个人与命运强烈冲突的悲剧。主人公在对命运的反抗下一步步走向毁灭,但正是在这个走向灭亡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对世界、对生命、对灵魂的领悟,彰显了人性的崇高。
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死亡之美的经典之作。它描绘的是法国革命家马拉被杀手在家中浴社里刺死的场景。马拉因皮肤病的原因不得不经常泡在水里,在他被刺杀的前一刻还一如往常地泡在浴虹中工作。
.......................
  
第二章死亡与叙事的可能

 

第一节爱与死的浪漫悲歌
当朔太郎再次回到故乡,打幵记忆之门,一步步走过当年的小路时,他开始重新去感悟爱情与人生的意义,最终跨越过了死亡与伤痛的鸿沟,走出亚纪去世的阴影。爱情与死亡是文学和艺术亘古不变的永恒命题。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中,对爱的描写与歌颂同样也带着“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
无论是对爱情萌动时纯真美好的讲述,还是对人类爱欲本性的深究,他们总选择以走向彻底毁灭的定势来肯定生命与爱存在的价值。爱情的崇高与神圣似乎也只有在碎裂、残缺的形态中才能真正突显出来。
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影视剧中最乐于言说,也最善于演绎的一种模式。两个相爱的人因一方的离世而天人永隔,相同类似的老套情节总是在不停地重复上演。《情书》、《恋空》、《美丽人生》、《神啊,请再给我一点时间》等等大量影视作品都沿用这一套路。2004年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的日剧《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是这一系列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尽管依旧是重复了百遍的雷同故事,但该剧一播出就获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并一举拿下第42届日剧学院大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等九项大奖。《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讲述的是34岁的男主人公朔太郎17年以来一直逃避初恋女友亚纪的去世,将自己封闭在过去世界的故事。
以人的彻底毁灭为表现对象一直以来都是西方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的主要表现方式,且悲剧作为一种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被置于精英文化的高雅殿堂。
................

 

第二节个体死亡与现实的宿命抗争
同时以拯救生命的医生的死亡为结局,更是将宿命下个体的激小与存在的价值展现了出来。而主人公们面对自己即将面临的死亡所做出的选择,也反映出了他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这也成为此类电视剧的一种审美定势。日本电影一直被认为是多愁善感的,这种物哀的审美倾向来源于日本人强烈的个人危机意识。日本社会是一个等级分明,并按照严格的规范组织起来的社会。比起西班牙人的热情、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自由,日本人显得过于严谨、古板,更受传统规范与理法的约束。同时在这个等级制的社会中,日本人的生活被限定在一定的情感幅度之内,欲望被压抑,他们通过不快和伤感来感知外部世界,产生多愁善感的情怀,以实现一种对于人生的情感宣泄。说起多愁善感,一位日本影评人试图总结出一种看法。他说,默片时期时代剧的感伤总是属于一种虚无的感伤,而反映当代生活的默片的感伤,至少是发自真情实感的感伤。为了排遣这种危机焦虑与过分伤感的情绪,在表现当代生活的影视剧中,创作者也往往会围绕着这样一种个人危机来建构一部作品,电视剧也不例外。
山崎丰子的小说《白色巨塔》五度被搬上电影、电视屏幕。故事在象征着崇高无论是财前还是里见,他们都执着于各自的坚持和信念。最终财前因癌症而去世,但面对着生命的激情与矛盾,他们直到最后一刻,都在为维护这短暂的生命庄严和价值而努力。
在剧中时常回响着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基督教名曲《Amazing Grace》,它以音乐的叙述为复杂的人性里谱写了神性的音符。此外,在同类型以医院为背景展开的医务题材剧中,从早年的《回首又见他》到由渡边淳一小说《无影灯》改编的电视剧《白影》,都以对现实的批判、人性的揭露展开叙事。
....................
第三章对死亡之美的追求..........................................19
第一节死亡人物与审美表达......................................22
第二节死亡意境与审美建构.....................................24-
第三节声音与死亡之美的交织.................................29-
第四章当代语境下对传统死亡意识的消解与重述....35-
第一节同源共生的审美取向转变.............................35-
第二节荒诞、戏塘式的后现代死亡..........................37-
第三节多元化表达手段的融合...............................39-
...................

 

第四章当代语境下对传统死亡意识的消解与重述

 

第一节同源共生的审美取向转变
在日本,文学、电影与电视剧一直是以共生的状态而存在的。文学为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题材,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获得了大众认可之后纷纷被搬上电影银幕、改编成电视剧。这些原本就拥有高关注度的题材,已具备一定广度上的社会认知与情感认同,利用这些大众熟知的文本进行创作一方面能取得较好的收视率,一方面他们在艺术上的表现也保证了影视作品的欣赏价值。且从日本电影的诞生之初看起,电影本身在起步阶段就吸收了舞台剧、歌舞伎、小说、传统戏
剧等众多日本文艺形式。所以在日本影视作品中同题材的改编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着不少同源共生的作品。例如《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华丽一族》、《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失乐园》、《白夜行》等等。荣格曾有这样的观点:“即使重复发生的事情虽然略有不同,但是却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见解与看法。”⑴影视作品也如此,在保持原文本审美风貌不做大改动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翻拍、重拍,这种自我复制的过程实际上也带有自我更新的性质。故事中为人熟知的故事情节,叙事元素随着时代的推移与叙事媒介的变化,对其中表达方式的改变与审美元素的置换,也会创造出有别于以往的审美效果。“死亡”是文学艺术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范畴内对它的解读与途释也都各有差异。在日本电影中,对死亡的表现与探究是其长久以来的传统,且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死亡审美意识。
..................

 

结论

 

死亡表达一直是日本影视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当代电视剧话语语境中,这种对死亡的讲述无论是在经典题材的重新演绎下还是在具有时代特色的当代题材表述中,都成为展现日本社会境况与个体情感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死亡作为叙事元素、作为表现手段、作为言说主题,在日本的电视剧中已形成了特定的叙事风格,成为日剧的一种审美特征。
日本独特的死亡文化与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死观有着其深远的历史、地理根源,日剧中的死亡主题体现了日本人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对死亡之美的追求也映现出了日本人独特的死亡意识与审美倾向。任何一种艺术的创作与表达,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脱离它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尽管“死亡”如同民族的印记一般融入到日本人的血液里,且它们在长久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稳定的死亡审美意识。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对死亡的表述与死亡审美的表达也不断进行着自我的更新,呈现不同的审美倾向。死亡之美在日本影视剧中也同样经历了一番发展与变化,在对传统美学意识的继承与新的审美取向的萌生中,映现出了日本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转变轨迹。例如一些以血腥、暴力场面为审美特征的死亡叙事,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社会制度与公义丧失的嘲讽。而这一类型的影片在五六十年代的电影中就风靡一时,被称为“野寇崽剧”(yakuza—diga)即黑帮片。
在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变革转型与西方思想文化的侵入,使得传统的价值观与信仰遭到威胁。这些影片在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叙事中,达到对民族道德价值体系的重申,在暴力与死亡的毁灭中,体现出从武士道精神传承下来的“义理”与“荣誉”的现代法则与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