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昆曲剧研讨社论昆曲艺术之传承

发布时间:2014-10-12 09:03:15 论文编辑:jingju
引言

 

一,正名
在展开本论文之前,须先把论文题目中的“昆曲”作一番辨析。胡忌、刘致中的《昆剧发展史》以“昆剧”指称研究对象,认为:“昆剧,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吴歒'、`雅部'等各种不同名称。这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和某些写作者习惯用词使用不同的结果。”以“昆曲”为“昆剧”的曾用名,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且“南音”、“吴敵”、“雅部”等名称,都是在特定情境中作为昆曲的代称,皆出现于诗文和书名当中。“雅部”与“花部”对称而指昆曲、是“依他起”的概念,都不可一概而论。“南曲”则是以昆曲艺术的南、北曲的一部分指称全部,则不知出处。该书对此种艺术形式名称的界定,有不够严谨之处。
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的论点则较为准确,虽然它也以“昆剧”名书,并在“昆剧”词条中认为:“昆剧,又称`昆腔'或`昆曲',是以昆山腔演唱南北曲剧本,并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精深的表演艺术体系的民族戏曲古典剧种。明清之际,习惯上都把它叫做昆曲或昆腔戏(昆戏),清代中叶开始称为昆剧。此后昆腔、昆曲和昆剧三个名词互相通用。”
《大辞典》在“昆曲”词条中又认为:“昆曲,原称昆腔,现称昆剧。....此后(笔者按,指《综纱记》之后)的昆腔剧本均为曲牌联套的体式,又称曲本,所以兼釆南北曲的昆戏便称昆曲。昆曲的概念不仅指声腔,而且也指剧本并包括演出,成为剧种的名称。”
........................

 

 

二、十年以来昆曲的保护、传承成果

 

在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奏早已 始。如,在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中,就己经提出了保护民间创作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议;1997年11月通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确立了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制度;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了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思想基础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然而“秋气不惊堂内燕”,这一系列工作并未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
2001年5月18円,中国的昆曲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首批入选的19个项目之一。一时间,长期为着昆曲艺术的传承而惨淡经营的人们为之扬眉吐气,也拉开了我国昆曲保护工作和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此后,我国的昆曲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首先是在以往措施的基础上,各级政府或是加大支持力度,或是采取新措施, 展了一些切实有力的保护工作。
2004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工作有: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与整理,昆曲新剧目的创作,优秀折子戏的录像,昆曲的普及性、公益性演出,资料的抢救、保存与展览,昆曲人义的培训及奖励,进行国际间艺术的交流及考察,举办有社会影响的昆曲活动,以及加强宣传、落实经费等。同时,成立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领导小组,设立了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专家委员会,设立了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专项资金,还要求昆曲院团所在地的相关省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
 
第一章曲友对昆曲艺术的历史贡献

 

要真正认识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与坚持活动多年的意义与价值,必须将其放在一个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观照。概括言之,曲友对昆曲艺术的历史贡献有:技艺研究与传习,词曲、剧本创作与搬演,理论研究与文献保存,“绝”学维系与传承。

 

第一节,技艺研究与传习
学者陆萼庭在《昆剧演出史稿》中认为,明人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抬出黄旅緯、顾坚作昆山腔的“远祖”、“近宗”是文人“托古改制”的故弄狡絵,那么改造昆山腔的功劳,自然要落在“立昆之宗”的魏良辅头上。《昆剧演出史稿》认为,“魏氏应当是一个半知识分子”、“兼能医”,并非职业演员,因此我们可以说,并非职业戏曲演员开创了昆曲这一新的戏曲形式,而是爱好戏曲的文人。魏氏之传,有梁辰鱼字伯龙者,第一个为昆腔撰写散曲和剧曲,有《江东白芒》和传奇剧本《综纱记》传世,而据明人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记载:“往见梁伯龙教之度曲,为设广林大案,面西向坐序列之”2,则梁氏又是曲社“桌台清唱”形式的开创者了。
昆曲先有曲后有剧,最初就有“清曲”(或称“清工”)和“剧曲”(或称“戏工”)之分。专门研究声腔,讲究咬字、吐气、运腔的歌唱家,称为“清曲家”;而连带表演、做工、敷衍戏剧故事者,则属于艺人伶工了。二者之区别,如洛地先生言:“这类`以文化乐'、`依字声行腔'的`曲唱',是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文体学、文字学、文学、音韵学、音乐学积累的产物,只有对传统文化有相当造诣的清曲唱家才能把握,确非一般艺人所能理解、所能掌握的。
...................
 
