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世界中的融合性动机
摘要:
论文采取问卷形式,通过班级观察和面谈,研究了印度尼西亚某城市高中200位左右11-12岁的初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作者发现,Gardner的传统融入性动机(integrative)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变得难以区分和界定。英语已经被界定为一种全球化的推力,双重文化身份(bicultural)包含了使用英语这一特性。作者认为,特别是在青春期,自我(identification)认知的变化会影响个人语言学习动机(individual motivation)。
个人意见:传统的动机学说在当今世界作用的局限,自我认知对学习语言的影响是本文的两大观点。
1. introduction
Gardner的融入性动机观点影响力很大,但是Dornyei和Csizer的观点认为个人的“社会、历史、情绪、文化”的方面也应该被考虑。
有大量研究正在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不同语言学习者团体中是否存在融入性动机?此动机是否和其最终成功有关?
另外,有人认为:融入性动机本身在加拿大(Gardner的原籍及理论发源地)比在其中地方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在其他地方,工具性动机的意义更大。
过去十年,是动机学复兴的时间。更多人认为动机不仅和个人有关,更和其环境紧密相连。Dornyei和Otto也认可“动机随时间变化”这一观点。
而以上疑问正在削弱融入性动机——影响学习者行为并且决定长期成功,作为一个“固定的特点(fixed trait)”的理论。
但是,距离20世纪50年代,G&L首次提出融入性动机已经许久,世界变化很快。Warschauer指出:全球化带来新的社会:英语正在被更多非英语国家的人分享。
英语不再和特定地理和文化区域有关。它和商业、技术、消费、娱乐…等紧密联系。例如约旦男生自己是英语区域的一员,例如日本大学生认为“英语代表了日本之外的世界。” Dornyei和Csizer最近表示,“是该重新审视定义的时候了。”
个人意见:本段内容除了向Garnder的传统理论致敬外,已经开始用Dornyei等人的理论、全球化、融入性动机来源地的局限性来怀疑融入性动机学说了。
2. the study
本研究是纵向研究的第一阶段。目的:确认在两年正式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动机的变化。
确认与动机变化有联系的因素。
探究动机和教室内外活动的关系。
学校背景:当地优质中学。但是当地经济欠发达。
3. Method
问卷调查,受访者219位,均为初一学生。受访者中心团队(focal group)包括12位学员。包括五大问题。(how…how…how…见论文附件)
以及三个开放问题:为什么不喜欢或喜欢英语;喜爱的授课方式及希望问调查者的一个问题。
希望从受访者中心团队12人中获得深度答案。
使用quantitative和qualitative data 结合的方式。此外,此次调查的背景和之前的motivation盛行的发达国家背景有很大不同,属于发展中地区。
4. Results
4-1问卷数据
4-1-1英语学习经验(Table-1)
几乎所有人在小学学过英语。过半人数上过个人辅导课。80%的受访者正在接受辅修课。
整体印象:英语在2002年的印尼已经占据孩子大部分生活。其中,流行文化影响力大,广播杂志影响力小。
另外:只有少数在家中会主动学习英语。
4-1-2 英语重要性(Table-2)
35% 认为重要,64认为极重要。
Table-2的5个问题意在测量学习者融入性、工具性、及本能动机以及满足父母动机和在校表现良好动机的强度。
4-1-3 喜欢学英语(Table-3)
Table-3反映了受众喜爱英语的8个原因。
受访者没有人说不喜欢学英语。而此结论和英国学生对外语课程的态度相反。
个人意见:(此处可以加入中国学生对比。中国初中生也未必会这样认为,因为考试,出国潮等等未必是全部孩子的兴趣所在)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有多少原因和学习英语的过程相关。
其中:
Q5和Q7是清楚的融入性动机;Q6是直接的工具性动机。而Q234是较为宽泛的需求。
很明显:受众的原因表达无法清楚的界定本质、工具和融入性需求。原因被混合在一起诸如:“因为英语对我们的未来重要。学习它可以扩大我们对于其他国家的认知。”
个人意见:(这是本论文的第一个论点首次被明确提到,即Garnder的动机论本身难以界定)
甚至有某些原因倒置了(invert)了“融入性动机”的传统概念。例如:我们和会说英语的人说话就不会被人忽略。
又比如,“我们学会英语,出国后就可以使用英语”的同义反复的陈述(tautological statement)。
个人意见:(11-12岁的受众在表达意见时,逻辑思维不能够运用纯熟,导致出现类似无效的回馈。类似无效回馈并没有挑战经典理论。这是我个人对本文作者研究的一处质疑)
4-1-3-1 最爱的课堂活动
44人提到自我介绍。剩余依次为:对话、唱歌。(但是对话是受访者在课外最不喜爱做的事情。)
