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庄子生命哲学研究现状述评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一个可以称之为 论文代写奇人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以荒诞怪僻的言辞、深刻独到的见解、态意纵横的文采著称于世;又以曼妙玄幻的文风、卓异奇特的思维方一式、诙谐幽默的语台风格彪炳于史;特别是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精神领袖形象,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关于庄子,历史保留下来的东西有很,对其身世、生平、甚至学术作品,我们都无法细致考究。但却根据一部《庄子》,和一些零碎的历史资料,从传统的解庄、注庄,到现代的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学人们以极大的钻研热情展开了对他的研究。就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归属于一个具体的学科领域,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五四时期,在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大背景下,一批学者,如,适、冯友兰等,借鉴西方哲学之理念、范畴“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明,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对庄子的研究,并不是采用传统的考证、训释等研究方法,而是从西方那种纯粹哲学方面,抽象、归纳几个重要范畴,从而在整体上用一个系统的框架论述了庄子思想中的哲学内容。又如曹受坤《庄子内篇解说》,便最早以西方学者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解庄,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庄子认识论近于柏格森之直觉主义特点有所揭示”②。而胡适则借用西方进化论的观点和逻辑学知识,论述了庄子的“进化论”和“庄子的逻辑”③。他们进行的工作,形成了后来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本哲学框架,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畅提供了便利。
.................................
第二节“生命本位”概念的诊解
所谓“生命本位”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一般而言,“本”和“末”相对,在哲学范畴中,“本”指向的是事物存在的根源和根基。而“生命本位”指向的是生命的根源和根基,是·种对生命终极奥义的探求,是对人生本来意义和生命本真价值的思索。
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在庄子这里,建立在对现实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和彻底反思的基础之仁。而正如崔大华在其《庄学研究》一书中讲道的:“庄子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对一人二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思想不同于先秦诸子一般皆开始于、立足于`人性',而是发端于、立足于人生存中的`困境',从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构成了庄一犷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路方向和内容。”'而对人生困境的理解,崔大华认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的困境,如生与死:二是社会的困境,如时与命;三是人的自我的困境,如情与欲。
然而,从生命、生命意识、生命方式和生存状态等角度来考察,这种对人生困境的理解,其实质是对生命自身所处的一种悖谬状态的描述,庄子把这种悖谬的生存处境描述为一种“倒置”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下的人们被称之为“倒置之民”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车干冤在身,非性命也,物之优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因,其去不可止。故不为性命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之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缮性》)如《缮性》篇所讲:古人所谓的“得志”(快意),并不是说通过荣华高位来彰显,而是说内心的愉悦达到极致罢了。
..............................
第二章庄子生命本位主义哲学观的发生机制
从发生学层而看,一种思想的形成总是与其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包括社会环境、思想背景、人文环境、政治环境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存际遇等诸多要素,他们共同决定着作者的思想对象、思维方式以及其思想深度。
庄子生命本位哲学观的发生及形成,同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从庄子生存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庄子身份,以及其人生经历,具体揭示庄子生命本位哲学观生发的历史背景以及探索庄子生命本位主义哲学观构成的逻辑理路,从而实现庄子哲学本质特征理论基点的导入,将是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重生:生命在困境中的抉择
老子说过,“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史记·老一子韩非列传》),庄子也说“大下有道,圣人成焉;天卜无道,圣人生焉”(《人间一世》)。通常来看,时代环境对一个人的生命方式、生存态度以及人生理想等都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庄子所在的人间社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呢?《人间世》开篇,庄子以“颜回请行”的寓一言故事,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疼乎!”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自春秋以来的分裂局面,致使社会局势动荡不堪;诸侯在霸权和利欲的驱使下展开了激烈的实力竞争,攻城伐地,大肆掠夺,使得民不聊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第十四章》)的真实写照,深刻暴露了这是一个混乱不堪,生命被轻视和任意践踏的时代;如卫君之流者,野心勃勃,刚恒自用,独断专行,剥削人民,视民如草芥,征伐战争使得人民死伤无数,尸陈遍野—“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
第二节呐喊:生命沉沦中的觉醒者
或许救世理想的破灭,精神的苦闷、生命的困顿是庄子寻求精神解脱的最初原因,但是,在内向性自我调节和疏导中,特别是在自我反思和批判中,通过对生命意识、生命方式、生命状态等的关注,庄子对现实人生的生存境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察,进而在最普遍意义上关注到了人类的生存境遇问题。
通过观察,庄子悲哀地发现,现实的生命正处于一种悖谬的状态:叶公子高之忧郁内伤其身,颜阖之仿徨煎熬灵魂;有汲汲于卿相的惠子,有邀宠而贵的曹商;有固守名节死于首阳山下的伯夷,有唯利是图死于东陵之上的盗拓。且看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间,既有生命的执着与无奈,又有生命的执迷与张狂,也有生命的扭曲和异化。
而《齐物论》中更是细致逼真地描摹出悖谬生命的真情实态:“其发若机括,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启`其日消也”,他们醉心于是是非非,斤斤于争强斗胜,日益销蚀着本然生命;“喜怒哀乐,虑叹变(反复)执(固执),姚(陶冶)佚(纵逸)启(开心)态(造作)”,各色情态,相互交替,生命一刻也不能安宁;“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这样的人生,无疑是一分悲哀的,“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7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何莫之能:,不亦悲乎!终身役役,l不见具成功,你然疲役,不知其所归,不哀邪!人谓之耳`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人哀乎?”的确,“人生大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相对于天长地久来说,生命无疑是极其短折的;而将有限的生命如果仅仅付诸东流,无疑是十分悲哀的:“不亦毖乎!”“可不哀邪!”“可不谓大哀乎!”
