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新范式;发展伦理观探析

发布时间:2013-11-01 09:00:01 论文编辑:jingju

一、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与继承


(一)关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并没有一个原封不动的内涵,由于它并不是一种独立、完好并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不时开展、完善的动态概念,是一个不时现代化的理论,历史上也不曾存在什么统一的人类中心主义学派。假如要从整体上对人类中心主义概念作出界定的话,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一种随同着人类对本身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亦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考虑而产生并不时开展变化着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上,“人类中心主义”条目有两种涵义:一是“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最后目的”;二是“依照人类的价值来调查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这两种涵义都是从哲学角度立论的,只是前一种涵义是从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讲的,属于本体论的,详细地又可分为“宇宙人类中心主义”和“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后一种涵义是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角度来讲的,属于价值论的,详细地说也包含两种形态:其一是以为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应当并可以主宰一切的极端的“近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其二是主张把人类整体利益作为处置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尺度,同时也强调维护人与自然的调和共生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因而,我们所说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和“近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三种历史形态。

.......................


二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合理的生态伦理学理论


(一)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


“近代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停止扬弃、并吸纳“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理论的合理因子的根底上构成的,更是当代生态危机所召唤出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深入的社会历史缘由。从历史上来看,自从进入文化时期以来,在利益分化特别是私有制占主导位置的社会条件下,并没有什么人类的整体利益,有的只是各种不同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阶级利益、国度利益、民族利益、种族利益等等)。在 20 世纪特别是当代,历史上各种方式的“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所招致的对生态环境的毁坏打破了自然界的接受限度,从而呈现了一种总的累积性的结果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它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开展构成了严重的要挟。于是克制这种生态危机,以便求得继续生存和开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诚然 ,在当代条件下,由于利益分化和私有制占主导位置的情况并未改动,人类共同利益的构成并不意味着各种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曾经消逝 ,同样并不表示各种方式的“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也不起作用,但是,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曾经给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规则了这样一个伦理界线,那就是在处置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对本身利益的追求不得损伤人类的整体利益,否则,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不再适合于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才产生了要求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即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人们处理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根本价值尺度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美国环境伦理学家诺顿的“弱人类中心主义”;一是美国植物学家墨迪所主张的“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
...............................


三、人类整体利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终极关怀....................20
(一)人类整体利益的内涵......................................................................21
1、人类整体利益并非一种抽象存在.........................................................21
2、人类整体利益的内涵分析....................................................................21
(二)人类整体利益作为终极关怀的依据.............................................22
1、人类整体利益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2
2、人类整体利益是生态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3
3、人类整体利益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动力.................................................23
四、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新范式..............24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内涵..............................................24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24
2、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25
(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核心:和谐与公平.........................................26
(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新范式.................27
1、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否超越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27
2、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被视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新范式的依据.........29
................................

 

结 语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很低,人类不仅没有也不可能结成一个整体、形成共同的整体利益,相反却一直分裂为具有不同利益的民族、国家、集团。所以,历史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各种形式的“个体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人类中心主义”。一些个人或群体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不择手段地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不仅变成了人掠夺自然、摧残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变成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关系。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要实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首先就必须消除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整合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寻求和扩大人类的整体利益,并以之为基础不断促进“类主体”的形成。所谓“类主体”就是指“人类在整体上有必要,并且能够成为一个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权利与责任统一的现实主体,使整个人类能够像一个人一样地进行判断和选择”。
就“类主体”而言,人类整体利益即“我”的利益 ,“我”的利益即人类整体利益,这时,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得以消解。在马克思那里,人类的这种最高主体形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形成,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才能完全和谐一致;共产主义社会建成之时也就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实行之时。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
“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者的统一,是人类整体利益的充分体现和全面实现,是人类未来的绿色道路,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真正实行。当然,现实的世界离达到这样的状态还尚为遥远,人类主体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以至整个人类长期不懈的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年。
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年。
4、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年。
5、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年。
6、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7、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
8、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0 年。
9、叶平,《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0、王维,《人·自然·可持续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1、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12、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4、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5、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学——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