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精选毕业论文篇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第一, 农业企业使用绿色技术的重要性。目前农业企业面源污染严重及其产生的危害,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具有排放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性使人们容易忽略它的宏观影响,如果它们不能得到合理的处置就会使水体、土壤和空气以及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所指的农业企业包括农业种植业和农业加工业,它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农业种植业主要污染是化肥对耕地的损害,导致土壤板结、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加剧水土的流失,据悉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在 50 亿吨以上,其中有 75%自农田和林地;规模化养殖后,禽畜类粪便携带大量的寄生虫卵直接排入地下水,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污染造成破坏;农药的过量使用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打乱了原有的生态结构;农业加工业主要污染有造纸、发酵生产及淀粉加工产生的废水污染,一个中等规模的肉制品厂,每生产 1 吨产品,其废水的排放量为 20~40吨,一个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厂。每生产 1 吨淀粉排放 10~20 吨废水,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废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污染空气环境,降低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农产品加工粉碎、伐锯过程还会造成噪音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目前福建省各个、市、地、县都在以不同方式进行绿色农业绿色技术研究,为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污染物产生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开发农业绿色技术能够促使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高农业企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减少生产成本,减少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绿色技术本身仍处在发展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绿色技术的涵盖面将会越来越广,在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也会越来越来强,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 绿色技术吸收能力决定绿色技术使用程度。农业企业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等原因使得其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与经济基础也较弱,无法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与突破。因此,农业企业要想获得符合自己实际生产状况的绿色技术,就必须从外部知识环境中搜寻获取。目前高校、科研机构、环保产业、农业企业等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已有部分可供利用和试验的研究成果,农业企业可通过与以上创新主体合作,通过技术合作、引进、购买等方式,吸收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相关成果,如今农业绿色技术资源充足,比如说生物防治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无机肥料技术等等,但是农业企业能够真正吸收并且消化的绿色技术是少之又少,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吸收水平。因此,评价和提升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也表明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存在着巨大的空间。然而,目前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农业企业绿色技术采纳意愿、应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对农业企业吸收绿色技术的能力评价研究文献甚少。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部分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第一,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基础和内部控制文件的指导下,设计一套完整的、细化的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领域的理论成果。
第三, 目前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文献较少,且多以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为主,而本研究通过福建省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现状进行客观的、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整理归纳出影响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因素,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技术内涵及特点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绿色技术又被称作“环境友好技术”起始于六十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对生态重视过程中,是对减少各种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这类技术是由于现代技术使用不适当导致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可以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考虑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生态文明的一种标志。日本学者合田周平以生态环境作为研究角度,提出“共生技术”,他认为的绿色技术应该是以生态学和科学技术相互融合为基础的一类环保技术[4]。清洁生产也称为污染预防,是利用综合治理来控制产品以及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是一种环境策略,以期减少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从生产方面来看,污染预防是节约自然资源以及能源,淘汰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材料,减少废弃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从产品方面来看,污染预防是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Brawn 和 Walid 于 1994 年提出了绿色技术概念,它是指符合生态原理和社会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生产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5]。Katsuhiko 指出绿色技术的主旨是保护自然环境,是指技术不应当对环境有负作用,技术应该通过对环境的治理,使环境以超越自然的恢复速度恢复生态平衡[6]。
3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7
3.1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17
3.2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理论分析......18
3.3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5
3.4 专家可靠性分析......33
4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评价的实证结果分析 ........36
4.1 问卷设计.......36
4.2 数据收集与整理......37
4.3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评价方法......37
4.3.1 选择熵权法的原因分析 ....37
4.3.2 熵权法概述 ....38
4.4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评价结果分析.......39
4.5 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强弱的原因分析.......42
5.结论、建议及展望....44
5.1 本文研究结论........44
5.2 提高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建议......44
5.3 未来研究展望........47
结论
第一,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源于知识吸收能力以及测量评价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系统地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对大量研究学者成果的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尚未有对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评价研究,也缺少一个完整的可是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论文梳理了知识吸收理论,总结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看法,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理论框架,从农业企业先验知识、农业企业绿色技术获取能力、农业企业绿色技术消化能力、农业企业绿色技术转化能力以及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利用能力这五个维度来分析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
第二, 根据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的理论分析,利用专家分析法来进行指标的验证,共设立了 5 个一级指标和 15 个二级指标的农业企业绿色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农业企业先验知识水平、农业企业绿色技术获取能力、农业企业绿色技术消化能力以及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利用能力;二级指标主要有员工学历水平、绿色技术知识存量、产学研合作程度、员工培训力度、引进绿色技术成果的支出等等。
第三, 对福建省 43 家农业企业进行调研,并收集一手数据。介绍了熵权法并分析其优点,用熵权法分析调研获得的数据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得知引进新技术成果费用、绿色技术知识存量、产学研合作程度、员工学历水平、员工培训投资水平、员工交流和知识共享程度、员工决策参与程度,这七个指标权重较大,对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影响较强,绿色生产经验、与同行竞争者合作程度、绿色标志产品产值比率、环境效率等八个指标权重较小,对农业企业绿色技术吸收能力影响较弱。
参考文献
[1]Cohen W,Levinthal 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 earning and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2]衡孝庆,魏星梅,邹成效,等.绿色技术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4):153-155.
