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寨沟生态湿地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成熟模式探讨及研究

发布时间:2013-03-01 21:21:14 论文编辑:linda435

1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湿地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以水为基本要素的区域,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围垦改造、污染加剧、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威胁湿地的安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生态湿地系统的退化和丧失是最快的;而从我国目前的湿地状况看,自然湿地在各地趋于退化和丧失的状况还是很普遍的。最新湿地现状调查显示,近20年间中国湿地面积已由36.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2.4万平方公里,湿地破坏很严重。因此,对湿地进行有效治理已刻不容缓。
桓台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境内马踏湖方圆百余平方公里,河网密布,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湿地公园,AA级国家旅游景区,素有北国江南之称,资源优势显著。
近年来,桓台县在保持强劲经济发展势头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桓台县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空间分布差异较小,年际与年内分配严重不均,丰枯年份相差悬殊,年内径流集中分布汛期(6-9月份),而枯季径流量很小,导致河道经常断流。二是目前县内供水水源主要是地表水,兼有部分黄河客水和上游污水,随着桓台县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增加,供水紧张局面已成为桓台县经济发展的水瓶颈。三是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造成桓台县全境水位持续下降,已经形成地下漏斗,提高黄河调水份额,加强再生水利用成为增加未来水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总之,上游水环境污染为主导因素造成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严峻;由于水源估计不足,马踏湖湿地面临萎缩与水质恶化危机;城区水景观不足;以水为核心的生态问题急需解决。
为此,桓台县政府组织各方专家对桓台县水系、景观、绿化、环境保护、城区建设、旅游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提出了桓台县城乡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既能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公共水面、公共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又能给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大寨沟生态湿地治理工程位于县城南外环南侧,西起柳泉北路,东至803省道,东西长度约1730米,南北宽约386米,建设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设计形成一轴两心,双线九区的布局。一轴为一条自然弯曲的景观水轴,连接起公园两岸的各区块,形成典型的桃柳相依,水鸟流连的自然水岸。两心是布置于场地东西两岸的较大水面,一处水面人工化城市化,体现了现代滨水空间理念,另一处水面为自然水体,体现了生态自然的滨水空间,两处水体的渐变体现了从城市向自然的演化过程。双线由文化之旅和绿色之旅组成,文化之旅包括桓台露天县志文化系列,前埠遗址文化和桓台现代城市文化等;绿色之旅包括商业休闲区、商务会所区、自然滨水休闲区和湿地休闲区。九区包括东入口区、西入口区、水上商业休闲区、梅花大草坪区、商务会所区、湿地休闲区、自然滨水休闲区、民俗商业区和城市滨水休闲区。
本项目建设依托大寨沟有利的水利条件,按湿地风格进行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生境创造、适宜的生态群落营造,形成以游览观赏、绿化景观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湿地,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其总体目标是将桓台县打造成淄博市乃至山东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的江北水乡,并通过县城城区一环、一河、一带、多水面的水系生态景观规划和马踏湖湿地生态恢复规划,全面提升水系生态功能,确立小清河流域中人水和谐的桓台生态示范发展框架。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大寨沟生态湿地治理工程。

 

3 生态湿地治理工程...........................22-28
    3.1 项目运作现状 ........................../22-24
    3.2 项目运作出现.......................... 24-26
   ..............................................................

4 工程项目管理成熟......................... 28-59
    4.1 生态湿地治理.......................... 28-35
    4.2 工程项目成熟........................... 35-36
        4.2.1 成熟整体............................ 35
       .............................................................

5 生态湿地治理工程........................... 59-64
    5.1 明确工作目标............................ 59-60
    5.2 完善规章制度.............................60
    5.3 加强各方.................................... 60-61
   ........................................................

6 结论与展望 .........................................64-65
    6.1 结论................................................ 64
   .................................................................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在当今工程项目建设中,采取什么样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能否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有关。在考虑到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法制和机制等有关因素后,本文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工程目标和效益为指导,以大寨沟生态湿地治理工程为例构建了生态湿地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成熟模式。

 

参考文献

[1] 罗志恒. 基于 AHP 和前景理论的知识型项目管理成熟模式选择研究. 中国工程咨询,2011,(3): 19-21
[2] 黄新哲.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研究. 价值工程,2011,(21):51-52
[3] 陈玉婷,薛祥东. 中国巨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成熟集成模式构建. 经济论坛,2010,(10):201-204
[4] 胡新兵,李新民.政府投资项目问题探析及监管措施研究. 宏观经济管理,2010,(2):52-53
[5] 陈万明,张晔华. 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管理科学,2004,(8):13-15
[6]潘广钦.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成熟模式研究. 项目管理技术,2010,(7):18-22
[7] 姚列健. 浅谈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 管理观察,2011,(5):143-145
[8] 唐庆海.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几点思考.吉林水利,2008,(2):57-59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