喜爱口语类活动的事实和学生的最迫切的考试需求相矛盾。
口语之所以被重视,可能是因为它是一种最能够被视觉化的技能。尤其在受访者一旦想到自己的未来形象(future selves)的需求(例如面试、回答游客提问)的时候。
但是受访者的课堂中,教学方式和教材都不强调口语。
4-1-3-2 其他陈述(Table-4)
60%的受访者选择继续表达。
“英语的重要性”位于第一位。“英语学习效率”位于第二位。“英语的地位”位于第三位。
此处结论:受访者并未主动迎合我的意图。事实是:他们重复地接触到英语交流,这不仅体现在课堂,而是在官方,广告,家里。
4-2访谈数据
被问及对西方国家观点时,所有的人的回答都是正向积极的。例如“无骚乱”,“高生活标准”等。“融入性”动机在某些反馈中很常见。
由于将“西方概念”泛化,很难将工具动机和融入动机进行区分。例如提到英国偶像的男孩也表达“我觉得欧洲人和亚洲人(在电视上参加访谈时),英文都很棒。”
“西方”作为全球化源头,从各个方面(社会、经济、文化)被印尼所感知。受访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学习英文很重要。
另外,和其他课外活动类似,受访者也表示,学习英语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可以获得“成就感”。
同时,受访者表达了对于学校的高度认同。
5. Discussion
融合性动机是这些印尼儿童学习英语的动机么?
Garnder的融合性动机包括:本能;对L2区域有好感;对其他群体的开放。但是问卷的开放问题部分却为Dornyei和Csizer的主张提供了支持。
即:The term may not so much be related to any actual, or metaphorical, integration into an L2 community as to some more basic identification process within the individual’s self-concept.
调查结果也质疑融入性动机在语言的长期成就中能够占多少分量。
第一、 学习者是否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有好感已经不是一个有关联的问题了,因为英语已不仅仅和安格鲁撒克逊国家相关。另外,融入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难以区分为两个独立概念。认识西方人,用电脑,旅行,职业发展目的…等等愿望互相联系,和英语紧密相关,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同时影响社会生活。这在事实上和Dornyei和Csizer主张的融入性和工具性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lf-domins相反。并且支持了Yashima的“国际化姿态”(internatinonal posture)概念。
个人意见:这是作者首次对Dornyei和Csizer的论点进行质疑,值得注意。
第二、 动机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特点。
Arnett认为“大部分人目前都在发展双重文化身份,”西方国家的少数族裔学生常需要将自己变为“至少两个世界的成员”。“一个合格的英语使用者但同时保留其第一语言和文化”。
很多受访者表现出这样的双重文化身份,他们的理想化方向不是说英语的人,而是获得全球身份认可的印尼城市中产阶级。Garnder在这点上是对的,“吸收另一个文化团体中成员的行为特点”。但奇怪的是,这次是“他们同胞的行为特点,且是社会中主流文化团体的特点。”
个人意见:这是作者首次提出“身份(identity)的概念”。
第三、 英语对这个“世界公民”的身份如此重要,因为它既是方式又是结果。
例如,本土儿童英语文学杂志的市场正在慢慢发育。这说明家庭、媒介和学校都在鼓励他们拥有说英语的能力,由此成为学习语言的更强动机。
第四、 但是青春期是人生中自我认知不断改变的一个时间,即便是成人的全球自我认知都在创造和重塑。
所以,受访者学习动机的发展将和其自我认知的发展相一致。
随着全球身份的发展,可能会有和本土身份相冲突的一面。一些也会选择抵抗全球文化。随着年纪增加,一些学习的动机会随着个人愿望的变化而更加具体。
Waeshauer指出:人对英语的需求在21世纪不会统一,而会有大不同。
6. Implication
若改变融入性动机的理解,我们也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
同样,教材编写者需要承认和利用受众所处的丰富而广泛的背景。流行的世界文化
对教室的孩子有激励作用,因为它代表了他们对语言最直接的联系。
从长期来讲“他们应该将语言更多的作为一个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工具,而非一个学习的科目…以此表达他们的身份,并让别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Warschauer)
这对老师是一个正在的挑战,因为他们的语言学习与此有很大不同。