[3]李沐纯,魏卫.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我国酒店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与运营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04):154-157.
[4]和田周平.21 世纪日本的选择—共生革命[J].日刊人书房,1992,(2):34-45.
[5]Brawn E , Wield . Regulation as a means for the Social Control ofTechnology[J].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1994,(6):45-56
[6]佐藤胜彦.全球环境时代的环境技术[J],世界环境,1996,(2):66-78.
[7]丁树荣.绿色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25-35.
[8]张长元.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技术到绿色设计[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7,5,(3):16-20.
[9] 唐文伟,赵建夫,顾国维,曾新平,等.燃煤电厂氟对灰场复垦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1999,(03):37-39.
[10]张春霞.绿色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精选毕业论文篇二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测的重要性早已在古代就被证明。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例子都在说明预测的重要性,如孔明借东风火烧曹船正是因为诸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的变化进行分析,成功预测出了西北风将转成偏东风的时间,才施展了这一古今歌颂以少胜多的战役——火烧赤壁。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我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 19.6亿亩。由于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农作物种类多,种植面积大,农业生物灾害(包括植物病害、有害昆虫和蜗类、农田杂草、农田鼠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1]。农业生物灾害是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具有很多特点,如种类多、范围广、面积大、频率高、突发性和爆发性强等。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生物灾害的防治乃是重中之重。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较为落后,技术含量也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与有害生物的斗争也在不断的升级,直到进入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其技术水平才有了较大提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建国后我国与有害生物的斗争分为以下四个时期。朴素的防治时期(1950 年——1957 年):这一期间,主要是以人工防治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为主,仅仅是为了追求防治效果,尚未考虑到生态问题;防治策略的转变时期(1958 年——1974 年):从单一技术的应用开始转向多项技术的综合,主要目标是提高整体防治效果;综合防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1975 年——1990 年):此期间强调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各项措施协调应用,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防治技术的完善与推广时期(1991 年以后):开始在实践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科学用药技术,并且把防治的重心转移到生物的控制与食物安全、生态环境以及抗药性发展的有机联系。
1982 年,波兰的数学家 Z.Pawlak 提出了粗糙集理论,该理论是经典集合理论的延伸,是处理不确定数据的重要理论,是对数据系统进行有效挖掘寻找有用信息的重要方法[2]。直到 1990 年前后,该理论被成功应用于数据的决策与分析、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等方面,从而开始引起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1991 年,Z.Pawlak的《粗糙集——关于数据推理的理论》问世,标志着粗糙集理论的研究进入了相对活跃的时期。目前,粗糙集理论已成为信息科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同时,该理论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材料学、地理学、管理科学和金融等其他学科。经典粗糙集理论是基于特定空间等价关系下的数据处理,对已知数据进行处理作出决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处理的某些数据的某些属性值常常被遗漏,甚至很多被遗漏的属性值的数据很难查找到原始值,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问题的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粗糙集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何通过对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未知属性值的研究,从而找到更多的有用知识与信息,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4]。为了使粗糙集理论能够适应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处理目前主要由以下两类方法:第一类是通过一些途径将不完备信息系统转化为经典粗糙集理论中所能处理的其他系统,我们称之为间接处理法[5]。如 Lingras 等人[6]提出一种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填补未知值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其他条件属性值和决策属性值或属性之间的联系来评估未知量;Guan 等人[7]提出利用贝叶斯模型和证据理论来补齐缺失数据;Hong 等人[8]利用上、下近似集提出一种填补未知值并同时给出了提取规则的方法等;第二类是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进行扩充,我们称之为直接处理法[5]。比如,Kryszkiewicz[9]提出了基于容差关系的扩充粗糙集模型;Stefanowski 等人[10]提出了基于非对称相似关系和量化容差关系的扩充粗糙集模型;王国胤分析了前面的两种扩充模型不足,提出了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扩充粗糙集模型[5]。这些工作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章 农业生物灾害成因系统分析
