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尔雅篆刻创作意识及艺术风格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4-12-19 15:26:58 论文编辑:jingju
第一章邓尔雅襄刻艺术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邓尔雅的生平及交游
邓尔雅(1884—1954),原名溥,又名万岁,字季雨,号尔雅(疋),别署绿绮台主、风丁老人、宠恩,室号绿绮园、邓斋。1884年生于东莞,为晚清名儒邓蓉镜第四子,明万历东竞篆刻名家邓云霄第十一世孙。幼承家学,少时即学习文字、书画、篆刻。这在《邓斋印可》自序中有所阐明,“尔雅小时入塾,先兄长余六岁,师教兄以《文字蒙求》、《说文部首》诸书,因得旁观窃听,略知六书体例,乃比人为早,后捉刀嬉戏,童心颇顽,加以家有藏书,凡关于篆印之属,偷得余闲,辄手一卷,稍窥门径,随解刻划,摸而不舍,直以石材代玩具。” 十五岁时,其父任广雅书院第四任院长,邓得以求学于书院,受教于黄绍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邓尔雅以后的篆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三岁赴日本学医,后转学美术,次年回国。
二十四岁参加邓实、黄节等所组的国学保存会,同年与潘达微同办同盟会及国内第一份机关刊物《时事画报》。后加入“南社”广东分社,并于1917年被公推为南社诗主任。三十岁时响应黄宾虹在上海创办的以研究鉴赏我国历代书画文物为目的的“贞社”,并与黄节、蔡守等创办贞社广州分社,同时与蔡守编有《贞社同人印课》。1918年与易大厂、李尹桑在广州创立濠上印社。1920年与易大厂、卢乃潼、李研山、潘和等在广州正南路组三余印学社。1922年定居香港,后仍与大陆学者、艺术家有着过密的交往。1954年逝世于香港。成为香港前辈印人“香江五老”(邓尔雅、罗叔重、冯康侯、陈语山、卢鼎公)之一。
......................

 

第二节邓尔雅蒙刻创作意识的形成
一、家族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术渊源对邓尔雅在治学理念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父邓蓉镜曾为同治甲子举人,历官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右春坊右中允,历充丙子会试同考官、己卯顺天乡试同考官、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京察一等,署理江西按察使等职务。退居故里后被张之洞聘为广雅书院的院长,邓尔雅得以在广雅书院学习,受教于黄绍昌先生,与黄冷观、陈禮曾孙陈之达为同学。而黄绍昌先生当时受张之洞之聘为广雅书院文学馆分校长,曾是清朝粤中大学者陈遭的学生。另外,邓尔雅曾整理过陈澧平日读书手记,后又得到陈澧读书手记抄本六百册,这对邓尔雅接受陈禮的学术思想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
陈禮(1810——1882),字兰甫,世称东塾先生。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官河源县学训导。是清末岭南少有的大学者之一,著有《摹印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东塾读书记》等。其中《摹印述》是作者关于篆刻一道心得体会的散论。对于篆刻,东塾先生非常注重小学功底。“……刻印,余谓此秦书八体之一,谓之摹印,古人小学之一端也。古摹印,既有师法,故文字精雅。为物虽小,而可与鼎彝碑版同珍,后人为之不能及也。不讲小学,不能作篆书、隶书故也。”①这种对小学修养的重视与邓尔雅在用篆上的严谨性息息相通,想必邓尔雅在治学方法上深受东塾先生的影响。
深厚的家学渊源和良好的教育可能对邓尔雅在蒙刻艺术创作上并无太多直接关系,但对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以及治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

 

第二章邓尔雅築刻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色

 

第一节邓尔雅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个艺术家风格面貌的演变和形成,是要经过毕生的精力去探索和实践才实现的。其中,时代背景、师承、阅历和涵养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研究邓尔雅篆刻艺术的形成背景时,上一章已分析了对邓尔雅影响最大、最关键的两位重要人物——邓石如和黄牧甫。除此之外,邓尔雅还对大量的古印式进行了学习、借鉴以及在印外广泛汲取营养。本节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分析邓尔雅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大量对古印式的学习和借鉴
邓尔雅在受黄牧甫及黢山派诸家影响的同时,他还对历代传统的印式进行的了临摹和借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仿古玺、秦汉印、玉印、鸟虫印、肖形印、押印等古印形式,同时他还对印章艺术古往今来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其在《治印偶成》诗中可谓对自秦印至流派诸家都做了系统总结,云:“秦室如名姝,汉印如良师。妙好文凤鸾,庄严幡缡變。秦疏而汉密,半通铜陆离。剩墨拓款识,紫泥媳燕支。谱录狂采搜,旁及六朝碑。
彭彰炳三代,刀币参鼎彝。校雠仓箱许,专瓦亦靡遗。屈曲数残剑,朴茂推封泥。既储尚方镜,亦弃殷虚龟。六书《州·五擧》,诲我极矩规。田黄夫容白,章押纷斑追。金石镇不舍,刻画臣能为。斯翁後千秋,直至小生时。吾家完白公,前辈私淑私。四体俱绝世,孰能测精微。同时有巴胡,神品逊高奇。近人吴与黄,邓派此其枝。父执赵撝叔,古雅杂媚姿。取法贵乎上,七家宁足仪!有笔兼有墨,印学实在斯。大巧貌若拙,此意无人知。彼列不任厕,密尔自娱之。室人及子女,暇余习旁窥。闺房以印传,昔有钿阁姬。雕虫试小技,朗朗若列眉。治印如治国,如此倒好嬉。”
.................