................................
第三章庄子生命木位主义哲学观的范畴体系...............17
第一节`·待”:人生悖谬生存处境的标示.........................17
一、`待”的哲学涵义辨析.............................................17
二、“待”的人生困境的表现.........................................21
第二节“道”:生命应有之义的终极根源.........................24
第三节“德”:昭示生命本质的道德根源........................26
第四节“真人”:生命本位主义的形象符号............................29
第四章养生主:庄子生命本位主义哲学观的主旨阐扬.........33
第一节“养生主”思想主旨的辨析.......................................33
第二节生命本位观哲学主旨的发扬..................................37
.............................
第五章人间世:庄子生命本位主义哲学观的方法论证
庄子以生命为本位的人生哲学思想,并不一单纯是对自然生命的突出,而拒绝生命的社会内涵;根基于独特的时代环境,庄子从士人立场出发,探究生命处世之道,通过对生命社会内涵和本位性一体不二的揭示,使生命本位哲学观的内涵更加丰富。本章将从对《人间世》的解读中,从方法论层面沦证庄子生命本位哲学观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的养生原则
在《人间一世》中,庄子通过设置一系列寓言故事,将当时士人身处政治结构之间的无奈遭遇揭示出来,如在“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章中讲道的: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追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颜阖将要出任卫灵公太子的老师,却因此而犯难:面对生性刻薄,只知他人之过却不能认识自己缺点的卫灵公太子,在“与无方危国”、“与有方危身”的“为”与“不为”的艰难抉择之间,内心遭受着煎熬。其间内蕴的是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政治栽害与强烈的救世责任之间的强烈冲突,特别是通过对士人“为”与“不为”的两难处境的深刻诊释,揭露了士人当时的无奈遭遇。
《养生主》中讲道的,“为善有近名,为恶有近刑”。这是对政治结构危机的形象诊释,也是对立志救世之人的郑重告诫,就如《人世间》中孔子对颜回所说的:“名实者,圣人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圣人即有道明君,其有善政,才一有士人之“为善”。可见即使是明君善政,也不会有哪个君主喜欢自己属臣的善名超过了自己,如果人人但知为臣子歌功颂德,而将君主冷落一旁,只知有臣而不知有君,所谓功高盖主,正是“为善有近名”,“有近名”则必有来自君主一方的猜忌嫌隙,那祸患也不远了。看来即使是再开明的君主,也有声名所不及,正是所谓“名实者,圣人所不能胜”的道理。
...........................
结论
以前,学者多认为庄子崇尚的是一种原始的浑沌蒙昧,其“至德之世”和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类似,并批判其为倒退的社会观。然而,庄子这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深层意蕴暗含着的是对人类自然本性未经社会化的纯朴形态的描绘,这种描绘虽多含有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山无蹊隧”、“泽无舟梁”、“结绳而用之”等细节描绘也确实和原始社会时期类似,然而却取消了客观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而达到了“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和谐状态,所以其实质仍然是思维建构的结果,而绝对不是对原始社会的真实描述,是一种理想化的和谐完美的社会形态。道德完满的“至德之山”,其实质同于“道”的本体论追求,是一种终级关怀。
而“终极关怀是一种无限趋近的统一性,是事实与意义、科学与人文、理想与现实、理性与非理性、必然与自由等不同世界无限趋近的统一。在这种统一性理念中,残存着人类对原始性的记忆,这种原始性乃是人与自然未予分裂的原始完满状态,它常常体现为诗人、艺术家所崇尚的`荒野意识。.......
总之,庄子哲学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理路,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而生命本位主义这一特质,对我们进行庄学研究时正确地理解文本,客观地评价庄子及其思想,有效地发掘庄子思想的积极价值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