2.1 农业生物灾害的基本概念
2.1.1 农业
农业在广义方面来看是由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五种行业共同构成,狭义方面仅仅指种植业。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其生产对象是土地资源。它是通过对动植物产品进行培育而得到生产资料进行食品加工或其他方面原材料的生产。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同时农业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又有区分,如通过运用土地资源进行最基础的种植的部门被称为种植业,通过运用水资源进行养殖的是水产业(也称为渔业),通过土地资源进行培育采伐森林植被的部门被称作林业,通过运用土地资源培育或直间接的运用草地资源发展畜牧的被称为畜牧业。对以上这些产业生产出的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被称为副业。这些行业有序的组成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的行业,即农业。“生物灾害”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在最近几年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来看,它仅指出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与早期人们所提出的“有害生物”一词的意思很接近,而“生物灾害”则更正式一些。通俗的讲也被称作“虫灾”,即影响人类、动物、农作物和物资的昆虫或寄生物大范围涌入[25]。一般情况下,生物灾害是指包括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在内的各种生物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损害,它可分为农业、林业、园艺、水产等行业的生物灾害。而在相关的一系列文献记载中,一些文献给“生物灾害”下了定义,如生物灾害是指某一地区原有物种或迁移物种种群数量大爆发而引起的农业自然灾害,包括病、虫、草、鼠害等[32]。也有一些文献是通过举例对其诠释[33,34]。在中国标准出版社的《英汉灾害管理相关基本术语集》中对“生物灾害”是如下定义的:由活的生物体暴漏与微生物或有毒物质所造成的灾害[25]。
第三章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粗糙集决策原理........15
3.1 不完全信息表以及它的扩展 ...... 15
3.2 一个对象属于某个概念的概率 ........ 16
3.3 依据决策粗糙集(DTRS)做决策规则 ...... 19
3.4 不完备信息系统中每一个扩展的概率 ........ 19
3.4.1 使用频率作为缺失值取值的概率的估计 .... 20
3.4.2 使用条件概率公式作为缺失值取值...... 22
3.5 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下的模糊决策 .... 24
第四章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理论....29
4.1 原始数据的选取并对其离散化 ........ 29
4.2 初始决策表的属性约简 ........ 30
4.3 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决策推断 ........ 32
4.4 小结 .... 38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9
5.1 总结 .... 39
5.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39
结论
(1)首先,对于农业生物灾害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层面将农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分为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三个方面,并且通过分析得出农业生物灾害的发生是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缺一不可,只有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孕灾环境的稳定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同时具备,才会发生农业生物灾害。
(2)其次,对于粗糙集中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理论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在主要问题之一是缺省值的情况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得到最终的决策值。
(3)再次,在对于单一目标的不完备模糊信息系统的决策进行了研究。
(4)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将不完备信息系统决策理论与农业生物灾害的预测完美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决策的实际应用做出了实例。
参考文献
[1] 成卓敏.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 [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5.
[2] 张文修, 吴伟志, 梁吉业, 李德玉. 粗糙集理论与方法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1-22.
[3] 戴小鹏. 知识网络及其在农业生物灾害预警中关键技术研究 [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2010, 6: 12-33.
[4] 王国胤. Rough 理论与知识获取 [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M]. 2001, 7: 53-62.
[5] 王国胤. Rough 集理论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扩充 [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 39(10):1238-1243.
[6] Lingras, P., Yao, Y.Y.: Data mining using extensions of the rough set model [J]. Journal of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8, 49(5): 415-422.
[7] Guan JW, Bell DA. Evid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M]. New York, USA, ElsevierScience Publisher, 1992, 12; 198-206.
[8] Hong TP, Tseng LH, Wang S. Learning rules from incomplete training examples by rough sets[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 2002, 22: 285-293.
[9] Kryszkiewicz M. Rough sets approach to incomplete information system [J]. InformationSciences, 1998, 112: 39-49.
