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一、 阮籍与其家学渊源
阮籍的父亲阮瑀是汉魏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善解音律,能鼓琴,才思敏捷,落笔成章。“太祖(曹操)尝使瑀作书与韩遂。时太祖适近出。瑀随从,因于马上具草,书成呈之,太祖揽笔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损。”曹丕也十分欣赏阮瑀的文章, “(陈)琳、(阮)瑀之表章书记,今之俊也。”②又说:“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同上)由此可知阮籍父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阮籍家学渊源,无疑承袭了其父的文化素养。《三国志·魏书·阮瑀传》说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③;《晋书·阮籍传》也说他“能属文,初不留思。……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④同时,阮籍和其父一样也是善解音律,且这种喜好长啸和弹琴,成为阮籍的终身爱好。这也反映了阮籍的恬静性情和文化素质。
阮籍的文化素养和志趣所长显然与其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气氛熏染有关。更值得提出的是阮籍的出仕和其父一样都带有被迫的痕迹。《三国志·魏书·阮瑀传》载:“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阮瑀)掌书记,瑀终不为屈。”⑤《文士传》的记载更具有传奇色彩:“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同上)阮籍可能早就从父亲身上,得出了官场黑暗、险恶的前车之鉴,他先后三次拒绝征辟,三次辞官,两次自求为不掌实权的小官,不能不说受到其父的影响。
二、阮籍与其竹林交友
阮籍的交游主要是竹林之友。这个知识群体,属于曹魏的第三代士人。“若把魏晋名士分三个阶段;但若更详细的划分的话,则应该包括魏初名士(魏初期)、竹林名士(魏末晋初)、中朝名士(西晋中后期)到江左名士(东晋)”⑥。能作为一个集体而存在,并被冠以名称的名士至少有其共同相似之处。《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①《世说新语》对七贤的记载比《名士传》多了阮咸一人,而且指出了七人的共同特征:即好饮酒,喜欢畅游竹林。七贤不
仅好饮酒,而且皆好清谈,崇尚老庄。.........................
...................................
第二章 玄学思潮的产生
阮籍是魏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其哲学思想进行解读,有必要对正始玄学及竹林玄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与之相关的玄学辨题进行梳理和阐释。
一、 玄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上所说的魏晋时期当指从黄初元年(公元 220 年)魏文帝曹丕称帝立国到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 420 年)东晋灭亡,共二百年时间。魏晋玄学就是魏晋时期活跃于思想、文化界的一种文化思潮,且这种思潮的哲学意味很浓,它探讨了“有”与“无”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以及对人生境界的开拓追求,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很深。
正始玄学的发生溯于魏明帝太和初期(公元 228 年),公元 232 年,代表建安士风的最后一位重要士人曹植死,另一批崇尚老庄思想,大畅玄风的士人夏候玄、何晏、王弼、 等开始以老庄的道家思想来为合理的政治寻求理论依据。正始是曹魏齐王芳年号(公元 240 年至公元 248 年),这批名士的理论创建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所以称正始玄学。它是魏晋玄学的创立期。正始年间,何王为代表的名士以“三玄”即《老子》、《庄子》和《周易》等为研究和诠释对象,以老子思想为主旨,所开创的玄学思潮,他们在政治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建安士人有很大的差别。正始十年公元249 年,正始十年四月改元嘉平)。
高平陵事件(公元249 年)后,由于政治高压,一批竹林名士阮籍、嵇康等人相继出现,他们为了保身全生,以庄子精神为其楷模,以反常的言行举止来对抗现实,史称“竹林七贤“他们在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情趣、处世方式等方面,都与以前的建安及正始士人有很大的不同。正始名士及竹林名士的出现标志着思想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262年,嵇康被杀,待到263 年阮籍死,玄学开始转入了下一个时期。
玄学的产生是中国哲学的重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哲学思想从汉代的宇宙生成论转向宇宙本体论,正如谢丰泰先生说的:“魏晋玄学作为一种富于哲学思辨,富于智慧和热情的哲学流派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玄学是从哲学本体论高度回归老庄哲学,在政治哲学方面仍以儒家名教立论尊崇孔圣,因而具有儒道兼综的特点。”①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因也较为复杂。.......................