第二节,词曲、剧本创作与搬演

 

一, 词曲、剧本创作
昆曲所唱内容包括散曲和剧曲,其创作主体非并职业的昆曲演员或者专职剧作家,而是以创作自娱的文人士大夫。剧本作为一种文体,在"名士”中间 始受到重视,编戏成为一项时髦的活动。明万历间,齐恪为陈与郊《櫻桃梦》传奇作序云:“近世士大夫,去位而巷处,多好度曲。
前文已述,第一个写作昆曲剧本的,是文人梁辰鱼。梁辰鱼之后作者辈出,如《义侠记》作者沈璟,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光禄寺丞等。“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铁记》、《邯鄭记》、《南柯记》,作者汤显祖,万历十一年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祠祭司主事。清代的昆曲剧作创作不像明代那样繁荣,但《长生殿》和《桃花扇》却成为并峙的两座高峰。《长生殿》作者洪 ,“出身诗文名门,自小受到诗文的薰染”,“康熙七年到国子监就学”。孔尚任更是孔子六十四代孙,曾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二人皆属文人士大夫阶层无疑。
剧曲“以歌舞搬演故事”,适合舞台表演;散曲作品则更富有文学价值和个人化的抒情色彩,历来为文人士夫所珍爱,却并不适合舞台演出。所以散曲的创作、演唱等昆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赖曲友、曲社传承下来,至今仍是曲社研习的重要内容。北京昆曲研习社自创社以来,经常在《社讯》中登载如吴梅、俞平伯等的散曲作品,并坚持演唱散曲,很好地传承了散曲的演唱传统,这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在此只是择其大要。即使不能考察历史上的全部昆曲创作文本,只检视学者曹安和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现存元明清南北曲全折(购)乐谱目录》就可见出,昆曲创作者以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主。
................................

 

第三章曲社周围...................................36
第一节,高层领导的关注........................36
第二节,知识分子的参与.......................37
第三节,与专业院团等单位的关系.........39
一,与北昆的关系...........................................39
二,与其他院团、曲社等单位、组织的关系....40
三,海外曲友...................................................42
第四章北京昆曲研习社的传承成果...............44
第一节,曲友的习曲机缘................................44
一、鮮倾.........................................................44
二,追随良师....................................................46
三,其他机缘...................................................48
第二节,研习成果............................................49
一,剧目的发掘与传承....................................49
二,学术研究...................................................52
三,社会普及...................................................55
................................
 
第四章,北京昆曲研习社的传承成果

 

第一节,曲友的习曲机缘
我们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切身接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没有接触,便没有认知,便谈不上了解,更难说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感情,产生保护它、传承它的志愿。专业昆曲演员,以科班学习为最主要方式;而曲友接触昆曲的机缘则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言之,有家学传承、追随良师、欣赏演出,以及现代传媒手段的传播等。

 

一、家学传承。
商务印书馆的 创者张元济先生曾有一副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数百年旧家”现象,原是我国文化的一种祥瑞征象,曾广泛而长久地存在于传统社会当中。
因为对航天事业的突出贡献,北京中医药大学老教授王绵之先生荣获国家相关部门的表彰,他在电视访谈中激动地说:“(这份成就)对得起人民,对得起祖宗。”
作为中医世家,王绵之先生“对得起祖宗”这句颇有古风的话,令人感慨良多。“家学”除了对“学”的传承,还有对“家”的责任。此外,还有幼而习之所养成的更加恒久的学习动力,更加牢固的基本功,所以在所有的学习机缘中,以“家学传承”为最佳,然而也最是可望而不可求。随着种种政治、经济事件的冲击,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数百年旧家”大多已经成为前尘往迹,成为古典时代渐行渐远的光影余绪。
在昆曲的爱好者和学习者中,家学渊源深厚的曾经大有人在。曲家许雨香为昆曲世家,于京、津、杭各地屡结曲社,培养曲友甚多,晚年被北京昆曲研习社聘为导师,其子许声甫亦参加研习社,他在《津沽曲会旧事》中提到:“我父亲有时带着我偶尔参加一两次昆曲同期。
.......................
 
余韵
 
清代之于明代,民国之于清代,一直降至近世,昆曲艺术的消歇之迹是明显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因为第一个三十年种种政治运动的冲击,第二个三十年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急剧转型,昆曲生发、立根的文化生态环境更是急剧变化。昆曲这一戏曲形式的消长,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变迁,北京昆曲研习社在这变迁当中,再也难以重现当年的盛况,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它的传承与坚守,也就更具一种悲壮色彩。结合笔者在研习社的学习和体验,通过论文对材料的梳理,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北京昆曲研习社的前辈曲友,研习成果卓著。
像文化艺术的其他领域一样,北京昆曲研习社的前辈曲友们,如俞平伯、周铨庵、张允和等等,在传统的文化生态破坏尚不十分严重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昆曲的熏陶和教育,并有机会亲炙名师,有机会对昆曲进行深入而有力度的学习,传承成果自然可观。
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对昆曲的感情之深、传承昆曲的志愿之切、传承的用力之巨,都是后辈的曲友所不及的。所以,在《十五贯》带来昆曲的春风之后,一班前辈才立即行动起来,组织起北京昆曲研习社,并勉力维持,在技艺、剧目等的传承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得有更多人士有机会接触昆曲、学习昆曲,为普及昆曲知识、培养昆曲观众,做了大量系统、持续的工作,至少是部分地接续了历史上曲友曾经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