[10] Stefanowski J, Tsoukias A. On the extension of rough sets under information [C]. Proceedings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Direction in Rough Sets, Data Mining, andGranular- soft Computing, Berlin: Spring-Verlag, 1999, 73-81.
精选毕业论文篇三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疆水资源短缺,制约新疆的持续快速发展。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占国土总面积的 1/6,其中绿洲面积仅为全疆面积 4.2%,荒漠和沙漠的面积占到了全疆面积 70%。首先,新疆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据《2012 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2010 年全自治区水资源量共计为1124.00亿m3,划分为地表水总量为1063.00亿m3,地下水总量为624.30亿 m3,地表水和地下水混合重复总量为 563.20 亿 m3,而人均水资源总量为 5120 m3/人。但是可用的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区水资源总量的 20%,剩余 80%均是冰川及不可利用的地下水,远远达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其次,全区特殊气候使得其降水量少,但蒸发量很大,全疆年均降水量仅为 200mm,不足年均蒸发量的十分之一。新疆农业用水比例偏高。由《2012 年新疆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1 年全疆用水总量为 530.91 亿 m3。工农业用水高达 95%以上,其中农业用水高达 492.80 亿 m3,占供用水总量的 92.8%,约是工业用水的 42 倍;而人们生活和生态用水仅占全疆用水总量的 4.67%。新疆对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发展的重视。新疆“沙漠绿洲、灌溉农业”的地域特点反映出新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必须以大力发展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为首要前提。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边疆地区的重视,为促进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十五”和“十一五”新疆农业节水发展的基础上,投资 3000万,推动新疆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当前时代背景,结合自治区“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绿洲灌区节水关键技术与用水安全研究与示范”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1.1.2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
在前人研究农业节水示范技术应用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田间尺度农业节水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数量化评价模型,有利于农业节水技术综合效益评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实践意义。满足自治区“十二五”科技重大项目的研究需要,以呼图壁县军塘湖流域示范区的节水示范技术作为典型事例来开展专题研究,指出节水示范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合理化对策建议,有利于其他灌区参考和借鉴,有利于明确区域性农业节水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农业节水研究综述
1.2.1 农业高效用水内涵界定
农业高效用水是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用水结构,改善农艺措施等手段,以期消耗最小的水资源,来达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农业高效用水[1]的内涵可以归纳总结如下:第一,农业高效用水的目标是在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产值和效益最大化。第二,农业高效用水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3 个方面:一是节水技术创新。以节水工程为枢纽,以高效节水技术为手段,以多种措施为支撑,提高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减少无效损耗,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二是经济增长。在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实现节水、增产、增收等目标,提高单位水量产出的农业经济总量;三是种植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满足粮食生产安全和粮食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将水资源优化配置到低耗水、高效益的生产部门或农作物上,合理减少高耗水、低效益的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用水量。
第 2 章 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概述与评价框架
2.1 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概述
2.1.1 小流量集成模式
小流量模式包含“小首部+沉砂池+小流量滴灌+农艺措施”等主要技术集成。系统首部是由沉砂池、施肥罐、小流量滴管带、管理房等组成。小首部采用常规梯形沉淀池和新型“单向斜跨式沉沙、除漂、去生过滤池”,使用的滴管带形式为 16×300—1.38L/H的内镶贴片式滴管带和 16×300—1.8L/H 单翼迷宫式滴管带。技术功能特性。小首部沉砂池因地制宜、新旧型结合利用、池体小、节能降耗运行费地等优点,系统辐射面积广。
2.1.2 低压小流量集成模式
低压小流量模式主要包含“系统首部+低压小流量技术+农艺措施”等主要技术。系统首部由离心+网式过滤器、施肥罐、低压压力调节器、低压小流量滴灌带、压力表和管理房组成。干管采用 160 的 PVC 管;支管采用 90 的 PE 管,东西向布设;毛管采用 16×300—1.38L/H 的内镶贴片式滴管带,南北向布设;排水管采用 63mm 的 PVC管,出水栓采用 90mm 的 PVC 管。技术功能特性。低压小流量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工作压力小、运行能耗低、工程投资小、系统工作压力不高于 0.05kpa 等特点。
第 3 章 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投资......17
3.1 节水工程投资情况...... 17
3.2 节水示范技术运行费情况...... 21
3.2.1 年运行费核算模型.... 21
3.2.2 年运行费核算结果.... 21
3.3 本章小结.... 23
第 4 章 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投入产出分析 ........24
4.3 不同模式的投入产出分析...... 26
4.4 投入产出盈亏平衡模型.... 28
4.5 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 30
4.6 本章小结.... 33
第 5 章 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用水效率测算...34
5.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界定.... 34
5.2 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灌溉用水效率测算........ 34
