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命哲学的发展及对沈从文与劳伦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08-06 17:43:47 论文编辑:linbingkun

第一章

沈从文与劳伦斯生命价值书写的时代及文化语境

第一节 现代文明转型及其社会问题

十五世纪至二十世纪,世界经历了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到工业化大生产的现代文明转型。纵观历史,无论中外,现代文明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更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和理性受到了无限推崇。
人类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过着屈服于上帝和自然的客体生活。这种情况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发生了改变,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反改革运动撼动了基督教的唯一神性。中世纪以后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碰撞也对基督教产生了冲击。十六世纪的一系列天文发现和十七世纪解剖学的发展使基督教关于世界的起源与生命伦理的阐释遭遇到广泛的质疑。1859 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对统治西方思想将近一千九百多年的神学发出了最致命的一击,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生命本源说,否定了神学意义上人与动物的分别。人神之间旷日持久的斗争纠结,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面前见出分晓。从此,上帝缓缓走下神坛,基督教逐步踏上世俗化的道路。世俗化一指宗教本身为适应新时代在教义阐释与实践方式上的调整,二指“宗教徒由于被世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所吸引而对宗教产生淡漠的一种潮流,其结果使得宗教的价值减弱,神圣性衰退,从而……由追求永恒的天国和幻想的来世,转而面对现实的社会和今世的人生。”1宗教世俗化的本质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从此,“人们将重心从服从上帝的权威转移到了相信自身能力之上”。2神学隐去,人学凸显,这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与理性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科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带来经济生活的巨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开始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又宣布了第二个工业时代的到来。动力与技术的发展使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机械的运用让普通人都见证了科学的巨大能量。理性的魅力,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现代人。
然而,这个科学与理性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涌现的时代。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人性的异化、道德的退化和夫妇关系的核心化。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个体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人们越来越背离了自由意志。史料记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大多数城市无产者还是资本家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但是,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很多农民自动放弃田园生活来到城市,变成寻找梦想的城市无产者。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城市里,他们的劳动成为机器运作的一部分。为了生存,无产者必须不断地去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高效率。人类受到机械的操控,逐渐被机械运行机制同化。与此同时,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残酷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劳动强度,“超越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直接导致了无产者的“贫困、受奴役、粗野和道德的堕落”。1人性的普遍异化开始了。不仅如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富有的人动动手指就可以房屋、车马、美味、华服极尽奢侈,贫穷的人挥汗如雨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种显著的贫富差距使金钱导向的价值观念获得了生长的土壤。人们对金钱和安逸的渴望逼使社会道德退避,年轻人的择偶标准也从关注人善良的本质转移到关注其生存能力,道德对社会生活的约束力下降。在城市里,自由选择的小家庭代替了农业社会的大家庭生活方式,夫妻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变大,如何建立和谐的夫妇关系成为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的迫切问题。
其次,现代文明转型期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政体更迭频繁,世界范围内的革命与战事不断。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各民族内部矛盾激化,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相继发生,始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政府与民众之间不断进行着权利的博弈,每一次政体的变革都意味着一场激烈的动荡。在民族与民族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利益的争夺中也冲突不断。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都空前激烈,整个世界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用双手一头脑创造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文明世界,然此文明不旋踵即由人手毁去。”1有学者这样评价道:“一战这场亘古未有的浩劫造成了西方世界整体性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它使许多原先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抱着乐观态度的知识分子的理想破灭,……更多的知识分子陷入了深刻的怀疑、痛苦和迷惘之中”。2遗憾的是,二十年后当人们还没有从第一次大战的创伤中恢复,又一场浩劫发生。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无数鲜活的生命用鲜血堙没了西方所有关于“光荣”的信念。这几十年的政治动荡也将几乎所有二十世纪初的人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抛入生与死的炼狱中考验。
回顾西方现代文明转型的过程,经历科学的启蒙、宗教改革斗争的洗礼和世界文化的广泛交流,神学思想渐趋式微并最终失去主导社会的地位,其生命本体论意义最为深远。神学的生命本体论被击毁,迫切需要新的本体论来支持生命的存续。另外,人性的异化成为现代工业经济的普遍现象。无论是重商,还是重工的资本主义经济强调的是社会的分工与协作,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的解体意味着个体生存对社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体的独立性、自由意志的可实现性越来越小;加之现代工业对机器的依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直接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心灵的扭曲,这使对健康的价值观念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同时,经济的发展要求政治的相应调整。现代政治制度虽然进行了多种尝试,不但未能消除社会的不公正,相反,却制造了更多的灾难,这令身处其间的现代人对组织与个人、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如何构建的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失落。战争在政治的重新布局中也拷问人们对生命本质意义的认知。

第二章 在自然中........... 62-76
    第一节 自然人与..........  62-66
    第二节 原始信仰与生...........  66-69
    第三节 死亡映衬..........  69-75
        一 沈从文:...........  69-72
        二 劳伦斯:在死亡的.......... 72-75
    本章........... 75-76
第三章 在道德世界...........  76-95
    第一节 沈从文与劳伦斯......... 76-87
        一 劳伦斯的............  76-81
        二 沈从文的............  81-87
    第二节 情爱书写中张扬的...........  87-94
        一 沈从文的两.............  87-91
        二 劳伦斯情爱书写中............... 91-94
    本章.............. 94-95
第四章 在自我意.................. 95-115

结 论

从编织神话,到建立宗教,再到近代的哲学思考,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从未停止过。如果说中世纪的宗教生命价值探索构筑了非理性的价值假设,那么,现代生命价值探索则是在理性认知生命本体的基础上,寻找着实现身心合一的现实途径。寻找,在人类对历史的回眸中展开。人们试图在历时的经验中,在过去与当前、野蛮与文明的比对中发现自我救赎的可能,也在自我剖析和内省的体验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卢梭、尼采如此,叔本华、弗洛伊德如此,沈从文与劳伦斯也如此。思索自然、宗教与死亡,批判文明与理性,求性的解放,种的存续,自我价值的实现,归根结底,都体现着对生命本身的关怀。因为关怀生命,所以要认识生命、接受生命、悲悯生命、鼓舞生命。
人之认知受文化的制约。由于生活在共同的历史时代,受共同的文化浸淫,又携带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印记和作家自身的个性特征,沈从文与劳伦斯透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时,表现出相同、相异交相辉映的特点。从这两位作家生命价值书写的差异性上,人们可以一定程度地窥视到中西不同民族在那个年代面对相同问题时,不同的认知方式和不同的性情。然而,抛开差异,两位作家的创作都表现出人类在向前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对自身行为的不断反思,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索和对理想世界的热切期盼。作家在文本中表达的复杂思想不能用理性或非理性的单一标尺去衡量。他们是现实世界中怀揣梦想的浪漫诗人,也是梦想世界里凝眸现实的思想者;他们在理性的时代里,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世界,又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着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理想的诉求。


参 考 文 献

1.冰心:《冰心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年。
2.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
3.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4.[英]劳伦斯:《劳伦斯读书随笔》,陈庆勋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
5.[英]劳伦斯:《劳伦斯中篇小说选》,高建民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年。
6.[英]劳伦斯:《彩虹》,葛备、杨晨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年。
7.[英]劳伦斯:《你抚摸了我——劳伦斯短篇小说选》,芶锡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年。
8.[英]劳伦斯:《白孔雀》,刘宪之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年。
9.[英]劳伦斯:《儿子与情人》,刘一之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4 年。
10.[英]劳伦斯:《劳伦斯书信选》,莫尔编,刘宪之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年。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