.........................
第三章 阮籍的哲学思想...........................................................................20
一、 阮籍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20
二、 阮籍哲学思想的三个阶段....................................................................21
(一) 第一阶段:崇儒哲学思想——《乐论》《通易论》....................21
(二) 第二阶段:崇老哲学思想——《通老论》.....................................26
(三) 第三阶段:崇庄哲学思想——《达庄论》《大人先生传》.........28
第四章 阮籍的玄学理想...............................................................................38
一、 《咏怀诗》的矛盾情感世界................................................................38
(一) 《咏怀诗》的忧生嗟叹.................................................................38
(二) 《咏怀诗》的游仙与隐逸..........................................................42
二、 阮籍赋作的反叛与归依精神...........................................................44
(一) 阮籍赋作的思想背景.....................................................................44
(二) “虑悽怆而感心”——《首阳山赋》的感时忧生...................44
(三) “悼悠悠之无极”——《东平赋》的精神追寻....................46
(四) “振咸池于南岳之岗”——《清思赋》的精神寄托............47
................................
结束语
魏晋时代是一个战争不断,政治黑暗,饥荒天灾连绵的时代,处于这个时代的士人更是从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极大的苦痛和伤害,他们在强大的权力斗争面前朝不保夕,感到生命的极度脆弱,他们的心灵被现实的无情压抑的难以喘息,这是当时有着正统文化价值观的士子的真切心灵感受和生命体验。阮籍正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的士子,他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染,有着济世宏志,但现实的严酷斗争使他不得不产生恐惧的忧生感和苦闷的压抑感。他早年的儒家情结随着世事的变迁而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底层,成为甩不掉,扔不去的心理底蕴。他在出世与超世之间依违存就,没有义正言辞的过激反抗言行。当然,这一方面与他的性情相当,但另一方面,更透视出在那个时代,士子难于生存的现状。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一个心里极度苦闷的人,一个心灵向往自由的人,但无情的现实政治使他的人格出现如此的复杂多变,在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必然之间,他苦于挣扎,难于呼吸,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强权政治与小人谗谄的淫威与迫害下的无奈选择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何等悲凉的生命形象。
阮籍是七贤中心理最矛盾与复杂的人物,于他,入世于朝野,却不与政事;隐身在山林,却心存魏阙。他对生命的无限追求,体现在他写了大量的游仙诗,也存有隐逸的思想,但这只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愤与心灵的失衡;他塑造的“大人先生”从理论层面使其精神找到了寄托与归宿,找到了心灵的平衡支点,找到了承载他精神状态的本体,使他从精神自我安慰中满足了对理想的追求。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面对无奈的现实时,心理矛盾困顿下的一种情感意向,一种人生价值的抉择,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苦闷,于几千年来,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阮籍之后的士人,效仿阮籍的放旷任达,他们只看到了阮籍的表面行为,阮籍的“达”是放达,是一种对现实的虚伪名教的无言反叛,是一种真性情的表达;而元康玄学的有些士人的“达”是作达,是一种模仿名士的造做行为,只是为使自己成为名士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对生命的放任纵欲,他们是不能与阮籍同日而语的一群士人。而东晋的陶渊明,则把阮籍的超世旷达发挥到了极致,阮籍所向往的那种心灵境界和精神超脱,陶渊明做到了,而且真正达到了与自然的泯一,这对于已去的阮籍或许有些许的安慰。晋代以降,后世的文人如白居易、苏东坡等,他们都是阮籍的隔代知音。..........................
参考文献
[1] 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刘义庆撰,钱振民点校.搜神记·世说新语[M].长沙:岳簏书社,2006.
[5] 高晨阳.阮籍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 [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9]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1] 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 孙以楷主编.陆建化,沈顺福,程宇宏,夏当英著.道家与中国哲学[M](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