5.3 灌溉用水效率实证分析.... 37
5.4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
5.5 本章小结.... 45
结论
(1)投资与运行费比较。三种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的单位面积固定投资相比较,小流量模式最高,自动化模式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最低;投资效益费用比相比,小流量模式制种玉米最高,自动化模式棉花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棉花再次,小流量模式棉花最低;单位面积运行费相比,小流量模式最高,其中种植制种玉米比棉花的运行费高,自动化模式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最低。
(2)灌溉用水效率比较。三种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的生产技术效率相比,自动化模式最高,小流量模式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最低;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相比,小流量模式效率最高,自动化模式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最低,但农户的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3)综合效益评价。小流量模式制种玉米的综合得分值最高,自动化模式棉花次高,小流量模式棉花的综合得分值次低,低压小流量模式棉花综合得分值最低。
(4)节水示范技术集成模式优选。自动化模式综合排序最高,小流量模式排序次之,低压小流量模式排序最低。在相似自然、气候和经济条件下,自动化模式将是未来军塘湖流域乃至呼图壁县、全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明耀.农田水分高效利用理论与管理技术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4-5.
[2] 候维东,徐念榕.井灌节水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2000,23(3):90-94.
[3] 雷波,姜文来.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3):65-69
[4] US Dept of Agriculture. Methods for Evaluatiaion Irrigation System [M]. US Government PrintingOffice,1969:98-102.
[5] Charles M Burt,Robert E Walker,Stuart W styles. Irrigation System Evaluation Manual[M].CaliforniaDept of Water Resource and Dept of Agriculture,1999:35-38.
[6] Zhou Minyao. Grou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AHP)-Fuzzy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Irrigationdistrict management[J].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1994:21-23
.[7] Peira.L.S,Trout.J.Irrigation methonds[A]. Handbook of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Land and Water[C],CIGR,1998,1:297-389.
[8] Awit Zerihun,Zhi Wang,Suman Rimal,et al. Analysis of surface irrigation performance term andindices[J]. Agricuture water Management,1997,34:25-46.
[9] 程吉林.喷灌工程规划设计多方案优选的语言化与定量化相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J].喷灌技术,1992(4):18-21.
[10] 文柏海.用层次分析决策喷灌规划设计程序[J].喷灌技术,1992(4):19-21.
精选毕业论文篇四
第 1 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许多学者研究表明,1951 年~2001 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总体以 0.22℃/10a 的倾向率上升,51a 来上升了约 1.1℃,20 世纪 80 年代是温度升高的转折点,同时各地气候因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2],且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层次多尺度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将改变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而对各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结构布局、农事活动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品质都将产生广泛的影响[3]。伊犁河谷为新疆最重要的粮食、油料、畜牧、甜菜、亚麻、水果生产基地。2010 年伊犁直属地区(包括奎屯市)粮食产量为 2.26×106t,位居新疆第二位,油料产量和甜菜产量分别为 1.32×105t、1.42×106t,均位居新疆第一位[4]。气候变暖势必对伊犁河谷农业资源产生影响,势必影响伊犁河谷农作物的播种期、产量和熟制等。为此,本文研究伊犁河谷 1960 年~2010 年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伊犁河谷丰富多样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及采取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这对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解决相关科学问题、推进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工作也有积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前人主要利用历年日平均气温等气候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气候要素变化的倾向率;用 Mann-Kendall 趋势检验法、累积距平和 t-检验法来研究气候要素的突变性检验;用 Morlet 小波分析法、功率谱法来分析气候要素的突变周期检验;用 R/S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气候变化的持续性。其研究结果主要有:根据 IPCC 第 4 次评估报告,在过去 100a 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 0.74℃,气温普遍升高尤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明显[5]。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任国玉等[6]指出中国近百年年平均温度呈上升的趋势,1905 年~2001 年上升 0.79℃,增暖率为 0.81℃/10a,增幅略高于同期全球平均的增温幅度。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更为明显。从季节来看,增温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特别是冬季[7]。21 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将与上世纪明显不同,全国大范围可能变湿,尤以东北和西北明显,每 100a 增暖 3℃~5℃,较 20 世纪更加明显,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到 2020 年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 1.5℃~2.1℃[8]。