 

第二节邓尔雅篆刻艺术的特色
一、多变的字法
马国权先生在《邓尔雅先生的艺术成就》一文中云:“印艺的变化,往往与篆法有密切关联。(邓尔雅)中岁以后,印缘妙境,古玺巧于离合聚散,汉印一路则于平正之中而寓奇_,皆富动感,盖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所形成。”的确如此,字法的多变对邓尔雅蒙刻作品中丰富的印面表现起重要作用。但他对字法的变化是在整体章法的需要下进行的,也即是说,邓尔雅在处理字法和章法的关系时,字法是服务于章法的。由于章法的需要,他可以将字的结构进行夸张、变形、增省、修饰等,以致使他的印面表现比黄牧甫更具设计化的倾向。
(一)深厚的古文字功底
邓尔雅独特而丰富的印面表现,得益于其对印外材料的广泛运用。而“印外求印”的前提是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书法的驾驳能力。邓尔雅从小就受家学熏染,潜心于小学,凡见到天下奇字都会进行精心记录和考究。深厚的古文字底蕴,对邓尔雅广泛的汲取印外材料以及化育于印内提供了保证。邓尔雅在《摹印》诗中云:“读破古文千万卷,昆吾神刀自精严。”②《治印示儿辈》中有:“大巧浑如拙,小学必先通。俗伧不识字,捉刀非英雄。”⑨黄苗子先生在回忆邓师时记录:“先生嗜抽卷烟,口袋里装满了小方形的卷烟纸。对于先生,这小纸片不单纯是抽纸烟用的,他在读书(甚至在朋友书斋谈天,或茶馆读报时)发现对他有用的资料,就马上拿出卷烟纸片,认真地抄下来,我当时不懂得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先生说:做学问的人,凭的是资料,资料要一点一滴去积累,小纸片儿积得多,把它分类整理出来,就是你最宝贵的资料了。”④也就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使邓尔雅打下深厚的古文字基础。
....................

 

第二章邓尔雅蒙刻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色.....................8
第一节邓尔雅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8
第二节邓尔雅篆刻艺术的特色......................................16
第三章邓尔雅篆刻艺术的生命力..................................28
第一节邓尔雅篆刻艺术的创作理念在当代的延伸.........28
第二节邓尔雅与当代篆刻.............................................32
一当代篆刻的主要特点.................................................32
二邓尔雅与当代篆刻的异同及其局限性......................32
................
 
第三章邓尔雅築刻艺术的生命力

 

第一节邓尔雅篆刻艺术的创作理念在当代的延伸
作为夥山派的重要传人,邓尔雅的篆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并不呈正比,可以说影响范围非常局限。原因有三:其一,作为夥山派的继承者远不如其开宗立派的创始人黄牧甫的功绩之大,他只是这一流派的受业者而已;其二,由于他一生在印外的取材上都进行着广泛的探索,产生了非常丰富的艺术面貌,但同时也显得冗杂,不够统一;其三,其38岁时即移居香港,虽仍与内地保持着联系,但地域的更加偏远不易后世的学习和挖掘。
在篆刻艺术面貌上受邓尔雅影响的主要是他的家人、亲属和弟子。在他的《东莞印人传》诗中有:“我家篆刻寻常事,不断相传有印人。”其妻子(图七十)、子女受其熏染,皆能操刀治印,而且在印面和边款的风格特征上对邓尔雅模仿的微妙微俏。其外甥容庚(图七十一、图七十二)、容肇祖昆仲,不仅在印风上直接承袭邓氏,在治学理念上亦深受他的影响。容庚《金文编?序》有记:“民国二年,余读书于东堯中学。四舅来寓余家。余兄弟课余恒与据方案而坐,或习篆、或刻印,金石书籍拥置四侧,心窃乐之。读《说文古箱补》、《缪篆分韵》著书,颇有补遗之志。”受他影响的弟子也多局限于岭南地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邓尔雅创作观念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前瞻性,在当代他的这种创作观念也越发地显现出它的价值。如果说其家人、亲属在篆刻艺术面貌上对他进行了承袭,那么,当代一些篆刻家在创作观念上则与邓尔雅产生了共鸣,或者可以说当代篆刻创作是在赵之谦、黄牧甫等开辟的“印外求印”这条宽阔的大道上继续前行。
..............................

 

结论
本文着重从创作思想和作品形式两个方面着手对邓尔雅篆刻艺术进行了个案的研究。通过对影响邓尔雅篆刻艺术创作的思想源头进行探源,得出清中叶以来由邓石如幵启后经赵之谦、黄牧甫发展的“印从书出”、“印外求印”思想是影响邓尔雅篆刻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得出他的作品早期主要受邓石如以自家小篆入印的影响,同时邓尔雅又醉心于黄牧甫平实、整饬而又富于安排的印面风格,最终归依于黄牧甫派系;除此之外,邓尔雅还对古印式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印外丰富的素材,创作出了多样而富于变化的印面形式。
邓尔雅通过广泛的印外取材,以及在章法和字法上“布白几何任安排”式的巧思布置,使印面形式更趋装饰意味和设计倾向。他的这种创作观念实得益于黄牧甫,然而又对黄牧甫的这种手法进行了发展和强化,使得他的篆刻艺术面貌在形式上与黄牧甫及黟山派其他印人拉幵了距离,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艺术风貌。在今天看来他篆刻上的很多形式仍“时有新意”。
当代篆刻创作在大量金石资料的不断出土、展览展示方式的转变、西方艺术思潮的渗入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审美和表现形式上己与前人有了闩新月异的变化。在入印文字上,从印外进行极力地拓展和探索,尤其是新出土的文字样式很快被篆刻家运用到印面中来,以期通过这种捷径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在印面形式上,通过强化块面、几何形的分割组合,表现出对印面空间性的注重。当代篆刻表现出的这些特点与邓尔雅有很多相通之处。........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