近年来有关全球变化背景下新疆气候变化的研究深受区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由于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学者们在对新疆各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各地区气候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即气候变化在新疆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疆的气温就基本呈上升趋势[9],于 1980 年发生突变[10],90 年代以来的气温明显高于平均值[9]。且气温变化在北疆比较明显[11],气候倾向率在 0.13℃/10a~0.71℃/10a 之间变化[12-15],最高的地区是塔城市为 0.71℃/10a[16],最低的是阿图什市为 0.13℃/10a[17]。近 50a新疆年降水量总体也是呈增加趋势[18],增幅为 6.7mm/10a,1987 年为降水量的转折点[19-20]。新疆降水量的变化表现出年际变化复杂[15],年内变化明显[21]的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南疆降水量比北疆增加得多,且增幅也大[22]。新疆年日照时数大多数地方呈减少趋势[23-26],且地区间变化差异大,其中克拉玛依市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最明显,气候倾向率为 17.8h/10a[19],岳普湖的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最明显,平均以 20.25h/10a 的倾向率增加[27]。
第 2 章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伊犁河谷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块绿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河谷北面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北和塔城地区的乌苏县相连,东南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毗邻,南与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联结,西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 421km,地理坐标界于东经 80°09′~84°56′E,42°14′~44°50′N。包括伊宁市(伊犁)、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伊宁县(伊宁)八县一市(图 2-1)。
2.1.2 地形地貌
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部敞开,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东北走向的南天山山包围的三角形区域,两大山脉之间还有几条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将其分割成山谷(盆)相间的小区域。河谷东西最长 350km,南北最宽处 275km,总面积 5.62×1010m2。研究区地形多样,地貌主要有南北的中低山地丘陵,平均海拔为 1600m,中部多冲积和冲洪积平原,平均海拔为 650m,自东向西逐步开阔,自南北向中部逐渐平坦,土壤肥沃。伊犁河谷属于湿润大陆性温带气候,昼夜温差大,春温回升迅速而不稳定,秋温下降较快,降雨量充沛,但地区差异大[58]。河谷平原 3 月~10月的日照时数为 2100h 多,日照百分率为 66%,年平均气温 7.5℃~9.7℃,≥10℃积温为 3000℃~3500℃,无霜期 160d~170d。丘陵地区 3 月~10 月的日照时数为 2000h 左右,日照百分率为 62%,年平均气温 5.3℃~7.6℃,≥10℃积温为 2500℃•d~3000℃•d,无霜期 104d~161d。昭苏盆地年平均气温 0.7℃~2.9℃,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只有 94d,积温为1328℃•d[59]。伊犁河谷年平均降水量平均为 350mm,山区达 800mm,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多雨期多集中在春夏季,一是 4 月~7 月,另是 10 月~11 月[60]。
第 3 章伊犁河谷热量资源资源时空变化特征......14
3.1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14
3.2 界限温度≥0℃和≥10℃初终日、持续日数…….22
3.3 初霜冻日、终霜冻日及无霜冻期时空变化特征...... 38
第 4 章伊犁河谷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46
4.1 伊犁河谷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6
4.2 伊犁河谷≥0℃期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8
4.3 伊犁河谷≥10℃期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50
4.4 年降水量与年平均气温之间相关性分析...... 52
第 5 章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53
5.1 伊犁河谷 1990 年~2010 年作物种植结构.... 53
5.2 气候变化对熟制的影响.......... 57
5.3 气候变化对播期的影响........... 59
5.4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61
结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伊犁河谷的热量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近 51a 年平均气温以 0.43℃•d/10a 的倾向率在增加,比孙慧兰研究 1960 年~2008 年年平均的倾向率 0.33℃•d/10a[30]大,但是近 51a 伊宁市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也比 1952 年~2006 年的变化倾向率 0.39℃•d/10a[29]小,由此可见,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随着温度的增加,伊犁河谷的积温也呈增加趋势,近 51a≥0℃、≥10℃积温增多,这对扩大喜温作物的种植区域提供了可能性。界限温度的起始日期提前,为春小麦和玉米的播种期提前提供了条件,与 90 年代相比,2000 年~2010年春小麦的播种期提前了 10d 左右,玉米播种提前了 7~10d。河谷的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尤其是≥0℃期间的降水量增加最明显,其增长的倾向率大于玛纳斯河流域年降水量的倾向率[93],说明伊犁河谷≥0℃期间降水量变化比玛纳斯河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还大,这样≥0℃期间降水量的增加将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多的雨水,从而减缓≥0℃期间灌溉用水的矛盾。≥10℃期间降水量的增加将减缓 4~10 月农业用水的矛盾。伊犁≥0℃期间降水量和≥10℃期间降水量的增加将更有利于以旱地为主的尼勒克和昭苏县的农业发展。但是热量资源的增加也给作物生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随着热量的增加伊犁河谷小麦的气候产量呈下降趋势,且热量增多也将使部分病虫害的繁殖世代数、越冬基数增多,虫害的发生期和迁入期提前,这样将对农牧业生产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学会、日本气象学会、韩国气象学会 .Abstract collection of the ThirdChina-Korea-Japan joint conference on meteorology[C].中国气象学会、日本气象学会、韩国气象学会,2007:1.
[2]秦大河.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2,2(11):25-28
[3]林孝松.农业气候资源研究进展[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4):87-91.
[4]金建新.新疆统计年鉴[M].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11:55,559.
[5]秦大河,罗勇,陈振林,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 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6):311-314.
[6]任国玉,刘洪滨,唐国利.近百年全球和中国地区的观测气候变化[M].北京:中国的气候变化,2004.
[7]丁一汇,任国玉,赵宗慈.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1):1-10.
[8]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等.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I):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4-9.
[9]曹丽青,葛朝霞,薛梅.1951~2006 年新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水资源的关系[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281-283.
[10]胡汝骥,樊自立,王亚俊,等.近 50a 新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评估[J].干旱区地理,2001,24(2):97-103.
精选毕业论文篇五
第1章总论
1.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农产品成本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而且也是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学术界针对农产品成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现从农产品成本收益的变动趋势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有关农产品成本收益变动趋势的研究大多还是以粮食作物为分析对象,黄连贵,刘登高(1995)通过对1980-1993年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变化分析研究,指出1990年以来农产品综合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粮食生产货币收入不能够抵偿物资费用支出,陷入低谷;任玉玲(1997)考察了北京郊区农产品成本及效益变化,认为各种农产品成本水平持续攀高,物质费用涨幅大于人工费用涨幅,主要农产品的收入增幅小于成本增幅,农产品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田新建(2005)指出1980-1983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1984-1997年,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处于迅速上升阶段,1998-2003年,中国粮食成本处于回落和稳定时期;杨建华(2008)的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我国中籼稻生产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动且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中籼稻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中籼稻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单位面积成本波动更大;王艳等(2009)对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1995-2006年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而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却呈下降趋势;蓝海涛和姜长云(2009)认为,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将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呈现波浪型上升的趋势,一定时期后将趋于相对稳定。2009-2012年前后,粮食生产成本将下跌,但其平均生产成本可能高于本轮上升期。2013-2020年前后,粮食生产成本将再次上升并明显高于本轮上升期;徐春春等(2010)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水稻生产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水稻生产成本增幅高于谷幅,成本推动型特征明显;马晓河(2011)指出,1998年以来,在多数农产品纯收益都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粮食收益是最低的,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的收益关系恶化了,而且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的收益率已连续下降。从上面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我国的农产品(粮食)生产成本整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因此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利润提升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给抵消了,在一些年份,种粮收益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正是由于农产品生产的高成本,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尽管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学者们的研究普遍表明,农资费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造成农业成本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李苏,2000;田新建,200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2008等)。同时Stephen C. Cooke 和 W. Burt Sundquist (1989)、黄季炮(2000)、殷建强(2002)、陈文新(2005)、谭淑豪(2011)等人还指出生产规模和土地成本也是影响农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我国种植业规模小,小规模生产导致农业生产的相对成本增加,而土地资源也十分有限,土地投资边际成本不断上升,这些都促使了农产品成本的增加。而胡小平和朱颖(2011)通过对河南省许昌地区种粮大户的调查也进一步证实了种植规模对粮食成本的影响。除此之外,张中元等(2010)指出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农业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农业科技的应用以及政府的土地补贴等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单个农户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RichardNehring (2006)、辛毅(2006)、顾和军(2008)、刘宁(2012)等人也分别探讨了和城市有关的农业活动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直补政策以及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可见,要想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就首先要从节约物质和人工的耗费、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等方面下功夫,而物质和人工费用的节约、土地生产率的提高都须借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因此,不少学者指出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李桦等(2003)也指出通过科技进步来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潜力还很大。
第1章理论回顾与概念框架
2.1理论回顾
2.1.1农业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农业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最早是由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2000)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如果没有市场扭曲,要素相对价格将反映要素相对稀缺性的水平与变化,农民会被诱致去使用能节约日益稀缺的要素的技术。同时,技术变迁本身也能够改变要素禀赋的性质。例如,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中相对丰富的要素对相对稀缺要素的替代。不仅如此,技术还能够提高对稀缺要素的深度TT-发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稀缺性。技术选择方式的关键因素是由相对稀缺资源要素与产品的价格决定的。图2-1描述了一个诱导的技术创新模型,它包括了与生物和机械技术进步相联系的要素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特点。生物技术的进步过程如图2-1中的右图所示,代表零期的创新可能性曲线,它包含一系列较无弹性的土地一化肥等产量曲线,这些等产量曲线对应着不同的作物品种和耕作习惯。当化肥一土地价格从零期的bb下降到第一期的CC时,一种新技术(如对化肥反应更大的品种)便会沿着第一期创新可能性曲线即开发出来,以i,表示。一般来说,促进以化肥替代土地的技术,例如对具有化肥反应的、高产的作物品种,要求有更好的对水的控制和更好的土地管理。这意味着化肥和土地基础设施(如排灌系统)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关系,如线性关系[F, B]所示。
第3章我国三种粮食生产成本变化情况......... 15
3.1我国三种粮食生产成本水平变化情况......... 15
3.1.1三种粮食生产成本变动描述......... 15
3.1.2三种粮食与其他种植业产品成本......... 17
3.1.3三种粮食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 .........18
3.2我国三种粮食生产成本结构变化情况......... 22
第4章我国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及变动分析......... 29
4.1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概况.........29
4.1.1农业科研机构 .........29
4.1.2农业科研人员......... 29
4.1.3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31
4.2我国农业科研公共投资的变动特征......... 32
第5章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 37
5.1模型建立及数据说明......... 37
5.1.1模型建立......... 37
5.1.2数据说明......... 38
5.2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9
结论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释了自1978年以来我国三种粮食生产成本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动特征以及我国农业科研公共投资的变化情况,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因素,并重点剖析了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从显著性水平来看,无论是时间序列模型还是面板数据模型均显示农业科研公共投资未能对粮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产生显著影响;从回归系数的符号来看,1978年以来的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增加了粮食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近年来的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在降低了粮食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其物质费用;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对粮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弹性都非常之低,其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十分有限。
(2)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粮食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粮食单产水平每提高1%使得粮食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 1.447%,而2002?2010的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表明,粮食产出水平对粮食单位产品物质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弹性分别为-0.567和-0.975,即表明粮食单产水平每提高1%,就会致使粮食单位产品的物质费用和人工成本分别减少0. 567%和0. 975%。可见在样本时间段内,提高土地生产率即单产水平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单位面积成本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也要看到,农业投入要素价格对粮食生产成本的提升作用已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产出对其的降低作用,一味依靠增效型的农业技术来降低粮食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已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Stephen C. Cooke and W. Burt Sundquist. Cost Efficiency in U.S. Corn Production [J]. America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November 1989).
[2] Richard Nehring, Charles Barnard, David Banker, Vince Brenman. Urban Influence on Costs ofProduction in the Corn Belt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6.
[3] Hayami, Yujiro and Vernon Ruttom.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BaltimorefM]. Jho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5): 221-232.
[4] Joel M. Guttman, Joel M. Interest Groups and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J].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1978(8) : 68-70.
[5] Huffman Wallace E., MiranowsKi John A.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Expenditures AgriculturalStation Research[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1(4): 122-126.
[6] Oehmk James F.,Yao Xianbin. A Policy Function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U.S. WheatMarket[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0(3): 185-187.
[7] Besley,T. and Ghatak, M.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or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Theoryand an Application to NGOs,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The Suntoryand Toyota International Centres for Economic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London School ofEconomics, London, 1999.
[8] Akino Masakatsu and YujiroHayami,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Public research: Rice Breeding inJapan's Economic Develop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February,1975(16): 425-427.
[9] Fan. Research Investment and the Economic Returns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Research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0.
[10] Fan.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Production Growth inChinese Agriculturef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1,73: 26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